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年间,江西一带有个名叫霍思楼的年轻画匠,此人画工精湛,最善山水画,其著作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赏识与收藏,在当地颇有名声。
可就算专精一行,也终会遇到瓶颈。霍思楼便感觉多年来,自己的画工一直没能进步,而他也选择了封笔,开始四处游历。直到有年春日,他路过一个小山村,发现此地好山好水,风景如画,他顿时有所感悟,便决定落户此地,重新起笔。
之后他找来牙商,并通过介绍买下了一座小宅子。简单收拾了一番后,他便开开心心的搬了进去。
乔迁新居本是一件好事,只是刚住下没多久,霍思楼的一些朋友就发现他整日愁眉苦脸,神情恍惚,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仔细一问才知道,他是遇到怪事了……
这天清晨,王岩带着霍思楼来到了一个姓白的阴阳先生家。这位白先生精通阴阳五行,驱鬼辟邪的手段也很厉害,也认识许多权贵大儒,在当地名声颇高。
至于王岩,则是当地一个学堂的教书先生,也是白先生的好友。他与霍思楼在一次酒会上相识,他对霍思楼的画作也很是欣赏。聊天期间,在得知他遭遇了怪事后,王岩便决定将白先生介绍给他。
白先生待人热情,将二人领进屋中饮茶。只是在这期间,他发现霍思楼这人神态倨傲,似乎对他不是那么信任。想来也是,像霍思楼这种见多识广之人,估计认为所谓的阴阳命理,都是骗人的小把戏。
白先生倒也不恼,只是无奈的笑了笑,毕竟他们这些正统的名声都是被那些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给败坏光了。
寒暄了一阵后,白先生才主动开口道:“这位霍先生,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霍思楼听后还想摆谱,结果被一旁的王岩踢了一脚,他也意识到有些失礼,赶忙作揖,随即将自己的情况说了出来。
霍思楼表示,他自从搬到新家后,也不知是心里压力大出现了幻听还是怎么了,一到晚上,他就会听到凄厉的猫叫声。起初他以为家里钻进了野猫,没怎么在意,可住了两三个月了,每天夜里都会有猫叫声出现,那声音就像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无处追踪。
霍思楼很是厌烦,白天四处寻找了一番,结果什么都没找到,别说猫的踪迹了,整个院子连一根猫毛都没有。
朋友们听后,认为他钻研画工太刻苦了,应该是精神上出了问题。为此,他去看了郎中,郎中也没检查出什么,只是给他开了一些安神的药方。只是吃完药后,霍思楼的幻听反而更厉害。
这一次,晚上不仅会出现猫叫,还出现了很像婴儿啼哭的声音,不知为何,他有种感觉,不管是猫叫还是婴啼声,好像都是在呼唤他的。更诡异的是,这些声音根本找不到来源,像是从地底冒出来的,又像是从空中飘来的,叫人毛骨悚然。
霍思楼越来越怕,就找来朋友陪自己。可奇怪的是,一到夜里,那些声音还会出现,可不知为何,只有他能听到,朋友们却听不到。
慢慢的,霍思楼被折磨的精神恍惚,疑神疑鬼的,朋友们担心被其牵连,也都敬而远之。好在这时候,他遇到了王岩。王岩也感觉此事有蹊跷,才介绍他来找白先生帮忙的。
白先生听后点了点头,其实从霍思楼一进门,他便察觉到了不对。霍思楼身上阴气缠绕,眼中身材涣散,一看就是阴气入体导致的。
他缓缓开口道:“我若猜的没错,你应该是被阴灵给缠上了。作祟的阴灵会滋扰阴宅的主人,一般不会触及客人,若是阴宅易主了,那这些阴灵自然也会易主。”
“阴宅,不,不会吧!”
听了白先生的话,霍思楼被吓得不轻。不过他表示,这宅子空了十多年了,附近也都有人住,从未听说过什么怪事。
白先生则告诉他,阴宅一说只是一种猜测,毕竟阴灵不如阴魂,阴魂怨气深,执念重,容易伤人,不过阴灵就弱的多了,顶多只能影响人的休息。至于具体如何,他还需上门查看一番。
在准备好罗盘笔墨等工具后,白先生便跟着霍思楼来到了其住处。
一进门,白先生便感觉身上一凉。作为阴阳先生,入行多年的他,感官自然比普通人敏感许多。这种感觉,不是温度低,而是阴灵存在导致的,一般人很难察觉到。
确定有阴灵后,白先生让霍思楼准备了一张桌子,将罗盘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桃木签子在院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定了一个点,拉起了红线。霍思楼跟王岩一脸懵,看不出其中神奇,只能偶尔搭把手。
只见白先生在桌上铺开一张黄纸,并缓缓移动罗盘,不时用朱砂笔在黄纸上做个记号,期间让王岩跟霍思楼配合他移动桃木签子。
大概过了半柱香,白先生缓缓睁开眼:“原来如此,这阴灵并不是想害人,而是在求你帮忙啊!”
“求我帮忙,可我一个普通人,连阴灵都看不到……”
“这便是我来的原因了!”
话音刚落,王岩跟霍思楼才发现,最初的四根桃木签子,居然汇聚到了一处,而罗盘所指的方向,则是屋子后面的一处高墙。
这面高墙,几乎跟邻居房子的高墙贴在一起,中间有一道很狭窄的缝隙。牙商当时出售的时候,还说这条缝也是属于霍思楼的。不过霍思楼没扣那么死,就没在意过。
白先生凑到墙边,伸手在上头摸了摸活便开口道:“凿墙吧!”
王岩跟霍思楼对视一眼,随即点了点头。
二人找来了一些帮手,当即开始插墙。不过他们按照白先生的指示,没有一股脑推到,而是一点点拆。拆的时候,缝隙里不停有老鼠钻出。
一直到傍晚时分,忽然有人发出一阵惊呼:“这,这是什么!”
众人听到动静立马凑了过去,顿时都被吓了一跳。只见那两墙的缝隙当中,夹着一个小孩子的尸体,尸体基本上已经风干了,垂下的双脚白骨森森,衣裤破烂不堪,而尸体的双手好像还抱着一个什么东西。
白先生上前辨认,发现是一只猫的骨架子,依稀还残存着一些皮毛。而这缝隙的两边早就封死了,想必这孩子是掉进缝隙里活活卡死的。
白先生眉头微皱,随即立刻吩咐王岩跟霍思楼出去叫人,并打听一下谁家几年前丢过孩子。
结果这一打听,还真问出来一个。那家人的六岁的儿子,十年前莫名其妙失踪了。白先生让其前去辨认,结果不出所料,正是那家人丢失的孩子。
原来,这孩子生前很喜欢猫,总喜欢追着野猫玩。估计那天看到墙上趴着一只野猫,他便偷偷爬上去想要去追,结果不小心野猫一起掉进了这缝隙当中,并卡在了里头。这缝隙太窄了,压住了孩子的胸腔,令其无法发出声音,活活卡死在了里头。
白先生告诉霍思楼,这孩子死后,灵魂无法安宁,也没法投胎,只能留在附近。可时间长了,魂力削弱,他成了阴灵,而他半夜作乱,也是希望有人能发现其尸首,让其可以入土为安。
最后,孩子的尸骨被拉走了,白先生也亲自赶去为其做了法事。至于霍思楼,经过此事,他做了一幅新画,而在画中,有个追逐小猫玩耍的孩子,画中的他笑的很开心。
每年农历七月初十五日是传统的中元节、鬼节,也叫盂兰节、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传说这一天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家家都要祭祀、追思祖先、先人,给先人烧冥钱这是中元节、鬼节、盂兰盆节一种传统的风俗习惯,现在中国的中元节、鬼节、盂兰盆节的节日活动远不如日本热闹,日本的盂兰盆节也叫盂兰盆会,明治维新以前是农历七月初十五日,明治维新以后大部分地区改为公历8月13日至16日,也有些地区还是农历七月初十五日,日本的盂兰盆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要过好几天,有的人家在先人坟前烧冥钱,还有的人家在自已家门口附近烧冥钱,这些都是在追思祭祀祖先、先人,另外日本的盂兰盆节还有节日的舞蹈,这是日本盂兰盆节日的高潮,非常的热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摇少年头。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佳兆千秋开驿马,孝思百代仰慈鸟,日本和服漂亮。
谁在求我?[得瑟]好奇怪啊[思考]我不是受害人么求我干什么?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十五日,是中元节,鬼节,盂兰节,盂兰盆节,盂兰盆会,南方过的是农历七月初十四日,北方过的是农历七月初十五日,民间老百姓将这一天称做鬼节,儒家将这一天称做祭祖节,道教将这一天称做中元节,佛教将这一天称做盂兰节,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佛教的盂兰盆节,源出自佛教经书:(佛说盂兰盆经),中的目连救母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中元节,盂兰盆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当时也并不叫鬼节,只是在近代因为某些原因,将中元节,盂兰盆节,称做封建迷信,才将中元节,盂兰盆节称做鬼节的,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记得当年草上飞,军装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