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远新出狱之后,为何经常偷偷流泪?晚年受到了什么待遇?

雨后清新泥土 2025-04-21 14:57:31

给大人物当侄子是啥感觉?你想想看,有个特别出名的长辈,那感觉确实挺特别的。走到哪里,可能都会有人提起你那位了不起的叔叔或者伯伯。有时候,你会觉得挺自豪的,毕竟他是你的亲人,他的成就也让你脸上有光。但说实话,这种身份也带来了一些压力。大家对你的期望可能会特别高,总觉得你也得做出点什么大事情来。你就会觉得自己得更加努力,不能给长辈丢脸。而且,因为这种关系,你可能会比其他人更早地接触到一些大场面、大人物。这对你的眼界和见识都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也意味着你得更快地学会怎么在这些场合里表现得得体、大方。总的来说,给伟人当侄子,既有荣耀也有挑战。你得学会在光环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成长,同时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外界的看法左右。

毛顺生和文七妹夫妇俩总共有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但不幸的是,有四个孩子早早离世。到头来,就只剩下毛主席、毛泽民还有毛泽覃这三个兄弟了。

真的很遗憾,毛泽覃和毛泽民最终都牺牲在了反动派的子弹之下。

毛主席身为兄长,对两个弟弟一直都很关照,他们离世后,他又主动担起了抚养侄子的担子。

毛远新是毛泽民独生子,1951年,毛主席把他从外地接到北京,打算亲自来教导他。

毛远新这辈子,可以说是起起伏伏,甚至还因为犯了事,被判了17年的刑。等他从牢里出来后,经常一个人躲起来默默流泪。

那么,毛远新到底做了啥错事呢?他晚年过得咋样?

【毛远新怎么上的哈军工?】

1960年的时候,毛主席得知毛远新没考试就直接进了哈军工,他就问了起来:“不考试就进去,这能算啥真本事啊?”

毛远新果断地回应:“行!那我就自个儿去考!”

毛主席接着问:“你打算报考哪所大学呢?”

“要考咱就得考最顶尖的!”毛远新坚定地说道。

毛主席满意地笑了笑,说道:“既然这样,那就争取考进清华或者北大吧!”

接着,毛远新就参加了那一年的统一考试,成功被录取到了清华大学。

不过毛远新心里一直有个当兵保卫国家的念头,他就是想去哈尔滨工业大学。毛主席想了想,也点头答应了,毕竟毛远新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但是,毛主席并没有为他特别通融,只是告诉他:“你得按规矩来申请调动,瞧瞧陈赓将军是否乐意收你。”

没过多久,毛远新收到了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入学通知。

毛远新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和拼搏精神,跟他老爸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因此,就连毛主席也会在毛远新身上,瞅见毛泽民的影子。

1946年夏天7月份的时候,毛远新和他妈妈朱旦华,经过了不少波折,从新疆一路折腾回到了延安。

毛主席一早就站在杨家岭的窑洞口,盼着弟媳和小侄子能快点到。

远远瞧见朱旦华带着的那个“小不点”,毛主席好一会儿都没缓过神来。

脸蛋圆圆的,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长得和毛泽民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大伯,您最近咋样?”毛远新这一嗓子,直接把毛主席从沉思里给拽了出来。

毛主席直接揽过毛远新,心里五味杂陈,他细细打量着,嘴里念叨着:“我得好好瞧瞧润莲这孩子!”

亲情深厚,这是铁打的事实,啥也改变不了。

毛远新看到大伯,一点都没觉得生疏,直接就问:“大伯,你咋有两个名字呢?”

毛主席哈哈大笑,一把将毛远新拎起来举高:“原来你也有俩小名儿啊?”

毛远新摸了摸脑袋,说道:“我就这一个名字,就叫远新。”

毛主席轻轻捏了捏毛远新的鼻子,笑眯眯地说:“你还有个别名呢,小家伙,捣蛋鬼!”

在延安的那段时光,毛远新重新体会到了很久没体验过的父爱,而且跟他的姐姐李讷关系也变得特别亲。

【领袖卫士:远新这小子,不当游泳冠军都对不起毛主席】

1951年9月快结束的时候,朱老总的爱人康克清跟朱旦华讲:“你来参会,还带着小朋友,真的挺不顺手的!要不先把孩子放我们家照看几天?”

那时候,朱旦华已经在南昌谋得了一份公务员的差事。

毛远新得知她即将前往北京参加妇联的会议,闹着脾气非要跟着一起去。

朱旦华心里明白,孩子是念叨着他大伯呢,于是她就带上孩子一起出发了。

康克清先安排毛远新在她家住了几日,之后带着他去丰泽园探望毛主席。

好久不见,李讷和毛远新这对姐弟俩有聊不完的天。

他们围在毛主席周围,忙前忙后,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不经意间扰乱了毛岸英牺牲后那份沉重而平静的氛围。

就连紧跟在毛主席身旁的保护人员都讲:“岸英走了以后,毛主席已经好久没像现在这样高兴了。”

过了几天,朱旦华会议结束后,直接去了丰泽园,要把孩子接回家。

但是,毛远新打算留在北京继续学业,原因是南昌那边的学校,老师们上课都用方言,他听起来挺费劲的。

毛主席讲过:“在我这儿,就像是温室里养的花,但跟着妈妈,就能历经风雨,见识广阔天地。”

“我又不住你这儿,我住学校呢,哪能说是温室里养的花呀?”毛远新这话带着股子独特的反驳味儿,简直就像个小大人似的,把毛主席逗得乐开了花。

大家伙都觉得,让毛远新留在北京,一方面能让他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能让毛主席心情好点。因此,朱旦华就自己一个人回了南昌。

大伙儿心里头,毛主席是那个带领穷苦大众翻身当家做主的头儿,可在毛远新这小孩子看来,毛主席就是他亲爱的大伯,或者说是像“爸爸”一样的人。

毛远新老爱在毛主席歇息的时候缠着他,让他给说故事。历史的事儿说完了,他就央求着讲《水浒》。

有一次,毛主席聊到鲁智深那家伙,在庙里不老实,拿大盆子吃肉,用大碗喝酒。这时候,毛远新抬头就问:“大伯,庙里的规矩是啥呀?”

毛主席说明了一下:“寺庙的规矩,说白了就是寺里那些行为准则。要想当和尚,头一条规矩就是得吃素,一点肉都不能沾,只能吃蔬菜。”

没多久,南边寄来了嫩嫩的竹叶菜,大厨动手给炒了一大碟子。

毛主席、李敏和李讷都在那儿大口吃饭,可毛远新却突然放下了筷子,不吃了。

李讷瞅着远新,纳闷地说:“远新,你咋不动筷子呢?”

毛远新撇着嘴抱怨说:“我才不想去当和尚呢!”

毛主席突然回想起前几天提到的“寺庙规矩”,忍不住笑得直不起腰来。

没错,毛主席对毛远新的学习情况那可是相当上心。

我不仅跟他分享了自己上学时的那些事儿,还一个劲儿地劝他,数学和历史这两门课,一定得好好学。

听说毛远新最犯怵的就是写作文,毛主席一听就乐呵起来:“这就对了嘛,写文章得心里有感触才行。老师给的那些题目,大都是孩子们不了解或者没兴趣的事儿,非得逼着你们挖空心思凑字数,那可真是煎熬啊。拿题目逼人写文章,太不近人情啦!”

毛主席不光关心小侄子的学习,还特别希望他能有个好体魄。

毛远新刚到北京的头一年,毛泽东主席就亲自教他怎么游泳了。

学游泳的好处多多,它不仅能帮你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还能磨炼你的性格呢。

但是,毛远新对游泳一窍不通,只要水一淹到胸口,他就吓得大喊大叫。

毛主席边说边做起动作:“双手往前伸,双脚往后蹬,头得抬起来。”他亲自给我们演示了一遍。

不过毛远新还是不敢抬脚离地,这时警卫员孙勇就拎起救生圈,打算丢给他。

毛主席赶紧摆手阻止道:“戴着救生圈游泳是学不好的,得不怕水,才能真正战胜水。手往前伸,然后往后划,这不就能浮起来了吗?继续往前划。”

没过几天,毛远新就把游泳学会了,而且还特别着迷,老缠着大伯,非要他带着一起去游泳。

孙勇站在岸边,咧着嘴乐呵道:“远新这家伙,将来要是不混个游泳冠军当当,可真就对不起主席的期望了。”

【毛远新:打下美军飞机,给毛主席看!】

1965年那会儿,快到年中了,毛主席问躺在病床上的毛远新:“要是越南那边的胡志明请求咱们派兵帮忙,你有没有胆子去呢?”

毛远新猛地挺直身子,说道:“胆子不小啊,敢去!”

毛主席心里可能又想起了牺牲的岸英,他点点头,带着复杂的心情说:“行啊,现在就剩你一个顶梁柱在家了!”

毛主席接着问:“你专业是搞无线电控制导弹的,那步兵用的那些轻武器,你会不会操作啊?”

毛远新表示:“我都会用那些,不过好久没碰过了,手生得很。”

毛主席赶紧叫来汪东兴,让他从警卫队里拿些步枪、冲锋枪、手枪来多练练手,并且给他安排了去射击场实战打靶的机会。

这么看,毛主席确实是打算派毛远新去参与抗美援越的战斗。

毛远新哈军工一毕业,就跟大伯毛主席说了,他心里头啊,特想当空军。

那时候,咱们国家的空军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缺像毛远新这样的人才。

毛主席爽快地答应了,说道:“你直接去找吴法宪就好!”

毛远新这种从军校出来的,目标都是成为军官。因此,吴法宪就让毛远新去团部干起了参谋的活儿。

毛主席直接反对说:“没当过兵,咋能当官呢?不成,再去跟吴法宪说说,得重新安排!当个没头衔的参谋,啥用都没有。不过,我的意思是要你去远离大城市,到野战军的一线连队,从战士干起。”

接着,吴法宪遵循毛主席的指示,给毛远新找了个差事,让他在空军的一个高炮独立营,就是那个地空导弹部队,干起了技师的活儿。

吴法宪心里直嘀咕:“主席对自己的亲人,那要求可不是一般的严啊!”

越南战事加剧那会儿,毛主席又一次找毛远新聊天,问他说,要是让你上战场,你敢不敢去。

毛远新依旧坚定地说:“我敢!”

毛主席问道:“听说那B-52轰炸机挺强悍的,你心里头就不犯怵吗?”

毛远新坚定地表示:“没啥好怕的!只要军委一声令下,我立马带着三营上战场!等哪天咱们打下了B-52,我一定给你带回一块飞机碎片瞧瞧!”

1993年,毛远新在牢里待了整整17年后,终于走出了监狱的大门,重获新生。

没过多久,上海汽车质检所里新加入了一位同事。

检测所的头儿郑重地给老员工们介绍:“这位是李实,哈军工出来的优秀学子,之前在空军干了很多年。1989年他转到了江西省公安厅,因为两口子老分开,现在调咱这儿来了!”

李实干的活儿就是最常见的那种小职员,他做事特别卖力,加上他挺会安排和管理,没过两年,他就变成了团队里的顶梁柱。

慢慢地,大伙察觉到李实行为有点不对劲。

副所长心里琢磨着想让李实来接手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可李实一听就连连摆手:“我这身子骨不行,实在挑不起这大梁了。”

所里觉得“李实”是个人才,不想白白浪费,所以就安排他来制定管理方面的规矩。

李实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不管啥天气都不耽误。

有一次,咱们单位党员大会开的时候,“李实”他没来,就有同事好奇地问他:“你咋没去参加呀?”

李实有点不好意思地开口:“我其实不是党员。”

同事一脸惊讶地问我:“你在空军干了那么长时间,居然还不是共产党员吗?”

李实乐呵呵地说:“以前吧,我挺想成为党员的,可惜那会儿条件不达标。现在岁数大了,心思也淡了,觉得入不入党没啥大不了的,反正不管是不是党员,都能给国家出力嘛。”

过了老长时间,单位里的同事们才慢慢搞清楚,原来那个低调老实的“李实”,真实身份是毛远新。

之后,毛远新就用“李实”这个名字,在上海过上了平凡百姓的日子。

但是,当了工人的毛远新,经常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还老是一个人躲着抹眼泪。

1977年初那会儿,毛远新家里添了个宝贝闺女,名叫李莉。这小丫头,眼睛大大的,眉毛浓浓的,简直可爱得不得了。

不过,因为一次医疗上的差错,他变得又聋又哑了。

毛远新回来后,他和父亲之间交流起来挺费劲。

毛远新心里觉得对不起孩子,老是眼泪汪汪地说:“这都怪我,害了她啊……”

到了2000年的时候,情况总算是有了点好转。

那一年,李莉完成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针对聋哑人士的成人教育大专课程,顺利拿到了毕业证。

然后,我就顺着人生路踏上了工作岗位,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

后来,父女俩的关系慢慢变好了,到如今,实际上是李莉在料理毛远新的生活。

毛远新出身革命世家,是烈士之后,也是毛主席晚年特别看重的一位晚辈。他犯了错会及时改正,是个挺让人佩服的人。

2 阅读:157

雨后清新泥土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