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为阅读方便,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切勿对号入座!原创文章,拒绝搬运抄袭!
讲述人/利琴 撰写/墙角梅花
我的姥姥姐妹两个,一直到现在,姥姥还经常告诉我,姥姥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姨姥姥,年轻的时候,长的很好看,并且姨姥还上过几年私塾,她知书达礼。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从市里来的姨姥爷来到了姨姥的村子里,他和姨姥姥相遇了,姨姥爷一眼就看上了端庄大方的姨姥姥,

于是,姨姥爷就带着自己的父母,拿着聘礼,去姨姥姥的家里提亲。
因为姨姥爷年轻的时候长的高大帅气,再加上姨姥爷的家里有钱,并且姨姥爷的母亲还承当姨姥:如果姨姥嫁给她们的儿子,结婚之后,她们就在市里给姨姥找一份工作。
而姨姥对姨姥爷也是一见钟情,再加上双方的父母都很同意这门亲事,于是,姨姥姥就嫁到了市里。
自从姨姥姥嫁到市里之后,她的生活过得衣食无忧。
后来,我的姥姥嫁给了姥爷,因为姥爷的家里穷,所以,姥姥的生活过得很不如意。
等到我的母亲出生的时候,因为姥姥家里条件不好,母亲从小就过着缺吃少穿的生活,在母亲三岁那年,她得了一场病,每天都躺在床上,什么也吃不下去,而姥姥和姥爷也没有钱给母亲看病。
姨姥姥听说了这件事情,她让姨姥爷赶着马车,来到了姥姥的家里,把我的母亲带到市里看病。
一个月后,等到母亲的病好了之后,姨姥姥又把母亲送到了姥姥的身边。(姨姥姥家里有一个儿子,她也没有女儿,姨姥姥很想把母亲留在身边,但是,三岁的母亲离不开姥姥和姥爷,自从她的病好了之后,就每天哭闹着想回家,姨姥姥也没有办法,只好又把我的母亲送到了姥姥的家里。)
一直到现在,姥姥还经常告诉母亲:你的大姨(我的姨姥姥)就是你的救命恩人,当年如果没有你大姨,就没有现在的你。

因为我的母亲从小就长得特别可爱,再加上姨姥姥曾经把母亲接到她的家里住过一个月,所以,姨姥就特别疼爱我的母亲。
姨姥一直把我的母亲当作她的女儿看待,只要姨姥回来看姥姥,她都会给我的母亲带一些好看的衣服。
后来,母亲嫁给了我的父亲,因为父亲的家里穷,自从结婚之后,母亲的生活过得一直都很苦,特别是生下我们姐弟四人之后,我们家的生活过的也是苦不堪言。
那些年,姨姥就告诉母亲:让母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她的家里一趟,帮着姨姥打扫卫生。(后来,我们才知道,姨姥让母亲去她的家里,只是一个借口,因为母亲到了姨姥家里,她只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姨姥就开始催促着母亲,让她赶紧回家。)
母亲每次从姨姥家里回来,她都会大包小包的带着各种吃的喝的。
每次母亲去市里,我就会和哥哥姐姐一起,早早的站在村口,等待着母亲回来。(那些年,弟弟还小,奶奶在家里带着弟弟。)
所以说,从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印象:住在市里的姨姥家里很有钱,每次母亲从姨姥家里回来的时候,她都会像变戏法一样,从包袱里拿出来各种吃的喝的。(而我也很渴望去姨姥家里走亲戚。)

在我七岁那年秋天,地里的玉米还没有下来的时候,我的父母去姨姥家里了一趟。
那次,我的父母在姨姥家里住了两天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母亲还是满脸泪水,并且母亲也没有给我们带好吃的。(后来我才知道,姨姥爷那年因病去世了,我的父母去市里,帮着姨姥办后事。)
那年秋天,天气一直干旱,庄稼的收成也不好,我们家里只收了两袋子玉米,和半架子车的红薯。
看到秋天的收成不好,我的父母也是不停的唉声叹气:离来年麦收季节还有很长时间,这该怎么办呢?(在那些年的小山村,有些乡亲们的家庭条件好,但是,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全家人都是靠天吃饭,再加上家里的孩子们多,所以,我们家的条件也不好。)
所以说,母亲每天去地里挖野菜,我们每天吃玉米面糊糊配野菜,偶尔母亲也会熬点红薯汤,对于面缸里的那一缸子白面,母亲一直舍不得吃,因为她想着等到春节的时候,给我们蒸白面馒头 。
自从过了腊月初八之后,我就每天掰着手指头,每天算着:什么时候,才能过年呢?因为到了过年的时候,我们就能吃到白面馒头,说不定母亲还会给我们包饺子吃。(因为每天都是玉米面糊糊配野菜,我们早已经吃腻了。)
记得那年腊月二十九,母亲早早的起了床,她把锅放在了煤火上,放上两碗水,去面缸里舀一碗白面粉,开始做浆糊。

因为在我们这里,每到春节的时候,各家各户都会贴对联,贴对联的时候,就需要用到浆糊,玉米面熬成的浆糊粘合性不好,而白面的粘合性很好。
所以,就算是平时再省吃俭用,等到贴对联的时候,父母就会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拿出来,开始熬浆糊贴对联。
那天早上,母亲熬完浆糊之后,她就去邻居家里取对联。(因为邻居大伯会写对联,母亲提前买了红纸,让邻居帮着写对联。)
母亲刚出门,七岁的我就起床了。
那天早上,我感觉肚子特别饿,就直接到了厨房里面,发现锅里有一些白面糊糊,我的心里特别高兴:过年了,母亲给我熬了白面糊糊,让我喝。(其实,那是母亲熬的浆糊,她准备贴对联用。)
我也顾不上浆糊还有点热,就毫不犹豫的盛了一碗白面糊糊。
我大口小口的喝完白面糊糊,感觉特别好喝,就又拿起勺子,把锅里的白面糊糊都盛到了我的碗里。
连着两碗白面糊糊下肚,我感觉胃里特别舒服。
当母亲拿着对联从邻居家里回来的时候,她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她想不到,我竟然把她熬的浆糊喝了 。
后来,当我知道那些白面糊糊是准备贴对联的浆糊之后,我有点不知所措 。
因为我害怕母亲责备我,然而,然而让我想不到的是:母亲并没有责备我,她含着泪水,又开始熬浆糊。

等到那年除夕,大舅送来了半斤肥肉,母亲用肥肉和白菜,给我们包了一顿饺子吃。
我们姐弟四人别提有多开心了,因为我们早就心心念念的想吃一顿饺子了,想不到我们还吃到了带猪肉的饺子。
其实那年,母亲本来想着只用白菜给我们包饺子吃,而大舅有一个卖猪肉的朋友,春节的时候,朋友给大舅送了一斤多猪肉,大舅妈切下一大半的猪肉包饺子,剩下的半斤猪肉,大舅送到了我们家里。
到了那年正月初三,母亲准备带着我去姨姥家里走亲戚。
往年我没有去过姨姥家里,但是那年,我已经七岁了,母亲就带着我去姨姥家里走亲戚。(后来我才知道,因为那年,姨姥爷去世了,往年春节,都是母亲一个人去姨姥家里走亲戚,而我从小就性格开朗,平时喜欢说说笑笑,所以母亲就带着我去姨姥家里,想着让我给姨姥说一些笑话,让姨姥开心一下。)
记得那天早上,母亲往提篮里装了十几个白面馒头,又把前一天炸的油条装了一些,用毛巾把提篮盖好,就带着我去姨姥家里走亲戚。
记得馒头蒸好之后,我们姐弟四人每人一个馒头,油条炸好之后,我们也是每人一根油条,剩下的我们都不能吃了,因为母亲说春节期间,她要拿着馒头和油条走亲戚用。(那些年,春节走亲戚的时候,许多人都拿着盒装点心之类的,但是,因为我们家里穷,只能把自己认为最 好的,拿着去走亲戚。)

记得那天,母亲带着我到了姨姥姥家的大门口,她敲了很长时间的门,姨姥才慢吞吞的打开了门。
当姨姥打开门之后,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姨姥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她平时打扮讲究,穿的衣服也很得体。
但是那天,姨姥披散着头发,她的脸色苍白,眼里也没有光,看到我和母亲之后,姨姥勉强的笑了一下,说道:“慧珍,利琴,你们来了,赶紧来屋子里面坐。”
母亲看到姨姥的样子之后,她急忙说道:“大姨,这段时间,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慧珍,今年你姨父不在了,又到了春节的时候,我的心里特别难受,因为往年春节,都是我们两个人在一起过春节,昨天晚上,我的儿子回来陪我吃了一顿饭,他就又去他的岳母家里过春节了。
我辗转反侧了一晚上,也没有睡觉,现在头晕的厉害,今天看到你们来走亲戚,我很想给你们做一顿好吃的饭菜,但是,现在我头晕的厉害,连站立的力气也没有,只能你自己去厨房里面做饭了。
昨天晚上,我的儿子和媳妇吃剩下的饭菜,都在桌子上摆着,我都没有时间洗刷碗筷。 ”姨姥说完这些话之后,她直接就坐在了凳子上,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
母亲看到这些之后,急忙说道:“大姨,你先去屋子里面歇着,桌子上面的碗筷你就不用管了,我把这些碗筷都刷一下。”
随后,母亲就搀扶着姨姥去了屋子里面。(我听到母亲在屋子里不停的安慰着姨姥,而姨姥小声的哭着。)
后来,我听到屋子里面没有动静了,母亲才轻轻的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小声的对我说道:“利琴,咱们在屋子里面走动的声音小一些,你姨姥昨天晚上都没有睡觉,她现在刚刚睡下。”
听到这些话之后,我不由得点了点头。
而母亲就开始收拾客厅里面的碗筷。(在我们进门的时候,就看到客厅里的桌子上摆了好几个盘子,那些盘子里都是吃了一半的剩菜。)
对于那些吃了一半的剩菜,母亲舍不得倒掉,她把那些剩菜都放到了一个盆里,随后烧了半锅热水,把那些剩菜都倒在了锅里面,做了半锅烩菜 。
那年我七岁,看到那半锅香喷喷的烩菜之后,不停的咽着口水:因为那一锅烩菜里有酥肉,红烧肉,豆腐,还有海带之类的,看着就好吃。
母亲给我盛了一碗烩菜,我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母亲又开始给姨姥冲鸡蛋茶,因为姨姥什么东西都不想吃。
那年,七岁的我可能是饿的时间长了,我的心里只想着吃,连着吃了两大碗烩菜。
当第二碗烩菜快要吃完的时候,忽然姨姥的屋门打开了,姨姥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
姨姥看到我在吃烩菜,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她以为我吃的烩菜是母亲用新鲜的红烧肉和酥肉给我做的。
但是,当姨姥知道母亲用桌子上的剩菜给我做的烩菜之后,姨姥的脸色慢慢的变了,她的眼眶湿润了,抚摸着我的头发说道:“利琴,从小到大,你没有来过我的家里,想不到你这次来我的家里,竟然吃剩菜,我的心里过意不去啊!”
“姨姥,这些烩菜很好吃的,比我们家的玉米面糊糊,好吃的太多了,从小到大,我从来就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烩菜 。”我一边吃着烩菜,一边笑着对姨姥说着。
姨姥听到这些话之后,她的眼泪再一次掉了下来。
那天,我和母亲在姨姥家里吃过饭之后,我们并没有回家,母亲陪着姨姥聊天,而我只要有空了,就会给姨姥讲笑话。
我们在姨姥家里住了三天,三天之后,看到姨姥的心情越来越好,我和母亲才开始回家。
看到我们要走了,姨姥把家里的红烧肉和酥肉之类的,给我们装了一包。
并且,姨姥还给母亲快一袋子面粉,让我们背回家吃,她说自己在家,一个人吃的也不多,面粉放的时间长了,就放坏了。(其实,那个时候是冬天,面粉根本就放不坏,姨姥只是想让我们把面粉拿走,她只好找了一个借口。)
临走的时候,姨姥给我发了四个红包,每个红包里包了十张一元钱,说是送给我们姐弟四人的,一共40元钱。(那些年的红包和现在的红包不一样,我记得是用红纸把钱包好,就称为红包。)

看到姨姥给我们每个人十元钱的红包,我一下子就惊呆了,因为那些年,我们给长辈拜年的时候,长辈们都是给我们两角钱或者五角钱的红包,想不到姨姥一下子就给我们40元的红包。
我和母亲当时都不想要姨姥的红包,但是,姨姥拉着我们的手,她说无论如何,也要让我们收下那40元钱。
那年,因为姨姥给我们了40元钱,母亲用那些钱又买了一些玉米,再加上姨姥送给我们家的一袋子面粉,我们全家人好不容易熬到了麦收的时候。
那年风调雨顺,我们家的麦子丰收了,母亲高兴的不得了,也是从那年开始,我们家的生活慢慢的好了起来。
虽然我们家的生活慢慢的好了起来,但是姨姥一直惦记着我们家。
姨姥和母亲达成了约定:每隔一个月,都要让母亲去她的家里,帮着做家务。(母亲临走的时候,姨姥总要给母亲一些吃的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姐弟四人都慢慢的长大了,自从我们参加工作之后,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总会去市里看望姨姥,给她买些吃的喝的。
前几年,姨姥的身体一直不好,她每天住在市里,就算有保姆陪伴着姨奶,姨姥也觉得很着急。
于是,母亲就把姨姥接到我们家里住了一年。(在那一年里,我经常向厂里请假,主要是想着回家多陪陪姨姥姥。)
今年,姨姥姥已经99岁了,过年的时候,我去看姨姥姥。
当我提起来,我小的时候,去姨姥家里走亲戚,吃两碗剩菜的这件事情,我就开玩笑的说道:“姨姥,我觉得那年,我在你们家里吃的烩菜特别好吃,我吃了这么多年的烩菜,都不如那年的烩菜好吃。”
“利琴,我怎么想不起来这件事情了?你多大的时候,去我家里吃过烩菜?我一直觉得你们家里条件不好,我们家的条件好,我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帮着你的母亲,把四个孩子抚养长大,可能是我的年龄大了,我想不起来这件事情了。”姨姥笑眯眯的对我说道。
听到姨姥说的这些话之后,我的眼眶也湿润了,因为姨姥对我家里的帮助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小的时候,她每天都在想着怎么帮助我们家,姨姥帮的次数多了,有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她可能已经忘记了,而我却一直记在心里。
在姨姥的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孝顺姨姥!
一路走来,回味往事,留恋过往,那份真挚的感情和善良,让我感动,温暖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