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问耿飚:若授衔你是啥军衔?耿:别人不敢说,肯定在你前面

雨后清新泥土 2025-04-21 14:55:17

【前言】

革命那会儿,他是个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的勇士,领着队伍到处打仗,每次都冲在最前头,立了好多大功。因为勇猛无比,战士们都亲切地叫他“耿猛子”。

1955年那会儿进行大授衔,他正好在外面执行外交任务,就这么给错过了,结果成了大家口中的“无衔大将”。老朋友许世友得知这事儿后,还跟他开玩笑说:“要是你当时在场,你觉得自己能拿上啥级别的军衔啊?”

真没想到,那家伙竟然蹦出一句:“别人我可能不敢说,但我铁定在你许世友上将前头。”这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怎么敢在已经是上将的许世友面前放这样的豪言壮语?

【矿场童工出身的红军将领】

耿飚,1909年在湖南呱呱坠地,7岁那年,他随爸妈迁到了湘南。没几年,十几岁的他就去矿场做了童工,饱受欺凌和压榨。

那时候,水口山的党组织带着他,让他开始热心参与工人的罢工活动,还带着农民搞暴动。一次次的游击战斗,让耿飚的人生和革命紧密相连,分不开了。

1930年那会儿,耿飚还是情报参谋呢,就赶上了中央红军头一回反“围剿”。张辉赞的队伍跟我们的红九师二十六团杠上了,可战况不妙,师长徐彦刚急得直跳脚,赶紧派耿飚去前线瞅瞅啥情况。

耿飚接到命令后,立马拿起一把大刀就往战场冲。可到了那里才发现,26团的两个连队被敌军猛烈的火力困在一个低洼地带,怎么冲都冲不出去,好几次尝试都被敌人打了回来。

26团的领头人急得要命,眼看就要往外冲,结果被耿飚一把拽住了。耿飚说,先让团长把敌人挡住,他自己去前面探探路,团长没办法,只能点头答应。

耿飚趴在地上一点点往前挪,只要稍微冒个头,就会挨上一枪。尽管他没法确切看清敌人的火力点在哪,但通过好几次“冒险探头”,耿飚心里大致有了数,估摸出了敌人机枪的大概位置。

他领着尖兵小队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猛烈炮火,一路悄悄绕到了敌人的侧边。瞅准机会,突击小队一顿猛射,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眨眼功夫,敌人的防线就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26团的主力一看情况,立马像狂风一样冲了进去,其他支援的部队也成功地把敌人给镇住了。一直打到晚上,敌人被全部消灭,还顺手活捉了张辉赞。

耿飚头一回上战场,就立下了大功。没多久,他就升为了参谋长。从那之后,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战斗,耿飚很快就变成了一名非常厉害的红军将领。

1934年那场湘江大战,对耿飚来说,简直是命悬一线的生死考验。打完那一仗,湘江的水都被染得红彤彤的一大片。当地的老百姓都传开了:“这湘江水啊,三年之内咱都不喝,湘江里的鱼,十年内咱也不碰。”

耿飚指挥的红四团接到任务,要去抢占那个阵地。一开始,我们得到的消息是敌人那边有九个团。可真开打了才发现,敌人的兵力足足有15个团,比预想的多了不少。

那时候,敌人的炮弹直接轰到了耿飚眼前,他大喊一声:“把我的马刀取来!”接着,他领着战士们猛地冲进了战场。第四团硬是把敌人的攻势给顶了回去,这一挡就是整整五天五夜。

那场仗打完后,好多幸存下来的老兵都讲:“那会儿,每一秒都是用命拼出来的。”耿飚浑身上下都是血,那血腥味冲得他直想吐,由此你就能想到,湘江那场仗打得有多惨。

【许世友要和耿飚“比武”】

后来,红军长征走到陕北的时候,耿飚被安排去红军大学深造。在那儿,他碰见了许世友,许世友之前在少林寺待过,据说功夫了得,满身都是传奇故事。

在抗大那会儿,许世友就知晓耿飚这人,耿飚以驯服一匹疯跑的野马而闻名,大伙儿都夸他是个行家,耿飚呢,自然也对许世友有所耳闻,毕竟许大和尚的大名比他响亮多了。

1937年那会儿,耿飚和许世友在操场上溜达,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他们各自以前的那些事儿。许世友一听耿飚小时候还练过武术,立马就来了精神,他把外套一脱,说要跟耿飚比划比划。

一听这话,周围的人都来了劲儿,纷纷聚拢在一起凑热闹。平时低调的许世友竟然主动说要“较量较量”,这机会谁肯放过啊。

耿飚出乎意料地说:“南拳北腿,咱俩动手可能还真对不上路子。”“而且,咱俩真要打起来,谁赢了都不太好,不如你自己展示一套吧!”

许世友一听这话,没跟耿飚客气,立马就耍了一套拳。耿飚瞅着许世友的拳法,满满的都是少林风范,一看就知道是个高手,比自己可强多了。

这回,耿飚对许世友那是更加敬重,心里琢磨着许世友还真有股子“力大无穷,气概非凡”的劲儿,越发觉得这股子劲儿跟他那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是完全配得上的。

慢慢地,他俩的关系变得特别铁,私下里开玩笑的话随口就说,一点都不带遮掩的。记得当初大授衔结束后,耿飚说的那句话,其实也是逗大家一乐呵。

【传奇的“将军大使”】

这事儿得从1950年开始聊,那时候的新中国外交部人手紧缺得厉害,周总理就想到了耿飚,觉得可以让他去外交领域闯一闯。

耿飚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军,突然要转行搞外交,起初他还真有点不习惯。但让人意外的是,处理起外交事务来,他头头是道,应对自如,根本看不出是个新手。

有个瑞典的高级将领曾称赞道:“耿飚大使,那可是来自一个大国的了不起的人物。”耿飚在当大使那会儿,一直按照咱们国家的外交路子来,干工作特别认真,结果赢得了好多好评。

在这个没有炮火交加的领域,耿飚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这么多年里,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变,他对外坚守的就一个理儿——中国的外交底线,啥时候都不能动摇。

所以,1955年搞大授衔那会儿,耿飚压根儿没在国内待着,他正忙着在国外搞外交呢。那时候,他早就是名声响当当的人物了,大伙儿都管他叫“将军大使”。

那时候,许世友曾逗趣地问耿飚:“要是你去领军衔,你觉得自己能拿到啥级别?”耿飚一听,立马笑着回应:“这个嘛,我不清楚别人咋样,但我的军衔嘛,铁定得比你高点。”

要是换个人,绝对没胆子这样跟许世友讲话,但耿飚和许世友之间的战友情谊,那可是深入骨髓的,所以说这话也就是开个玩笑罢了。

1960年的时候,耿飚被提拔成了外交部的二把手,还当了好几个国家的代表。就连毛主席都夸他,说耿飚这人实在,敢说实话,真是个不错的大使!

【结语】

耿飚这辈子,一直都在革命和战斗中度过,更是全心全意地付出。不管在哪个战场上,他都拼尽全力,确保命令得到严格执行。

说起来啊,要是耿飚当初真的去接受授衔,他能不能比许世友的军衔还要高呢?

0 阅读:44

雨后清新泥土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