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竹难出好笋”:请你记住,好男人的家庭,不会存在这些问题

花影绘事 2025-02-09 19:48:38

导读:谈婚论嫁,不只是要看对方这个人,也不仅仅是看是否门当户对,更重要的是,要看对方的家风做派。

01

公婆和先生的叔婶祭拜祖坟回来,正在家里喝茶。

先生的堂姐突然回来了。

婶婶好奇她这会儿不应该在婆家忙吗?怎么一个人跑回家了。

堂姐是哭笑不得。

堂姐老公家里,兄弟四人,堂姐老公为老三,她大伯哥家的孩子今年三十三了,在上海上班,谈了女朋友准备弄个订婚仪式。

按大伯哥的说法是人家两个孩子已经订婚了,只是今天来告知一下奶奶和诸位叔叔婶婶,然后商议举办一个见面宴,但是只让叔叔参加,婶婶们不用参加。

先生堂姐的妯娌傻眼的相互看看,然后低声问她,那她们怎么办?

堂姐的二嫂说“咱还要出去躲着?”

她最小的弟媳说“那我锁门回娘家拜年去了?”

堂姐看看一屋子人没人反驳,只是在考虑不参加的话要做什么事,心里嘀咕,正好自己不用招待他们受苦受累了,终于能回娘家给父母拜年了。

02

堂姐说,婆家兄弟四人有三个读书都读傻了,个个读书都很聪明,在外有份体面的工作,唯独她老公不好好读书在家务农。

公公早已离世,只剩婆婆一个人住在自家隔壁宅子里单过。

每年春节前后,那三家总是空着手如约而至,然后前前后后她要烧五六天饭,直至把家里备的年货吃得一干二净,冰箱腾空,可是没人会买东西买菜,也不会搭把手。

婆婆是袖手旁观,最重要的是一点也舍不得自家的东西,偷偷藏着也不会拿出来,只有单独给她的四个儿子吃才舍得,其他时候宁愿放坏放烂。

我好奇地问她:“看你老公不像那么小气的人啊?”

可是细细想来,怎么会歹竹出好笋。

当年婶婶就是被媒人说得天花乱坠,说堂姐婆家人丁兴旺,个个读书成才,她老公孝顺能干。

婶婶和叔叔就相信了,也没有找人去打听,婚后堂姐都想过离婚的,可是已经有了孩子。

堂姐和堂姐夫刚结婚的时候,堂姐夫是一块肉都舍不得送给叔叔婶婶,还是堂姐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把老公改造得大方知礼数。

如今大抵也仅是看着不错,大概率骨子里依旧小气。

堂姐婆家的大伯哥之所以想把订婚宴定在春节后面几天,主要是因为这些天自家都在自家过年或走亲戚,不用招待相近的亲戚朋友。

再就是那女孩子年纪和她侄子年纪相仿,家境差不多,大龄了急着订婚嫁娶,早日喜结良缘。

堂姐跟我吐槽感叹,不知道是不是良缘,也为那女孩子担忧。

还生气的说:“最好结婚也不要请我们这群婶婶们,也不知道谁家的女孩,看上这样家庭的孩子,门风有问题!”

大家听完面面相觑,觉得不可思议,一直评价他家人小气不会办事。

简直是奇葩事年年有,今年更奇葩。

谈婚论嫁多么重要的事情,订婚宴是大喜事,至亲的亲朋友好友人多热闹,而且叔叔婶婶们是一家人,却把婶婶们撇出去,孩子也不能带。

那干脆别举行仪式了,也不要带来见叔婶们的面了。

从古至今,订婚和婚礼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广而告之,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和得到大家的祝福。

过年加上订婚本来是双喜临门,可像先生堂姐婆家这种既想举办仪式,又怕别人吃喝,为人小肚鸡肠,抠抠嗖嗖的做派,简直就是没眼看。

也不知谁家的姑娘没有擦亮眼睛,也没有私下去打听下他家的家风做派,把婚姻当儿戏一样,让两个孩子就急匆匆的定下了终身大事,也不怕跳入火坑。

03

大家总是强调婚姻需要门当户对,觉得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平等相当才能确保婚姻的稳定与和谐。

可是一个家庭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和为人处世的做派,才是真正体现行为原则和价值观念的。

这些诸多因素会潜移默化孩子,会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成为和父母相似的人。

而且婚姻不仅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更是女方需要融入和接受这个家庭。

三观不一致和家风做派的不同,势必会造成很多矛盾,影响婚姻的和谐,所以在交友择偶的过程中,对方家庭的家风做派就显得尤为重要。

男女情侣涉及到谈婚论嫁,看清对方性格和品质的同时,一定要通过双方的熟人或者朋友,或者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引导对方谈论家庭状况,或者利用共同话题,深入的探究和了解对方的家庭成员关系、环境氛围和三观作风。

得到真情实况,才会有助于自己择得良人,确保婚姻的质量和幸福,并为婚姻保驾护航。

End。

花影故事原创作品,专注情感心理领域,以走心的文字,书写有态度、接地气、有力量的观点与故事。

本文话题讨论:你在结婚前,是只看对方这个人,还是会慎重考量对方的家庭?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0

花影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