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1日凌晨,美国参议院进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投票,以60票赞成、25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丹·凯恩出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提名。这一任命不仅将对美国军事决策层产生深远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内政治和军事格局的现状。

丹·凯恩出生于纽约州,有着丰富的军事履历。他曾在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任职,作为战斗机飞行员积累了2800小时的飞行经验,其中包括100小时的战斗经验。今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退役中将凯恩出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特朗普称赞凯恩是“优秀的飞行员、国家安全专家、成功的企业家以及经验丰富的战士” 。
在此次投票中,凯恩获得了两党一定程度的支持,其中有16名参议院民主党人赞成这一任命。不过,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议员舒默投出了反对票,他表示,希望凯恩“为军人的利益奋斗,敢于直言,在特朗普犯错时敢于反驳” 。《纽约时报》指出,尽管民主党人对特朗普第二任期内针对五角大楼的一系列裁员措施表示担忧,但凯恩“几乎没有”遭到反对,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在当前情况下,他可能已是最佳人选。
从背后原因来看,一方面,特朗普自开启第二任期后,以“绝对忠诚”为准绳对美军高层展开深度洗牌。被解职的前任主席布朗是美军史上第二位非裔参联会主席,其推动的“多元化改革”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导向直接冲突,而凯恩的上任可以视作特朗普对军队高层的一次重新布局,以确保军队指挥体系与自己的执政理念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鉴于特朗普任命的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资历较浅,从法理和层级上,国防部长又在参联会主席之上,选择军阶为中将的丹·凯恩为参联会主席,有利于二者配合展开工作,使军事决策和执行更加顺畅 。
在4月1日出席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提名听证会期间,凯恩表示,如果他的提名获得批准,他在工作中将“坚持不参与政治、保持无党派原则,并且敢于讲真话”。当谈到更为广泛的地缘政治格局时,凯恩声称,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有着“广泛相似的目标”,在双边(有时是三边)层面上存在“有限的”交易合作,但他认为,这些国家并没有作为一个集团联盟那样行动,也没有走向“北约式”的联盟体系。此外,在听证会上,凯恩还坦承美军尚未做好与中国开战的准备,称“我们的造船业正在坍塌,而中国海军规模已居世界首位” 。这番表态印证了美国防部的内部评估,即美军现有289艘舰艇,要维持对解放军海军(现役370艘)的优势,需将造舰速度提升三倍,但美国造船业产能萎缩、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使得五角大楼的“2045年500舰计划”面临严峻考验 。
随着凯恩正式出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内部,需要修复因政治斗争受损的军队文化,协调好与特朗普政府以及国防部长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应对民主党人的监督和质疑;在外部,要处理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特别是如何应对美国在中东、俄乌冲突以及印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平衡与盟友的关系,还要思考如何在军事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升美军的战斗力和应对潜在冲突的能力。
此次美国参议院对凯恩的任命,是美国军事和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节点,其后续影响将在未来美国军事行动、对外政策以及国内政治生态中逐渐显现,国际社会也将持续关注凯恩领导下的美军动向以及对全球战略格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