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官宣布最大在野党领袖李在明《公职选举法》指控不成立时,这场持续三年的政治角力迎来关键转折。随着李在明扫清参选障碍,民调支持率飙升至51.7%的他,已剑指总统宝座。而深陷弹劾危机的尹锡悦政府,正面临执政以来最严峻的倒计时。2021年总统大选期间,时任京畿道知事的李在明被爆涉及城南市开发弊案。
尽管关键证人接连离奇身亡导致核心证据缺失,但尹锡悦阵营抓住其供词矛盾发起攻势。这场司法战在2023年11月迎来首轮高潮,首尔地方法院判处李在明1年缓刑,若判决生效将直接剥夺其参选资格。二审法院认定,虽然李在明存在陈述失实,但主观恶意程度未达刑事标准。
法官特别指出"未实质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论断,为这位在野党领袖扫除法律障碍。此刻距尹锡悦弹劾案最终裁决仅剩20天,韩国政坛进入双线作战模式。
最新民调显示,李在明的民众支持率突破五成大关,形成对执政党候选人的压倒性优势。这种民意基础在司法判决中产生微妙影响,首尔高等法院的判决书罕见提及"维护政治生态平衡",被观察家解读为司法机关对民意压力的妥协。
自2023年12月戒严令事件触发弹劾程序后,其支持率已跌破20%警戒线。宪法法院8名大法官中,2人即将于4月18日卸任,这迫使弹劾裁决必须在本月内落槌。青瓦台现处于"薛定谔的总统"状态:若弹劾驳回,尹锡悦虽可复职却要直面虎视眈眈的在野党;若弹劾成立,李在明极可能复制2017年文在寅的闪电上位。
现任总统与在野党领袖的缠斗,恰似七年前政治剧本的重演。2016年时任检察总长尹锡悦亲手将朴槿惠送入监狱,如今自己却陷入相似的弹劾危机。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其宿敌文在寅近日再遭检方调查,这场跨越两个政治世代的恩怨仍在续写。
司法界消息人士透露,宪法法院正进行闭门评议。参考朴槿惠弹劾案流程,从形成决议到正式宣判至少需要48小时准备。留给尹锡悦的时间,或许已不足72小时。而李在明团队已着手制定两套应对方案:弹劾成立立即启动大选工程,弹劾失败则通过国会优势发起新一轮攻势。
这场政治风暴的核心,已从法庭转向街头。首尔光化门广场连日出现万人集会,要求"清算积弊"的呐喊与"维护宪政"的呼声交织。在美日加强东亚军事部署的背景下,韩国权力中枢的震荡正牵动着东北亚地缘格局。当司法判决成为政治博弈的筹码,首尔的这个春天注定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