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4年8月,发生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一件惨案,不管是当年还是现在,人们谈及此事都连连摇头,实在太惨了。
要问这事儿在当年到底有多轰动,我们先来看看警方的动作就知道了。
案发当晚,也就是8月13日晚,凶案发生后,警方连夜出动100名公安、武警、干部以及部分群众,围绕案发现场向周边进行地毯式搜索,并由110指挥中心统一调控,在所有进出要塞口设关卡,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嫌疑的人。
当晚搜捕无果,次日警方又直接增派了400多名警民一起参与搜捕,誓要将整个县都翻个底朝天。

15日,搜捕范围扩大至全县16个乡镇,参与 人员1600多人。
同时警方还印发了一万多份通缉令,在全县四处宣发,当地电视台也滚动播放通缉信息,一时间闹的整个县都沸沸扬扬,人人自危。
而各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仅仅是为了抓捕一个人,此人名叫简学良,而关于他的故事,还要从1999年9月16日那场“强奸案”说起。
当时简学良已经结婚生子,但他却好色成性,对同村的已婚妇女喻小君垂涎欲滴,这喻小君也算是村里最漂亮的女人了,身材凹凸有致,穿的也时髦,平日里简学良就无数次设想,等喻小君丈夫不在家时,自己要如何去与喻小君厮混,想的多了,便越发的想要去实现。
终于有一天,简学良忍无可忍了,趁着喻小君的丈夫杨荣文出门上班时,来到了喻小君的家。

他先是假装无聊,在喻小君门口走来走去,随后又称自己家电视线断掉了,询问喻小君,自己能不能去她家看会儿电视。
乡里乡亲的,看看电视也不咋地,喻小君并没有防备,把他邀请进了屋,可进屋一会儿简学良便不老实了,有意无意的靠近喻小君,还说学莫名其妙的话。
喻小君当时就不乐意的,刚要下逐客令,简学良就扑了上去,喻小君欲反抗,但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反抗都是徒劳,就这样,简学良终于得逞了。
事后,简学良大摇大摆的离去,留下暗自神伤的喻小君,后来杨荣文回到家里,看到了偷偷哭泣的妻子,一问缘由,气的他暴跳如雷,当时就冲到了简学良家里,与之大干了一架。
这一架杨荣文也没有占到便宜,最后只能悻悻回家,但他回到家里越想越不得劲,于是和妻子商议,不能让这种人逍遥法外,得报警,他付出代价。
警方接到报警后便将简学良逮捕,在审讯过程中,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法院判处他五年有期徒刑,他也没有上诉,可能当时的简学良内心是有认错意识的,所以在狱中他表现的非常好,以至于争取到了减刑,提前一年出了狱。

至此,事件本该圆满结束,但没想到,真正的罪孽才刚刚开始。
简学良回家后见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虽然他是犯强奸案进去的,但是妻子却始终对他不离不弃,这几年还独自一人拉扯的孩子长大,非常的辛苦。
而反观喻小君,他们家这几年却过的有滋有味,还在镇上开了服装店,至此简学良心里便不开始不平。
他觉得自己对喻小君并不算强奸,顶多算出轨偷情,毕竟喻小君也享受了,凭什么自己要坐几年牢,让自己的孩子被人指指点点,说成强奸犯的孩子,而他们一家人却不受丁点儿影响呢?
想不通的简学良直接冲上喻小君的店铺与之理论,双方矛盾再次激发,为了不让喻小君一家好过,他直接站在服装店门口拦截客人,并大骂喻小君不守妇道,勾引自己,还害自己坐牢。

简学良的做法不过是想让喻小君一家也不好过,这样他才能感受到心里平衡,但任谁被这样侮辱,也忍受不了,喻小君也不是吃素的,当场就与之互骂起来,称简学良是强奸犯,一家子强奸犯等等,戳简学良的脊梁骨,双方的梁子越结越大。
更重要的是,简学良自出狱后,因为顶着“强奸犯”的名头,根本找不到工作,这让他非常挫败,以至于对喻小君一家的恨意越来越重。
8月13日当晚,不如意的简学良多喝了两杯,喝多了后越想越愤恨,于是拿着斧头出了门,直奔喻小君的家。
原本在喻小君的家门口他还有些犹豫,直到他听到屋内欢声笑语,,内心的不平再次被激发,简学良冲了进去,上至80对老人,下至4岁孩童,他见人就砍,直到一家子八口全部躺在血泊中才收手。

杀了人后,简学良酒也醒了一半,随后快速逃离了现场,邻居听到外面声音不对,过来查看,发现了一屋子惨状,随后报了警。
因为现场太过惨烈,事件性质太过恶劣,上级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所以为了民众的安全,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搜捕简学良。
简学良自然也知道警方在铺天盖地的搜捕他,所以异常小心,为了躲避搜捕,他还偷了别人晾晒的衣物,企图伪装自己,几天几夜都宿在荒郊野外。
但后来饿了许久的他实在是忍受不了了,偷偷潜入一户人家,偷吃了人家一碗面,因此而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学良再次被逮捕,但这一次等待他的就不是牢狱之灾这么简单了,而是死刑,他最终因为自己的一时痛快付出了惨重代价,给两个家庭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伤害。

简学良死后,关于这个事情的真相再次引发了讨论,有人称,他的确是被冤枉的,他和喻小君属于是你情我愿的偷情,也有人说,简学良就是天生的坏种,自己干了坏事还连累别人,总之众说纷纭,但不事情真心如何,他杀了人就是不对,若有冤情,他为何不伸冤?反而连累无辜?
可怜稚子无辜,终究成为了牺牲品,这桩惨案也让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那便是害人终究会害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