不拆家,不用遛。
这什么宠物?如此省心?
它大名叫“面蛊”,但说白了就是养酵母。
不同于猫狗需要喂食遛弯,酵母只需一个干净的玻璃罐,放入糖、面粉和水,就能“养活”,甚至还能帮“主人”烤面包、做酵素。

杭州新手妈妈用自制酵母做出的面包 受访者供图
而且,酵母通常能存放很长时间,主打一个“陪伴”够久。
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养酵母攻略的帖子多达上万条。
鲁邦种、水果天然酵母、啤酒花酵种……网友纷纷晒出自家养的酵母品类。
他们还会给酵母起名字,甚至会记录它们的“成长日记”。
养酵母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情绪价值?
捡了小狗太忙没时间养,养酵母相对省事,但也要关心
“感觉有了一份牵挂在,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奔着酵母去了,平时几乎有空就去看。”
在苏州工作的90后女孩小陆,刷了一堆攻略后,最近开始养鲁邦种和水果酵母。
鲁邦种是一种天然酵母种。通过混合面粉和水,静置一段时间会产生大量酸味和发酵味,使后续面包成品呈现谷物本身以及发酵形成的特有风味。
“我本身就喜欢烘焙,鲁邦种做出来的面包很好吃,打算培育一下,之后试试做欧包。”

小陆培育的酵母 受访者供图
为了保证无菌环境,小陆特意将密封玻璃瓶仔仔细细消毒了。
上班前,她将瓶子搁在路由器上,确保发酵的适宜温度保持在24℃左右。“现在底部和侧面已经有些小气泡了。”
和养动物宠物相似的是,培育酵母也需要定期查看,要往里面添加面粉和水,观察面团的状态、气味变化。“要有耐心、恒心和爱心,加面粉和水的过程就像是去喂它,让它顺利长大。”
小陆说,她打算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更新自家酵母的“成长情况”。
“之前捡了一只小狗,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养就送人了。现在养酵母省事很多,但同样需要操心,根据培育情况进行一些调整,有做‘家长’的感觉。”
和小陆一样,将养酵母视为一种“微生活”仪式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高手支招,养酵母需先做好功课,做食物前要杀菌
某社交平台上,养酵母话题已有5万+篇笔记。
不少网友分享了酵母的“养成攻略”。
有人用桂圆干上的菌种,混合糖粉和水,培养天然酵母,取名“涨涨”;有人给酵母罐贴上贴纸,配文“酵母别墅”;还有人因为自养酵母被杂菌污染而发帖“悼念”——享年7个月,陪伴我做了好多馒头面包,就这样结束了。
“涨涨”的主人杭州新手妈妈Tiana从2021年9月开始培育鲁邦种。“叫这个名字,是希望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

第一天培育时发的朋友圈 受访者供图
每周五,她会把“涨涨”从冰箱里拿出来加水和全麦粉,周六使用一部分做面包。“与其说它是我们家的‘宠物’,不如说是发面包的‘苦力’。”
喜欢烘焙的Tiana,用自制的鲁邦种酵母,先后给家人做过蜂蜜肉桂卷、菠萝包、椰香吐司等面包。
“看着它一点点发酵变大,我会突然意识到它是有生命的了,因为我而存在,开始探索这个世界了。”博主肖肖发文。
在肖肖看来,这种“可控的陪伴”让酵母成为年轻人的情感寄托。“它已经出生7天了,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依旧能感受到它进食时的‘兴奋’,饿了就‘萎靡不振’。”
不过,尽管养酵母充满娱乐性,但其科学性同样值得探讨。
拥有十多年烘焙经验的网友“王子”科普。“健康的酵母液应有酒香和果香,如果发臭或长霉,说明杂菌污染,已经滋生细菌了,这时候不要再养了。”
他提醒,养酵母时需要先做好功课,控制温度、器皿杀菌等工作缺一不可。“用酵母做食物时需先高温杀菌,避免肠胃不适。”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