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费
果果
刚进腊月门,老孙头就整天搬着马扎等在村口,盼望着自己在北京工作的孙女早一天回来。
他有四个儿子,除了老四,其他三个都在外地,有打工的,有做生意的,日子都还过得去。老伴活着的时候,老孙头一日三餐还有人照顾;老伴走了之后,他就只能自己洗衣服做饭。
洗衣服还好说,上了年纪,也没那么多讲究,一个月半个月换回衣裳是常事,洗澡一年都洗不了一回,反正也没人在意;
主要是吃饭。一个人吃饭,做多了不值当,做少了不够吃,不做饭也不行。为此,老孙头都是一次性做够一天的饭,早上吃热乎的,中午热一热,晚上心情好就热一热,懒得动弹就直接用开水泡一泡。
年轻的时候觉得有四个儿子真是太风光了,往门口一站就像四个大盾牌,谁也不敢欺负他们家;老了老了才知道,人还是得有个闺女,知冷知热的。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儿子们都听媳妇的,媳妇们又都相互攀比。有句话说得好:三个和尚没水喝。老孙头儿子是不少,不攀比孝顺,攀比谁管得多。时间一长,都怕自己吃亏,索性都不管了。
无奈的老孙头只能一个人出去挣钱。种地种不动了,怎么挣钱呢?赶集,农村都是五天一个集,各个镇上的日期正好岔开,他骑着一辆跟他差不多老旧的三轮车,四处去卖菜,卖鸭蛋。
不管能挣几个钱,好歹能有口饭吃。就这营生,也被四个儿子硬生生给掐断了。他们觉得没有面子,让一个老头子靠卖菜挣饭吃,丢人。
四个儿子轮番上阵,打电话也好,登门也罢,明说了,不让老孙头去卖菜。表面上是为他好,让他安度晚年,可是,只是不让他自己去挣钱,却不给他钱。
不管男女老少,不管城里还是农村,没有钱,怎么生活?四个儿子丝毫不考虑。本来留在家里的老四偶尔还关照一下,后来媳妇为了这事经常跟他吵架,吵来吵去挺闹心,索性老四也不管了。
好在老孙头有个孝顺的孙女。几个孙子孙女里边,只有在北京工作的这个孙女还想着他,每年都会给他钱。
孙女大概也不知道爷爷过得这么辛苦,只有过年回来的时候给他钱。老孙头紧衣缩食,就盼着过年,因为能拿到孙女给的过年费。
等啊等啊,日子过得真慢!
终于,在离过年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孙女回来了一趟,给老孙头买了很多吃的,知道他喜欢吃点心,孙女特意在镇上买的现做的点心。还买了米面油什么的,最让人开心的,还给老孙头买了洗发水,洗衣皂等生活用品。
往常,虽然洗头的次数不多,老孙头都是用洗衣粉洗头。
在家住了两天,临走的时候,孙女给老孙头留了五千块钱。这将是他一年的生活费,他很是珍惜。
孙女回来的时候,老四过来吃了一顿饭,还是从村里的饭店叫的菜,好像老孙头平日里过得还不错一样。
等孙女走了之后,老孙头重又陷入了以往的生活,日子孤独又漫长。
村里人只看到老孙头不用干活,还以为他过得多么幸福。日子是自己的,冷暖自知。为了四个儿子的名誉,老孙头从来不在村里说什么。
这就是父亲,一个年迈体衰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