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轻薄本的性能巅峰——联想小新Pro16GT评测

墨鱼promax 2025-03-13 19:12:32

联想小新Pro 14/16系列,作为主流轻薄本市场中的顶流,不论是在产品素质还是销量上,都称得上是标杆。

在这代产品上,联想对于小新Pro系列产品线进行了重新梳理拆分,多出来了一个GT系列,而原本的Pro系列被打入冷宫,因此对于小新Pro 系列的用户来说,如果你想购买正统的小新Pro系列精神续作,那么Pro GT才是你需要考虑的目标。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联想小新Pro16 GT的各方面表现究竟如何,能否撑得起其相对较高的售价。

【外观&ID设计】

首先在外观设计部分,小新Pro 16 GT推倒了之前小新系列沿用多年的设计语言,采用了A面居中的亮面标志,相比之前辨识度高了一些,毕竟之前的小新系列只在角落放一个logo的设计,其实ID不是很明显,现在这个在辨识度层面确实表现更加突出,让人看一眼就知道这是联想的机器。

不过顶部这个凸起的金属条有点画蛇添足了,可能是为了给高端的Yoga和ThinkBook 16P预留的磁吸拓展接口,虽然小新系列没有,索性就都统一设计了。

B面的屏幕边框宽度控制一般,尤其是上边框宽度较宽,同时边框材质采用了较为粗糙的塑料,摸上去有一种廉价感,相较而言,我们手里的RedmiBook的边框材质就要细腻不少,看上去也高级一些。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改变就是屏幕表面的材质了,之前的轻薄本,高端款一般会采用玻璃覆盖提升精致程度,但是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反光,属于是实用性为颜值质感让路,而主流价位的基本都是磨砂塑料材质,一方面磨砂材质能够降低一些反光,属于是实用性优先的设计,同时磨砂的屏幕也能够和磨砂塑料的边框统一观感,看起来一体性更强。

但是小新Pro 16 GT既没有用磨砂塑料,又没有用玻璃覆盖,而是选择了比较少见的亮面塑料材质,因此同时兼具了玻璃会反光,塑料质感差的缺点,而且亮面的材质和边框不统一,也让这台机器的B面设计语言看起来一致性较差,不够和谐。

那么目的是什么呢,显示效果。

传统的磨砂塑料材质,会一定程度上折损屏幕的显示效果,从正面看还好,稍微有点角度的情况下,磨砂材质容易出现色散,也就是用户常说的油腻感。这点如果用过手机磨砂贴膜的用户应该深有体会,将那张贴膜撕掉的一瞬间,会感觉整个屏幕的显示效果提升了一个档次。

不用玻璃,则是为了尽可能降低机身重量,毕竟16寸的屏幕,一块玻璃可能就能差好几十一百克了,(当然我感觉更多的是为了省钱)。

关于屏幕的实测,我们在后续会有详细测试,现在让我们目光下移来到键盘面。

键盘面的设计其实是小新Pro 16 GT的一个明显升级点。键程相比老款明显更长了,也比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轻薄本的键盘手感更好,达到了跟我手里这台拯救者Y9000P类似的水平,褒义的。键盘表面有着配合手指弧度的下凹处理,提升了日常打字的舒适度。

右下角的方向键不是全尺寸,但是也相对较大,比绝大多数轻薄本的半高方向键在使用体验上好一些。右侧的数字小键盘依旧保留,对于有着较高数字录入需求的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有着长时间打字需求的用户来说,数字小键盘意味着主键盘区域会略微偏左,打字时体验会有所下降。

触控板手感是需要批评的一点,滑动的丝滑程度没问题,尺寸足够,表面也有玻璃覆盖,但是在点按手感上,不知道是个体工艺偏差还是整体调校逻辑,导致这块触控板的点按手感十分生硬,回馈声音也比较松散,略微影响使用体验。

电源开机键位于机身侧面,这点如果是第一次用的用户需要习惯一下,至于可能存在的防误触方面的担忧,经过实测在合盖状态下点击这个按键是不会有效果的。

同时需要特殊夸奖的一点是,小新Pro 16 GT采用的是一个三脚插头的PD便携式充电器,同时兼具了传统三脚插头的安心防漏电,和两脚PD插头的便携性,属于目前轻薄本上的最优解,同时在外出住酒店时,三脚插头的稳固程度也比两脚插头更好,建议其他厂家速速跟进。

【配置&价格】

配置上,小新Pro 16 GT采用了目前最新的第二代酷睿Ultra 5 225H处理器,相比上代的酷睿Ultra 5 125H,最新一代的处理器使用了台积电N3B工艺,在工艺制程上表现不错,但是在整体的核心规格上和上代保持一致,均为4P+8E+2LP的组合,同时这代Ultra处理器取消了之前沿用多年的超线程技术,因此线程数相比上代不升反降,从14核18线程降低到了14核14线程。 不过更新的处理器带来了更高内存频率的支持,小新Pro 16 GT的内存规格达到了LPDDR5X 8533MT/s,比上代的7467更进一步。

硬盘为1T容量的PCIe 4.0固态,首发到手品牌为亿联,跑分成绩表现不错,在PCIe 4.0固态中属于优秀水平。

裸机重量1.72Kg,带上电源适配器为1.97Kg,重量控制在16寸大屏幕轻薄本中算是不错的水平,电池容量84Wh,表现一般,不算优秀。

网卡型号为Intel BE200,支持最新的WiFi 7协议,对于一台定位轻薄的机型来说这个网卡性能绰绰有余。

【接口】

机身左侧是HDMI接口,3.5mm音频接口以及两个USB C接口。

机身右侧分别是两个USB A接口以及一个SD卡槽。

规格层面,两个USB C接口均符合雷电4协议规范,速率为40Gbps,均支持PD充电以及DP视频输出功能。HDMI接口为48Gbps的HDMI2.1 FRL,支持4K 120P\2K 240P规格的外接显示器。SD卡槽规格为UHS I,实测最高读写只能跑到90左右,如果你用的是双排金手指的UHS II的卡那么也只能降到UHS I运行。

整体来说在接口数量上,小新Pro 16 GT表现中规中矩,2A 2C的设计在目前的轻薄本中不算突出,但是在接口规格上,不论是雷电4的加入还是满血的HDMI 2.1 FRL,都比较出色,如果你对于接口规格比较在意,比如想要外接一个4K 120P的屏幕用来办公,那么小新Pro 16 GT还是很出色的,同时SD卡槽的加入对于有摄影需求的用户来说方便不少。

【散热测试】

散热的好坏决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基础体验,更强的散热能够让芯片能够发挥出更为出色的性能,同时也能让消费者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拥有更低的键盘温度和噪音体验。

在室温25度的环境下对小新Pro16GT进行单烤测试,性能模式开启极客模式。

经过26分钟单烤测试,小新Pro16 GT的功耗表现在80-90W附近波动,符合官宣的85W性能释放的标准。

此时人位噪音为51.3分贝,在轻薄本中属于相对较高的噪音。

表面温度控制上,小新Pro16 GT的表现也比较优秀,在WASD键区域的温度达到了36度,腕托位置在31-33度,整体表现不错,尤其是键盘中部区域温度,控制在了40度上下,这个成绩对于一台强调性能释放的轻薄本来说是一个相当可圈可点的成绩了。

【散热总结】

这是我们测试出的小新Pro16 GT在各个模式下的功耗以及噪音情况,可以看到在极客模式下他能够达到最高性能86.8W,但是相应的,噪音表现也是最大的,再加上目前联想的最高性能模式藏的比较深,比如小新系列的极客模式,拯救者系列的超能模式,均无法通过FN+Q的快捷键开启,只能在电脑管家内手动开启。

因此建议日常使用时将机器调节至野兽模式即可,65W的性能释放应对轻薄本的日常需求绰绰有余,同时46分贝的噪音相较于极客模式会安静不少,对于日常使用的体验也是一个保证。在有较高性能需求的场景再手动开机极客模式。

【性能测试】

测试CPU的理论性能表现,CPU性能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电脑使用软件时的流畅度。

聊完了散热,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性能测试部分,首先是关于这款Ultra 5 225H的跑分测试。

在Cinebench R23跑分中,小新Pro16 GT上搭载的酷睿Ultra5取得了单核成绩1985分,多核成绩18988分,单核成绩超越了上代的Ultra 9,与之前大火的AMD AI9 HX370的单核成绩接近。多核成绩上,与上代Ultra 9以及极光X的低配i7 12800HX版本保持一致,这个跑分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

同时我们也测试了这款CPU的能耗比表现,可以看到这款Ultra 5 225H在前70W的能耗比表现还是可以的,相较于上代的Ultra7和Ultra 5都要更好,而在超过70W之后和Ultra 7 155H基本重合。

但是与AI9 HX370相比还是差距明显,不亏是AMD这么多年憋出来的大招,AI 9 HX370的性能确实十分惊艳。

在核显性能上,与Ultra5 225H搭配的Intel Arc 130T核显在性能上与上代Ultra 7 155H在核显性能上保持一致,略逊于LNL架构的Ultra 7 258V上搭载的Arc 140V核显,但是比AMD的Radeon 780M和890M都要略好一些。

实际性能表现上,在PS PR以及3dsMax跑分中。

小新Pro16GT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在PS和PR中的跑分成绩均超过了上代的高配版本。

而在3ds Max中则略逊于AMD阵营的AI9 HX370以及8845。

在游戏性能上,依旧维持之前的水准,英雄联盟这类国民级网游可以一战,帧数表现也还不错,但是在对于画质要求比较高的游戏中基本只能够达到30帧的水平,对于日常游玩来说体验很差,因此如果你仅仅是日常办公,偶尔玩一些简单的网游,那么目前的核显轻薄本可以一战,但是如果你想玩高画质网游甚至是3A大作,那么还是游戏本更适合你。

【屏幕测试】

接下来是屏幕测试,作为笔记本最重要的交互部件,屏幕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台机器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对于一个以商务办公为主要诉求的核显轻薄本来说。

这次小新Pro16 GT上搭载的这块OLED屏幕,可以说是相较于上代最大的升级,分辨率2880*1800,刷新率120Hz,是目前比较甜点的规格,毕竟你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厂家的分辨率都落在了2.5K-3K区间内,当然了单从分辨率刷新率肯定说不上多么出色,因为目前同价位已经有不少竞品搭载了分辨率和刷新率更为出色的3K 165Hz的屏幕。

实测色彩表现上,既然是OLED屏幕,在色域容积和色域覆盖上的表现肯定无需担心,能够覆盖100%的DCI P3色域,而在色准表现上,P3模式下平均△E 0.68,最大1.97的水平也相当出色,不过这都不是这块屏幕最大的亮点,这块屏幕最大的亮点,就是极其出色的亮度表现。

在全局模式下能够达到500nits,与其他同规格竞品保持一致,但是在开启HDR模式后,这块屏幕的局部峰值亮度能够达到1100nits的水平,这个成绩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可以说是非常顶级的水平,考虑到小新Pro 16GT五千多元的到手价格,绝对是同价位顶级。

那么这个亮度的意义在哪呢?就是HDR内容,在观看HDR内容时,1100nits的峰值亮度能够带来非常出色的视觉观感,让整个画面的亮部更亮,暗部更暗,更接近肉眼观感,对于注重显示效果的用户绝对是极具吸引力的。

当然了,这块屏幕也可以让你在玩游戏吃闪光弹时,感觉到生理层面的被闪。

【续航】

接下来是续航测试在PC Mark10生产力模板中,小新Pro 16 GT取得了30分钟耗电9%的成绩,循环时长5.5小时。

结合手动测试结果,实际办公下,小新Pro 16GT的续航成绩预计为8小时左右,这个成绩相对于上代轻薄本也有着相当大的提升,对于用户来说感知还是挺明显的。

【掉电测试】

在最后总结小新Pro16 GT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台机器核心性能释放能够达到85W,但是搭配的是一个100W的适配器。

如果各位没有概念的话,一般情况下适配器的功率应该要留有一定冗余才能够保证正常运行,因为除了CPU显卡这两个核心之外,整机的屏幕,风扇,以及主板上的各个元器件都会耗电,再加上电源本身的功率损耗,因此理论上100W的电源维持70W左右的散热属于刚好够用,撑起85W应该是不够的,所以我们专门进行了掉电测试。

方法也很简单,把机器屏幕亮度拉满,性能调节至极客模式,进行CPU单烤测试,电池电量从100%开始,随着单烤会缓慢下降,最终经过45分钟左右的烤机,电池电量在降低到80%时,会自动调节模式至智能模式,将CPU功耗限制在55W上下,维持不变,直到电量充满。

这个设计也算是能够弥补适配器功率不足这一遗憾吧,同时相比之前我们测过的一些机器,这个做法还是比较讨巧的,不会影响电池寿命。

当然了,所有掉电测试都是在理论极端环境下进行的,像各位平时日常用电脑的时候几乎不会出现这类现象,无需担心影响使用体验或电池寿命,仅仅是为了全方位展示这台机器的极限测试。

【总结】

联想小新Pro16 GT

优点:

1.屏幕素质出色。

2.散热性能优秀。

3.键盘手感优秀。

缺点:

1.价格偏贵。

2.极客模式下存在掉电问题。

联想小新Pro系列作为联想轻薄本的核心代表,这代Pro16 GT在屏幕素质和散热性能上非常激进,屏幕峰值亮度达到了1100nits,在观看HDR和杜比视界的视频以及电影时有着非常出色的观感,而在散热性能上,CPU功耗85W的成绩也是今年各家核显轻薄本中最强的,因此如果你想要的是一台屏幕显示效果出色,性能散热强的机器,那么联想小新Pro16 GT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在定价上,同为Ultra5 225H的处理器,32+1T的版本,小新Pro16 GT叠完国补到手价格5760,也是同级别最贵的,比Redmibook Pro 16,ThinkBook 16+都要更贵一些,所以从性价比角度考虑,如果你不是很在意这块超高亮度屏幕以及85W的整机性能释放,那么拥有更多的接口数量的ThinkBook 16+,拥有99Wh电池容量,续航更强的Redmibook Pro16,都是同价位不错的选择。

0 阅读:0

墨鱼promax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