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公路总要翻修,而日本却常年如新?绝非技术不如人

民宿主厨 2023-09-25 17:06:57

公路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从古至今都是涉及交通运输、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的体系脉络。从几千年前的“秦直道”到如今的混凝土公路、沥青公路等,它的功能和材质已经被区分细化出了很多分类。

可是日常走在宽阔的街道上,也不免对市政道路那一条条修补后,产生的“狰狞补痕”感到别扭;而日本的道路却始终是黝黑发亮,崭新如初。

修公路

同样的建设流程、标准的施工工艺、无差别的铺设材料。怎么中国公路上的“补丁”条块成片,日本的公路就顺滑如绸?是我们的道路铺设技术弱它一筹?还是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的现象太严重?为了寻根问底,我们从中国道路发展沿革一探究竟。

修公路

什么是“道路”?

在展开中日公路的叙述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道路”?似乎这个问题有些儿戏,但今人对于“道路”的认识并不清晰。只是笼统地归结为“能走的路”。然而对于“道路”的定义和分类,其实中国的祖先们远比现代人区分得更为清楚。

实际上,如今的单车道并不能称之为路,无论它铺设的材质是什么,它的宽度都只能称之为“涂”;双车道通行的宽度才能称之为“道”;能同时容纳三辆车并行的宽度,才可以称之为“路”。

秦直道遗址

即便现代世界,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大都已经将马匹淘汰掉,大街上再难见到任何一匹骡马。可我们日常依旧习惯说“马路”,这是因为出行的重要性和使用乘具的原因,中国古人中的上层阶级只能依靠“驾马乘车”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

既然“车”和“马”难解难分,那么这种对道路的称谓流传至今并作为口语使用就十分自然了。而我们常形容交通状况的成语“四通八达”也包含着精细无比的分类。

驾车佣

中国古人将“通达”区分为九类,没有岔道的直线被称为道路;丁字形道路被称为“剧旁”;十字形交叉道路被称为“通衢”等。在《尔雅·释宫》篇中,可以找到这九种道路的具体名称和分类。

除此以外,还有“径”、“蹊”、“冲”、“亭”等分类。在我们熟知的“完璧归赵”故事记载中,有“从径道亡,归璧于赵”一句。其中的“径”就是指蔺相如派遣使者从“偏僻小道”回赵国的意思。

和氏璧

对于称颂老师,我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句。其中的“蹊”就是指桃树、李树下自然成路的意思;“亭”在如今常作为园林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最初是用“亭”来表示道路相隔的距离。比如汉高祖刘邦,就做过泗水十里的亭长。

从道路发展而言,根据商朝殷墟遗址发掘出的历史遗迹,尚还保留有由碎陶片、砾石铺就的完整路面;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以镐京、洛邑两王都为中心的砾石道路网络遗址,至今还留有痕迹。

亭廊

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合后,在“书同文、车同轨”的政治背景下,修建了一条追求“天降神兵”的军事效能的道路——秦直道。它和长城一同构建出秦帝国的“盾和矛”。

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成为汉王朝沟通西域的重要经济贸易道路;唐朝时期,玄奘法师前往天竺沟通宗教文化的西行之路等。

西安大雁塔

那么如果真的追根溯源起来,中国人知道在“路”上走的时候,日本的天照大神还没生出来呢,又从何奢谈,同中国比较道路技术的高低呢?

新中国道路建设的沿革

通过对中国古代道路的分类和功能可见,中国人对道路建设的执念那是不分阶级、不分时段的,“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丝绸之路

在万恶封建社会中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出个门还讲究净水洒街,黄土垫道。而长在春风里根正苗红的现代人,对于道路问题的认识则要深刻很多。

今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下,我国道路也在逐步完善,更新迭代。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布的2022年我国综合公路总里程已完成铺设超过六百万公里。

盘山公路

仅在2018年至2022年五年的时间,我国在公路固定资产的投资金额,就已经高达17万亿人民币。而在2010年至今,我国综合道路铺设并投入使用的里程数,正在以每年平均10万公里的数值增加。

这其中包含城市市政道路、城市快速道路、环省高速公路以及得益于政府民生政策的“村村通、路路通”工程的农村混凝土道路。

中国农村公路

而在新中国成立前,旧中国的第一条公路则是由德国殖民者修建的“台柳公路”。建于1904年,完工于1905年,两年后才正式通车。其路全长31公里,宽8.5米。被称为中国第一条通行汽车的公路。

此后到了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此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因此,大部分的道路建设都是为了军用。比方说清末广西边防本打算修一条“龙堪公路”。

袁世凯(居中)

规划全长本来是30公里,但是因为清政府此刻已是日薄西山,清廷中央都把银子拿去赔款了,实在没余钱给广西拨款修路。于是这条“龙堪公路”只修通了一段。

到1917年,中国作为一战参战国,为了运输布防兵力,特地修建了河北张家口到库伦的运输线,不到一年时间就完工了。希望“实业救国”的晚清状元张骞也开始倡议修建公路,并组织劳力实际投资。

投资资产

后续各省修建的公路也不少,但大都是为了打仗修的军事公路。更何况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军阀混战、各自为政。修建出来的公路也大都是地方发动,商人集资。根本就毫无规划可言,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统一标准了,根本不能相连成片。

国民党政府名义上统一之后,确实把修建公路的事提上了国家规划的议事日程,还拟定了一套道路的规划方向,以及建设标准。并在浙江溪口开了一个“七省公路会议”将华中和华南大部分地区的公路建设,列为了督造事宜。

浙江溪口

由此,中国公路才进入了缓慢发展的过程。

到了打日本人的时候,日本在侵略过程中将中国的铁路干线和交通运输动脉一一切断。而这一时期的公路也是时修时废,但我们还是在条件极为恶劣的情况下,抢修了一些桥梁和运输公路。

随着战场的不断转移,中国军队在偏远地区,如湘黔桂川等修建了许多边防公路,因此这一时期的边陲公路修建里程数是增加的。可惜大多都是为了军用,勘探设计标准不高,因此质量大都不好。

中国远征军

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结束,蒋介石在败退时为了阻截我军追赶的步伐,下令炸毁破坏了许多公路铁路运输线。因此,这个时期中国的公路里程急剧萎缩,最后只剩下七万五千运输线路勉强能用。

国民党败退台湾

日本公路建设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进入战后复苏阶段,是公路建设稳定发展阶段。相关部门的成立令道路建设队伍一下有了领头羊,各种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逐步出台。

道路网络建设一下进入数量猛增的阶段。而同时期的日本也才刚刚进入,现代道路网络建设的初步阶段。如今看来,日本的公路网络不可谓不庞大。

日本公路

根据2021年世界统计的数据显示,日本以121万公里的道路铺设总里程排名世界第五。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30余万平方公里。如此建设效率,日本道路建设技术不可谓不“先进”。

而彼时日本修建的铁路直到如今看起来也依旧黝黑,“补丁”甚少。这是因为日本历经三次沥青道路铺设改革。日本最初使用沥青铺设道路是在1878年,随后的1911年到1914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沥青道路建设工程,并对原有的道路地面进行了改造。

公路修建

但是这一时期日本的沥青道路质量并不高,坑洼塌陷的地方不比如今国内的水泥道路少,其承载力算是差强人意。这是因为此时的日本,使用的沥青都是本国生产的天然沥青。

日本人也明知这种质量较差的原材料并不适合做道路建设用,可是别无他法。直到特立尼达湖沥青被日本进口,这种原材料质量差的情况才得以改善。

公路修建

直到1950年,日本在世界银行的贷款帮助下,才逐渐将沥青道路普及全国,此后日本的经济在战后迎来腾飞。国内消费水平的增长促进税收,富裕的日本并不在乎沥青道路的成本。

而中国道路网络中,之所以还存有规模的水泥混凝土道路,就在于沥青成本的高昂。而我们看到的道路修补痕迹,正反映了道路建设投资成本的持续性和昂贵性。

特立尼达湖沥青

其次,日本国内沥青道路铺设覆盖率高达90%,就是因为他们的修补材料和建设材料都是沥青。这种道路材质的统一性,决定了日本公路表面的美观性。

虽然沥青道路养护简便,耐磨不易扬尘。但这不代表日本的公路不会网裂,不代表日本的货运不会对路面产生较大压力。因此,中日两国公路的表面美观度正在于原材质的统一性,以及道路发展过程的时间差异性

沥青路面

我国道路的“补丁”代表了政府崇尚节俭和循环利用的朴素作风,这种政治风气不是日本破了就捣毁重修的浪费,所能相比的。

沥青路面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29 阅读:27442
评论列表
  • 2023-09-29 12:31

    豆腐渣工程太多,再者经常翻修有油水可捞。

    瞎子看破生死 回复: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灰色天空 回复:
    多修可以增加就业加好处费
  • 2023-10-04 12:27

    中国的基建太多了,大货太多,路面压坏也正常,还有中国的路面就算不坏也会修,毕竟原理大家都懂!

    ?,!。 回复:
    有时候修的太好了,造的太好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儿,人毕竟要生存
    装作洒脱” 回复:
    大货超范围都要申报的,但是有文化到底还是有文化,搞个一、两年修一次还是有的是办法。
  • 2023-10-11 17:41

    要想富就修路。修一次路富了不少人。也是致富的途径

  • 2023-09-26 13:44

    关键是不知道怎搞的,弄个污水管,弄到现在一下大雨,水很难排出去,

    陈优红 回复:
    拆修马路边,需要放天然气管道、放光揽、等原因
  • 2023-10-21 00:02

    中国的马路大多分包了四五次,到了最后承包商觉得没钱攒了就偷工减料!

  • 2023-09-30 20:34

    基础没弄好上面铺什么都没用,这里有条网红路。两三年后还不是大坑小坑的,有地方没破皮但也坑了,沥青路

  • 2023-10-07 19:42

    在中国一切皆有可能你懂的。

  • 2024-02-15 01:11

    日本人没有用,不知道钱放自己家,中国人本事好,知道钱拿回自家去给子孙后代国外买房,

  • 2023-10-08 06:23

    一年小修,两年大修,三年铲掉重新修!

  • 2023-10-14 12:20

    钱不花出去,怎么落到自己口袋里

  • 2024-02-12 18:37

    主要是我们中国人太聪明了、知道偷工减料!

    一把铁铲闯天下 回复:
    人家开路,用的是硬料做基础,中国用的啥( ・◇・)?专业回收♻烂破衣被建成,这个安全隐患[得瑟][得瑟][得瑟]
  • 2023-11-12 16:58

    公路没人家滴好,废话却比人家多,无聊的文章!

    *梦之黎明_* 回复:
    你这话我爱听,虽然地大资源多,但也不能这么挥霍浪费,把浪费的资源拿去生产出口都好啊[笑着哭]
  • 2023-12-03 04:26

    豆腐渣工程太多,中保私囊的太多,水泥不够号

  • 2024-07-09 18:50

    确实技术不如人,好多城市的网友都吐槽,下水道口修的比路面都高做何解释,每逢夏季阴天下大雨除了时地上除了雨水还有下水道溢出来的发黑发臭的黑水,好多城市夏天一遇到大雨路面就能泛滥成海,这怎么解释

  • 2023-10-17 20:10

    谁修的路出了问题判刑,看看还有吗

  • 2024-06-08 21:40

    不年年返修钱花到哪里?怎么往兜里装!

  • 2023-09-26 07:41

    我想知道,日本的重货运吨位有我们中国多吗?

    *梦之黎明_* 回复:
    你怎么知道没有。。。其实路修的够好可以的啊
  • 2023-10-14 18:41

    大家都明白

  • 2023-11-26 20:50

    现在嘉善县公路少修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 2023-12-20 08:11

    地方要的是GdP

  • 2024-01-06 18:00

    想起了80年代经常在路上清扫公路和路边除草的养路工人,现在都跷着二郎腿坐办公室了[流鼻涕][流鼻涕][流鼻涕]

  • 2023-10-21 19:07

    人要吃饭

  • 2023-10-26 09:08

    别人预算一百万九十万用于修路,中国预算一百万能有四十万用于修路就不错了

  • 2024-05-26 18:49

    国家有钱怕什么

  • 2024-06-22 01:23

    下个月政府有个项目10个亿,我就不投了!你们搓圆团分我一份就可以,谁赞成、谁反对?

  • 2023-10-18 21:50

    满嘴跑火车胡说八道。

  • 2023-10-23 01:31

    鸡毛常年如新,你实地去日本看过没有

  • 2024-01-02 12:34

    日本有贪污腐败吗?

  • 2024-06-21 23:32

    为什么?为什么?

  • 2024-10-10 20:55

    就好像中国的手机一样的,用上两三年你就得换,你不换的话手机就有问题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 2024-01-01 23:32

    中国人钱多

  • 2024-04-10 11:48

    说修路为什么非要扯犊子

  • 2024-05-10 19:32

    看他讲历史

  • 2024-06-30 22:56

    这个我知道为什么,因为日本人太蠢了,不懂得人情世故[吃瓜]

  • 2024-07-08 01:15

    废话中国人多,流量大,当然损耗大!小龟子游魂两三只,不新才怪!

  • 2024-07-20 15:32

    一次性解决好所有问题国有资产如何再入私人腰包?

  • 2023-10-25 22:01

    为老百姓农民工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