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体面投降”后,美专家哀叹:他让美国陷入没有胜算的战争

图图聊武器啊 2025-04-13 16:34:37

今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86个国家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54%的关税。

这一举措立即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动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连续下跌,投资者、选民和盟友纷纷表示强烈不满。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仅仅一周后,特朗普就突然宣布对除中国以外的国家暂停加征新关税90天,给予这些国家谈判的时间。

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已有约70个国家联系白宫表示希望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并称这种大幅度关税是谈判的“起点”。

加上特朗普宣称美国现在每天从关税中收取20亿美元,但根据财政部的报告,这一数字明显被夸大了。

所以这种突如其来的“体面投降”不仅令投资者措手不及,也让特朗普政府内部显得混乱不堪。

一方面,特朗普坚称关税战将给美国带来巨大收益;

另一方面,他却又不得不面对市场的剧烈抵触和全球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制。

弗里德曼的尖锐批评

作为三次获得普利策奖的纽约时报外交事务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提出了严厉的警告。

他在接受NPR采访时表示,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就像一个“巨大的火枪”,毫无准备地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开火,没有任何过渡期或分阶段实施的安排,这么做得到的结果是对美国不利的,会让美国的经济出现“滞胀”。

看到中国没有退缩,快速对美国进行反击,让弗里德曼感到非常的悲哀,觉得特朗普让美国陷入了了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

更让弗里德曼无法接受的是特朗普的反复改变心意,这么做不仅让美国得罪了盟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让美国的信用也随之崩塌。

因此弗里德曼直接讽刺特朗普,如果写书的话,应该是《认怂的艺术》,他和他的团队简直就是小丑和蠢材,他们一起向全世界上演一场““马戏””。

这种批评并非空穴来风,弗里德曼作为一位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有着系统性的认识。

他不仅长期跟踪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制造业升级以及数字经济中的角色,更亲身走访中国,考察其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这使他比大多数美国人,甚至比很多中国人都更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

弗里德曼的亲身见证

弗里德曼最近访问了华为在上海的研发中心,这个被他称为“明日世界”的地方,在参观之后,他忍不住感叹: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因为华为的飞速发展给弗里德曼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美国从6年前就开始了对华为实施技术封锁,限制美国技术(包括半导体)出口到华为,但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凭借中国政府的支持,通过自主创新绕过了美国的制裁。

不仅在国外发展得非常好,国内的园区建设也足够惊人,短短3年的速度,是美国做不到的,像华为这样智能的园区,他在美国根本看不到。

弗里德曼还注意到中国手机制造商向新领域的扩张,此前2019年他来中国时,像华为这样的公司产品主要还是在手机领域,但是在去年已经扩展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了。

这些现象证明,美国采取的高关税壁垒与科技围堵手段,非但未能阻滞中国的前进步伐,反而让中国在压力下的强势崛起。中国不仅在原有优势领域继续保持领先,还在美国认为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高科技领域迅速赶上并超越。

对这一点弗里德曼也是认可的,他表示中国现在在很多领域的产品质量是越老越好,也更智能,但是价格却是越来越低,让自己成为供应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美国却不是这样。

因此相比加关税,弗里德曼觉得中美之间应该是取得共赢,不过和以前的模式不一样,现如今应该是美国出劳动力,中国出技术,希望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

同时弗里德曼希望那些爱批评中国的美国政客可以来中国看看,不要对中国一无所知,就在那里侃侃而谈,说一些非常老套的话。

他的这番话正揭示了现在很多美国政客不愿意承认现实,还是一直觉得在国际各个领域应该是““美国优先””的现象,实际上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在疏远美国的盟友。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即使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也无法在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中幸免于难。英国虽然在脱欧后急于与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但特朗普政府施加的压力却远超预期,要求英国在医疗市场、农业标准等敏感领域做出重大让步。

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坚实盟友,同样未能避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这迫使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不得不采取五点战略来缓解对受影响行业的损害,包括提供5000万美元的援助计划,帮助牛肉出口等行业寻找新客户。

特朗普对北约的态度更是引起了欧洲盟友的极度不安,他多次威胁要离开北约,并质疑美国为何要保护那些“不愿支付公平份额”的欧洲国家,除非是北约能加强。

这种言论不仅削弱了北约的凝聚力,也动摇了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的集体安全体系的基础。

所以能看到如今不再信任美国的欧盟,在最近的关税战中,做得不再是先和美国谈谈,而是想要对这位““朋友””进行反制,来换取公平的环境。

小结

在高度互联的全球化时代,任何以邻为壑的单边主义,最终都会演变成一场没有赢家的自我消耗战。

当中国在制裁中完成产业链跃升、当欧盟在威胁下加速战略自主、当“美国优先”变成“美国孤立”,这场以霸权逻辑发动的贸易战,早已在叩响扳机的瞬间就注定了反弹的命运。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2025-04-10,《《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特朗普在关税上反复横跳,可以出本《认怂的艺术》了》

观察者网,2025-04-03,《《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谈中国行: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环球网,2024-12-13,《「环时深度」特朗普再次威胁“退约”,美国和北约谁更需要谁?》

观察者网,2024-12-18,《《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美国还没醒时,中国已在所有高科技制造业取得巨大飞跃》

0 阅读:38

图图聊武器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