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战略研究所对中国新型登陆辅助船的分析,发现了什么秘密?

瞩望云霄 2025-04-04 20:20:20

近日,美国海军战争研究所(Naval War College)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新型登陆辅助船只的分析报告,揭开了这一神秘装备的部分面纱。这些被命名为“水桥”(Shuiqiao)的多功能登陆平台(LPU)被认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两栖作战领域的重要创新,其设计和技术细节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报告,目前中国已建成3艘“水桥”系列登陆驳船,并在湛江附近海域进行试验,同时第二批3艘相同型号的船只正在建造中。从船只的功能、涂装以及未配备自动识别系统(AIS)等特征判断,这些驳船极有可能是解放军海军的辅助船只,而非民用船只。研究所根据船体及吊桥长度,将其分为“水桥-110型”“水桥-135型”和“水桥-185型”三种型号,分别对应不同的作战需求和使用场景。

“水桥”系列并非横空出世。早在2021年,中国就曝光了一种与当前设计高度相似的登陆平台,被认为是“水桥”家族的原型,暂定名为“2021型”(Type 2021)。分析指出,中船集团旗下的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哈佐恩”)可能在这一项目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该公司将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先进技术融入登陆驳船的设计理念,使其具备了独特的适应性和多功能性。

从技术细节看,“水桥”系列的吃水深度显示出其贴近海岸作战的特性。例如,“水桥-110型”的吃水可能仅为2米或更少,浅吃水设计使其能够更靠近海岸行动。相关专利还揭示,该型号可通过填充船尾压载水箱抬高船头,从而在更浅水域实现搁浅作业。而“水桥-135型”和“水桥-185型”的吃水则略深,约为4米,适合在更复杂的海况下运行。这种灵活的设计表明,“水桥”系列旨在应对多样化的登陆环境。

更令人瞩目的是“水桥”平台的作战能力。分析假设,在水深足够且海况平静的条件下,“水桥-135型”和“水桥-185型”可同时接驳多艘船只。以“水桥-185型”为例,其两侧各可停靠两艘船,后方还可通过可折叠坡道再接驳一艘,总计支持5艘船同时作业。接驳对象不仅包括民用滚装船,还涵盖072型坦克登陆舰等军用舰艇。这种设计支持从小型车辆到主战坦克的转运,甚至可能适用于其他超大型军事装备。此外,报告推测LPU还可能在吊桥下安装管道,用于卸载和转运物资,尽管目前尚未发现相关证据。

美国海军战研究所的分析认为,“水桥”系列的出现揭示了解放军海军在两栖作战能力上的新突破。其多功能性和模块化设计,不仅提升了部队的投送效率,也为登陆作战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尤其是其浅吃水和多船接驳能力,或将改变传统登陆作战的模式,使对手更难预测和防御。报告最后指出,这一“秘密武器”的背后,是中国在军民融合技术领域的持续深耕,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0 阅读:226

瞩望云霄

简介:高制作标准,为用户呈现视觉盛宴!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