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W工作室拆除一座因地基土质不良而下沉、被废弃的五层无保温建筑并新建工作坊。新建筑为三层开放式结构:一层设有双层通高的工作室空间,而二层则提供灵活多变的小型工作室空间。
该项目兼具多重功能:从功能层面看,它提供了先进、明亮且气候适宜的工作室空间;从社会层面讲,它旨在将现有的技术学校与周边社区相融合,并展示其活动。新建筑坐落于现有学校建筑之间,实现无缝连接,为整个校园注入新活力。
建筑设计通过拆除和插建的策略来实现。项目的核心是简洁的结构,由红色混凝土柱和梁构成,处于两栋现有建筑之间。主体结构足够坚固,如日后需要可再扩建一层。建筑内部设有工作室和教室。清晰的网格布局和开敞的折叠大门设计使得空间布局高度灵活。
建筑内部植入玻璃盒子作为工作室,向街道展示学校的活动。玻璃体在角落处切去,形成了一个入口灰空间。同时作为可穿过的公共通道,联系后方的街道与庭院。
南侧绿色的金属结构延伸,作为外部走廊,并提供遮阳。外走廊连接两端的垂直交通核——一座配有楼梯和电梯,另一座仅配有楼梯。这既为新的工作室和教室提供了竖向交通,也连接了现有建筑。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分隔提高了灵活性和效率,又保持了建筑的结构逻辑清晰。绿色的钢制构件易于拆卸,彰显建筑可持续。
红色混凝土柱和梁展现了原建筑的历史痕迹,回收的砖块用于填充工作室与两侧现有建筑的防火墙。绿色的金属结构、镀锌栏杆等材料的选择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展示了建筑的全新面貌。
©Johnny Umans
请在手机微信登录投票
建筑|PPW 工作室 / NWLND 单选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场地分析与建筑生成 © NWLND
建造策略 © NWLND
总平面图 © NWLND
一层平面图 © NWLND
夹层平面图 © NWLND
二层平面图 © NWLND
北立面图 © NWLND
南立面图 © NWLND
剖面图 © NWLND
剖面图 © NWLND
轴测图 © NWL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