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年版),中国营养学会
2. 《实用临床营养学》,主编:杨月欣,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这年头,吃饱不难,吃对才难。大鱼大肉是吃了,外卖点得也勤,可身体还是闹脾气——精力不济、口腔溃疡、指甲脆弱、情绪低落,甚至一觉醒来黑眼圈都跟熊猫抢饭碗似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有些人啊,动不动就觉得自己缺铁、缺钙、缺蛋白质,可就是没人怀疑自己缺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这帮兄弟,可不是单打独斗的“独行侠”,而是团队作战的“战斗群”。

它们在人体里忙得脚不沾地,管着能量代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可惜,它们有个毛病——不耐存,不耐存啊!水溶性的,喝水多了就排走,吃得少了就缺乏,压根儿存不住。
今天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小小B族维生素,究竟能帮咱们摆脱哪些让人抓狂的健康问题。
1. 口腔溃疡:总不能让嘴巴天天“破”吧!
谁嘴里没长过溃疡?疼起来恨不得连饭都不想嚼,喝水都像刀割。有人说,口腔溃疡是“上火”了,得喝凉茶解毒。

可有些人,凉茶一壶壶灌,溃疡还是轮番上阵,嘴巴里跟“战场”似的。
其实,复发性口腔溃疡,很多时候是缺乏B族维生素,尤其是B2(核黄素)和B6(吡哆醇)闹的。
这两个维生素,管着皮肤和黏膜的修复工作,缺了它们,嘴角容易干裂,舌头发红,溃疡也更容易找上门。
那怎么补呢?别光盯着药店的B族维生素片,日常饮食才是关键。瘦肉、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这类食物里B2含量丰富,而B6则多见于香蕉、土豆、鱼类。
饭桌上多点这些,嘴巴才能少遭罪。

2. 疲惫不堪:睡再多也像没睡醒
有的人,睡够了八小时,还是迷迷糊糊,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整个人像掉进了“无底洞”一样,怎么休息都不够。
别一味归咎于熬夜,可能是B族维生素缺乏导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B1(硫胺素)是“能量发动机”的启动开关,B5(泛酸)负责能量循环,B12(钴胺素)则是神经系统的“润滑剂”。

缺了它们,糖分无法顺利转化为能量,神经系统也容易“短路”,整个人自然无精打采。
想改善?除了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全谷物、坚果、豆类、牛奶、瘦肉这些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一定要安排上。
别一味精米白面,粗粮也要占据饭桌的一角。

3. 情绪低落:莫名烦躁、焦虑,甚至抑郁?
有些人,明明生活没什么大风浪,心情却总是低落,甚至焦虑、抑郁,觉得自己“莫名其妙地丧”。
B族维生素里的B6、B9(叶酸)和B12,在神经递质的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血清素、多巴胺的合成,而这些神经递质,正是决定我们情绪的“幕后军师”。
缺乏它们,大脑的化学信号就会紊乱,导致情绪波动大,甚至增加抑郁风险。
研究显示,长期低水平的B12,可能会让抑郁症的风险增加两倍(《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

而叶酸低下,也与焦虑症、抑郁症密切相关。
所以,心情总是郁闷的朋友,不妨检查下自己的B族维生素水平。
补充B12的关键食物:动物肝脏、红肉、鸡蛋、奶制品;而叶酸则广泛存在于深色绿叶蔬菜和豆类中。
4. 贫血:铁补了,怎么还是脸色发白?
一提到贫血,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缺铁”,于是开始猛吃菠菜、红枣、猪肝,可脸色还是苍白,头晕乏力的毛病也没见好。
这时候,你要考虑的是不是缺乏B12或叶酸。这两种B族维生素,负责红细胞的生成,缺乏时,红细胞发育不良,体积变大但功能低下,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这种贫血,光补铁是没用的,必须靠B12和叶酸来“对症下药”。
素食者尤其要注意B12的摄入,因为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
如果长期素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B12制剂。
5. 指甲脆弱、皮肤粗糙、掉发增多:身体的“外表”也在提醒你
指甲一掰就断,皮肤干燥无光,头发大把大把掉,这些看似“外在”的问题,实际可能是“内部健康”的信号灯。

B7(生物素)是皮肤、指甲和头发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它参与角蛋白的合成,缺乏时,指甲容易裂、头发易断,甚至出现脱发。
B3(烟酸)则影响皮肤屏障功能,缺乏时,皮肤容易粗糙、发红,甚至脱皮。
想让皮肤、头发、指甲都“争气”?鸡蛋、坚果、牛油果、鱼类这些富含生物素的食物不能少,五谷杂粮、瘦肉、花生也要适量吃。
结语
B族维生素,看似不起眼,实际上是人体健康的“幕后英雄”。缺了它们,身体的各种小毛病就会接二连三地冒出来。

合理饮食、均衡摄入,才能让身体少“罢工”,精神更饱满。
所以啊,别再小看B族维生素了,赶紧检查下自己的饮食,是不是该调整调整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