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琼瑶是“小三”的你们可知她的另一面?保证让你敬佩不已

夏萌萌的小屋子 2025-01-02 08:30:32
你认识的那个琼瑶,真的只是言情女王吗?

2024年的冬天,琼瑶走了,可她的名字还在网上热得烫手。

有人怀念她笔下的那些甜蜜爱情,也有人提起她曾经的“小三”身份,仿佛这是她唯一的标签。

但你知道吗?琼瑶其实还有另一面,这一面不仅会让你大吃一惊,更会让你对她肃然起敬。

说起琼瑶,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70多部小说里,全是那些“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浪漫情节,仿佛她的一生都在书写爱情。

但其实,琼瑶的心中还藏着一份更深的情感——那就是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祖国大陆的深情。

回归故土:一场跨越40年的重逢

1949年,11岁的琼瑶跟着父母离开了四川,去了台湾。

临走时,爷爷陈墨西站在兰芝堂前,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她:“早点回来!”

谁能想到,这一别,竟是40年的漫长等待。直到1980年代,琼瑶终于踏上了“大陆行”。

这次回乡,对她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旅行,而是一次心灵的回归。

她先回到了出生地四川,去了青城山,体验了那里的滑竿,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

接着,她又回到了湖南衡阳,那是她幼时居住的地方。

为了迎接这位游子归来,乡亲们特意新修了村道,用熟悉的乡音夹道欢迎。那一刻,琼瑶的心里五味杂陈。

当她跪在爷爷陈墨西的墓前时,泪水如雨般落下。40年的思念,40年的牵挂,都在这一刻化作了无声的哭泣。

她想起了小时候,爷爷总是在兰芝堂前等她回家,如今,物是人非,只剩下这片土地依旧熟悉。

这可不是一般的泪崩,这是40年的心酸和思念啊!

家乡的味道:味美在心

离开故乡的前一天,琼瑶做了一件让人感动的事。

她给家乡的学校捐了资,又置办了十几桌酒席,按家乡的风俗,上了“十甲碗”——这可是最高规格的宴席,十道硬菜,每一道都充满了浓浓的家乡味道。

琼瑶端着酒杯,一桌一桌地为乡亲们敬酒,嘴里不停地叮嘱:“吃好!喝好!”

那一顿饭,乡亲们吃得格外香。家乡的菜,味美在心;家乡的酒,回味悠长。

琼瑶一边喝酒,一边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她记得小时候,奶奶总是给她煮一碗热腾腾的米粥,那香味至今还在她的记忆中飘荡。

如今,虽然她已经远在台湾,但家乡的味道永远留在她的心底。这可不是普通的饭菜,这是琼瑶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回到台湾后,琼瑶把这次“大陆行”的点点滴滴写进了她的书中,取名为《剪不断的乡愁》。

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她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她还满怀深情地创作了一首诗《念我故乡》。

每当听到这首歌,人们仿佛能感受到琼瑶内心的那份乡愁。

她虽然浪迹天涯,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这份乡愁,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感情,更是无数游子共同的心声。

文化使者:琼瑶的另一面

除了对故乡的眷恋,琼瑶还是一位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文化使者。

2016年,她在上海成立了琼瑶文化基金会,捐资500万人民币,邀请林心如担任形象大使。

基金会成立以来,资助了多项文化活动,包括“上海大学生原创剧本大赛”“上海最美教师评选”等。

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两岸青年的互动,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了琼瑶的文学世界。

琼瑶的儿子儿媳表示,他们将遵从母亲的遗愿,继续办好琼瑶文化基金,传承她的文化使命。

琼瑶的离去,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但她留下的文化遗产,将继续影响着两岸人民的情感纽带。

这就是琼瑶的另一面——她不仅是言情小说的代表人物,更是一位心系故乡、推动两岸交流的文化使者。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心中的那份乡愁,因为那里承载着我们最珍贵的记忆和情感。

结语:珍惜心中的那份乡愁

琼瑶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她。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两岸的历史和文化,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或许常常忘记了心中的那份乡愁。

但琼瑶的故事提醒我们,乡愁是每个人心中最珍贵的情感之一。

它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怀念,更是一种对归属感的追求。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心中的那份乡愁,因为它承载着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和情感。

琼瑶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和文化贡献,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她的乡愁,也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人,去珍惜那份属于自己的情感纽带。​

图片来自于网络。

0 阅读:6

夏萌萌的小屋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