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家卫首次导演的电视剧《繁花》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该剧自开播以来,凭借其精美的画面、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强大的演员阵容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繁花》主要讲述了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以阿宝为代表的各个人物,在春风乍起的大时代下,紧抓时代机遇,改写命运,励志向上的故事。特别是剧中美到让人逐帧截图的镜头画面,以及腔调拉满的台词,把昔日繁华的大上海演绎得活色生香。
《繁花》不仅在内娱爆了,在台湾也掀起了一股追剧狂潮,吸引了大量台湾观众的关注和追捧。不少有在上海工作生活过的台湾观众看了这部剧后,对剧中的场景、美食、语言等元素都产生了共鸣。
有台湾观众看了《繁花》后直呼过瘾,说“看上海当年的风光,人物角色的底蕴,故事镜头的陈述...真的很过瘾,值得追追追”。
还有人迷上了上海话,说“要看上海话版哦,不然感受不到上海人的那种韵味”
甚至有台湾观众对剧中的公交车都有好感,说“对长通道的公交车最有感,车窗还是那种手摇的”
要知道,导演王家卫为了更好地还原九十年代大上海的风貌,不仅请了近30位上海本地演员压阵,连上海的黄河路都进行了1:1的还原。这才有了剧中属于上海的独特韵味。
当然,剧中的美食也吸引了许多台湾网友,有人说:“有机会真想去上海尝尝汪小姐最爱的排骨年糕”
还有台湾网友直接看饿了,说“看饿了,一直都很想去上海,又狠狠的种草了”。
对于剧中演员的演技,台湾观众也是连连称赞,说“胡歌、游本昌的演技实在是一出难得的好剧,沪语版更有时代感”。
确实,游本昌在《繁花》中的演技堪称教科书式的,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其深厚的表演功力,再加上铿锵有力的台词瞬间将整部剧的水平拉高了几个层次。胡歌在剧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从吊儿郎当的少年阿宝到叱咤风云的上海滩宝总,都被胡歌塑造得立体而生动。
两岸一家人,同根同源,对于优秀的影视作品,两岸同胞都有着相同的品位。此次,《繁花》同时在两岸引起强烈追捧与共鸣,就足以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