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问道无常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章:悟道
第九十九章 波生重阳前文链接:第四卷第九十八章
杜大成向外望去,只见一群衣着各异的人走出师叔住的庵堂,走在中间的正是师叔邱处机,他仍是悠然地背着手,神色十分平和地把那些人送出庵堂来。
走在邱处机左侧的,正是杜大成在路上遇见的那几个官差,他们看上去态度温和,还有几分恭谨。
走在邱处机右边的人足有十几个,看服装都是普通百姓,不过有的人衣着锦绣,举止间气度雍容,有些养尊处优的富态;有的则是一身粗布衣服,皮肤粗糙黧黑,样子看着极为憨厚朴实,是久于劳作的当地农民模样。
看着这样身份不一的人走在一起,杜大成不由心中奇怪,心想: “这都是些什么人?怎么突然都到师叔这儿来了?他们到底想干什么?”这样想着,仍然如同闷葫芦一般,百思不得其解。
杜大成正皱眉思索,走在人群最后的尹和娃远远地看到斋堂里的杜大成,就离开那些人,一蹦一跳地径直向斋堂跑来。
进了斋堂后,尹和娃就四处找水喝: “师兄,有没有水?和师叔忙活了这大半天,我还没顾上喝一口水呢!”
杜大成倒了一碗水给尹和娃,看着他顾不上多说话就咕咚咕咚喝下大半碗,这才把碗放下,咧开嘴笑道: “师兄,怎么样,我说不用你们出手吧?你看看,都圆满解决了!”
“你说的什么呀,什么就都圆满解决了?”看尹和娃脸上那兴冲冲的表情,杜大成强自按捺住想要追问个究竟的心情,故意板着脸问道。
“在路上我怎么对你说的,是不是不用你带兵来重阳会,师叔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尹和娃说道。
“师叔怎么解决的?”杜大成一边问,一边继续看向外面,此时那些官差已经走出院子,却仍然十分热络地和邱处机聊着,好像意犹未尽的样子。
“师兄,你看到那些百姓了吗?”尹和娃看杜大成只顾盯着门外,不由凑过来说道: “他们都是来重阳会求情的!”
“老百姓求情有什么样用啊,我就不信官府还能把这些平头百姓的话当真!”杜大成说道,在他心目中,除了强权,那就只有动手才是硬道理了。
“人少了当然没用,”尹和娃说道, “可是人多啊!你知道吗,我听吕师兄说,宜迟师兄的哥哥在当地召集了不知道多少人,写了一个什么联名陈情书,大意就是叙说师叔在这龙门山救了多少人,有多少百姓因为师叔救治才活了下来!所以他们恳请官府开恩,就算为当地百姓造福也要留下师叔和重阳会!”
“那能管什么用啊?”杜大成一边听一边故意满不在乎地说道。
尹和娃看杜大成爱搭不理地听自己说话,不由觉得讲得很没意思,索性就不说了,自顾自坐在椅子上喝起水来。
“你怎么不说了?”没想到,杜大成反倒转过头来,看着尹和娃问道。
“你又不爱听,听了也不信,我说着还有什么意思?”尹和娃嘟起嘴来说道。
“我听不听、信不信的,你继续说就是了嘛!”杜大成突然有些讨好地说道。
“哼,我又不是你手底下的兵,为什么要惯你那臭毛病?”尹和娃撇撇嘴说道, “我不高兴说就不说了!”
杜大成看尹和娃不理自己,就又转过身去看院子里那群人,看到那些衣着光鲜、身材胖硕的人,于是就问道: “尹兄弟,那些肥头大耳的都是本地乡绅吧,他们都什么来头?”
“那些人啊?”尹和娃虽然嘴上说不想说了,不过听杜大成一问,也不由走到门口,顺着杜大成的手看过去,随口说道: “那些都是那位什么苏郎中请来的!刚才我听他们说话来头可是不小,听着在当地都很有势力,有很多人家有亲戚、有孩子在这县衙、府里做官呢!盘根错节,牵牵扯扯的,什么他二舅、他大姨夫、他外甥大侄子,说起来都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
尹和娃说着说着,突然笑起来: “你是没看见,刚才那个官差小头目没进门的时候,还有些趾高气扬的,看他那样子我都后悔路上帮他们了!没想到一进门,他看到一个白净脸皮的乡绅,吓得赶紧施礼问安,原来那乡绅正是他家老爷子!你说他们两个是不是有些好笑,一个是来保重阳会的,一个却是来重阳会赶人的!”
“那些官差当真说了是来赶人的?”杜大成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盯住了尹和娃,问道。
“那还有假啊?我亲耳听他说的!他刚见到宜迟师兄的时候,就打足了官腔,把官府里的命令一字不落地读了一遍!宜迟师兄当时吓得啊,那脸色真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想起当时的情景,尹和娃脸色不由一沉: “当时我看那官差公事公办的样子,心想:早知道在路上就不多管他们的闲事了!就让你的那些兵把他们捉了去,现在岂不省事!”
“哼!”听尹和娃这么说,杜大成不由气哼哼地瞪了尹和娃一眼。
“可是既然这些人已经来了,再想那些也没用了!”尹和娃继续说道, “当时我就对宜迟师兄说:还是快请师叔出来拿主意吧,这些事你也做不了主!宜迟师兄就把那些官差带去了师叔的庵堂。”
“没想到,那官差刚一进去就被那乡绅给来了个下马威!那些乡绅把这些官差好一顿数落,原来除了这对父子,这些人大都沾亲带故!有的乡绅还说等回了镇上,还要亲自到官府去求情,不管托多少人总是要保住重阳会的!”
“嗯,这还差不多!”听和娃说到这儿,杜大成点了点头说道, “幸亏有这些乡绅出面事情才能办得妥当!光靠那些平头百姓当然是不行的!”
“哦,原来师兄现在做了官就看不起老百姓了?”尹和娃说道。
“不是。”听尹和娃这样说,杜大成不由转过头来正色说道: “不管你信不信,这层道理你总是要懂!如今这世道就是这样的!”
听杜大成这样说,尹和娃似信非信地眨眨眼睛,看样子仍然不太信服,只是一时却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这时,邱处机带着宜迟和吕道安送走了那些人,正缓缓向斋堂走来。
吕道安和宜迟显然对这个结果既满意又兴奋,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夸着师叔,说多亏了师叔平时广结善缘,当地百姓多有受益,所以如今才个个拼了全力来保全重阳会。
尹和娃站在斋堂里面,看到邱处机一路走在夕阳金色的光线之中,整个人简直就如同镀了一层金边一般,不由整个人都看呆了。
及至看到三个人走近了,尹和娃这才回过神来,他突然紧走几步,走到邱处机跟前,昂起头来脆声说道: “邱师叔,我要拜你为师!”
“哦?”在场的几个人听尹和娃这么奇怪地说话,都不由哑然失笑。杜大成尤其不会放过这个嘲弄尹和娃的机会: “尹兄弟,拜师就拜师,还喊什么师叔啊!”
“不管叫师叔还是师父,总之这次我来,就是要拜师修行的!”尹和娃顾不上和杜大成斗嘴,两只眼睛只是盯着邱处机说道: “当初在磻溪的时候,正是因为见到邱师叔的能为,我才有了修行之心!可是父亲一直不同意我出家,所以才一直都没有拜成师父,如今我父母已经同意了,所以我想拜邱师叔为师!”
“你父亲同意了?”邱处机背了双手,缓缓问道, “这次不会再千辛万苦地跑来寻你了?”
“嗯,同意了!”尹和娃重重地点点头说道: “原来我只有一个妹妹,去年冬天又添了一个弟弟,倒遂了我父母的心愿!所以我再三恳求父母,父母就答应过完年让我出家修行!”
“原来如此!”杜大成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轻声说道, “我还以为尹叔父当时说给你娶媳妇的话是真的呢!很多地方像你这么大的孩子娶媳妇原也正常!”
尹和娃看了看杜大成: “别说我父亲没有当真,就算他当真要给我娶媳妇,我也绝不会同意!”
“啧啧啧!”杜大成却只顾不住地摇头,又认真看着尹和娃的样子,终于忍不住说道: “可惜了你这么好的相貌!”
尹和娃听杜大成只顾调侃自己,脸上不由大不自在: “我知道杜师兄一门心思要娶媳妇过小日子!那这重阳会你自然呆不得了!师兄慢走,不送!”
“我当然是要走的,用不着你下逐客令!”杜大成偷眼看了一眼邱处机,生怕他说出责怪自己的话来,可是对着尹和娃却又扬扬头说道, “重阳会既然没事,我这就带人回去了!”
“大成,天黑路滑,你就带人在此住一晚吧。”邱处机看杜大成的眼神不大自然,不由微微一笑说道: “我听和娃说你一路拦截官差,倒实在是难为你了!不过你如今身在军营,自然要服从军令,遵从法度,万万不可再恣意妄为!否则轻则丢官,重则丧命,难以保全自己不说,恐怕你的那些手下也要跟着受牵连,所以你要知道其中的轻重!我不让你参与此事,其实也是不想让你为重阳会所累!”
“师叔一片苦心,我一时没能领会!”杜大成看邱处机此时待自己不是前两天的样子,心里不由一暖,说道, “不过为了重阳会,我不管有什么样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以后行事万万不可如此!”邱处机继续说道: “我知道你是为了保全重阳会,不过此事做得实在过于鲁莽,以后做事要多思、多想,不能只管一意孤行!”想起当初杜大成不顾危险试药的情景,他不由更是耐住性子,对杜大成细细嘱咐一番。
“是,师叔!”杜大成经过刚才的独自静思,邱处机此时又轻言相劝,他自然能听得进去,所以连声答应: “我也没想到事情能够如此圆满解决!早知道师叔有这些妙招,我就不那么着急了!”
“这也不是我的妙招,都是当地百姓爱护敬重重阳会为我们做的。”邱处机缓缓说道,看看周围几个人,又叮嘱道: “这件事你们要都记在心里,以后不妨仔细思量其中的道理,自然就会懂得我道门中人应该如何为人处世。修行于出世之时,却又在入世之间。”
“是。”几个人纷纷答应道。
“师叔,这件事我记住了!”尹和娃十分热切地盯着邱处机,问道, “我拜师的事您现在总该答应了吧?”
(未完待续,欢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