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300字,阅读约需7分钟
林黛玉和薛宝钗并列为十二钗之首,两个人长相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追求也不同但是机缘凑巧,竟然从“情敌”成为好姐妹。
钗玉一体,两个人成为姐妹后,林黛玉过生日的时候,薛宝钗会送给她什么礼物呢?
1.薛宝钗曾经送给林黛玉一些纸笔
《红楼梦》六十七回记载:
薛蟠不学无术,喜欢上戏子柳湘莲。
柳湘莲是侠义之人,出手教训他后。薛蟠无法在荣国府居住,于是南下跟着老家人张德辉去姑苏做买卖。回来之后,给薛宝钗带来了一大箱子礼物。
宝钗将礼物一件一件过目后,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分一分配合妥当,也有送笔墨纸砚的,也有送香袋扇子香坠的,也有送脂粉头油的,有单送玩意儿的。只有黛玉的比别人不同,且又加厚一倍。
林黛玉拿到礼物后,睹物思乡,感慨万千,贾宝玉前来安慰时她更是悲悲切切。
但是林黛玉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在贾宝玉的邀请下,两个人仍然亲自到薛宝钗房间道谢。
2.林黛玉过生日,薛宝钗还会送纸笔吗?
林黛玉是一个文化人,她的父亲是前科探花,母亲学富五车;五六岁的时候师从贾雨村;
贾元春醒亲当晚,她的才气纵横,不仅自己所做的诗作受到贾元春的赞赏,私下替贾宝玉所做的诗句,更是被贾元春赞叹;
大观园成立诗社,林黛玉所做的菊花诗,一人独占三魁;
林如海死后,林黛玉跟随贾莲重新回到荣国府,带了纸笔分给众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林黛玉的潇湘馆内看的满屋都是书,以为是上等男人的书房。
由此可知,林黛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人。
薛宝钗与林黛玉相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人。她认为读书无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大家饮酒说酒令期间,林黛玉不小心说出了《西厢记》里的词话,事后,薛宝钗将她到屋里,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由此可知,薛宝钗其实是不推崇读书。薛宝钗不喜欢书,那么她喜欢会呢?
她教育林黛玉的这番话其实给出了答案:她喜欢做针线,并以针线为重。
3.薛宝钗看重针线,所以林黛玉过生日的时候,她会以针线作为贺礼
封建大家族中,年轻女子之间准备生日礼物,往往会以针线作为贺礼。
《红楼梦》二十二回记载:
薛宝钗过生日史湘云要回家,贾母因说:“等过了你宝姐姐的生日,看了戏再回去。”史湘云听了,只得住下。又一面遣人回去,将自己旧日作的两色针线活计取来,为宝钗生辰之仪。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记载:
紫鹃情试宝玉之后,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人婚事日趋明朗,几天之后,碰上薛姨妈过生日,“自贾母起,诸人皆有祝贺之礼。黛玉亦早备了两色针线送去。”
从史湘云和林黛玉把针线活当作生日贺礼的情况,以及薛宝钗重视针线活的情况推测,林黛玉过生日的时候,她一定会以针线活作为贺礼。
林黛玉其实不喜欢针线,但是碍于礼节,碍于姐妹情份,她不能不收。
薛宝钗为何要这样做?
对于她来说,用针线给林黛玉作贺礼,既不显得张扬过分,又能表达自己的心意,更能与自己外在形象、个人追求融合在一起,所以,她用针线活当贺礼,对于自己而言,符合身份,符合人情世故。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以,无论林黛玉是否喜欢,薛宝钗的做法都值得学习,值得效仿。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