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深思熟虑和与妻子的多次深夜长谈后,我决定回归家庭,她也选择了宽恕我。我私下里做了一些计算,考虑到家中有老人和孩子,如果换一个人,她可能不会像我妻子那样关心孩子,所以离婚对我来说并不明智。我以为一切都会恢复如初,但妻子却变得不同了。
以前,我随意扔在沙发上的脏衣服,她虽然会抱怨,但总会帮我洗净。现在,那些衣服即使发臭了,她也视若无睹。 我问她为何不帮我洗,她冷冷地回答:“你是没手,还是不会用洗衣机?”
以前,无论我多晚回家,她总会为我留饭,我是否吃全凭心情。现在,家里总是冷清,她想做饭就做,不想做就点外卖。以前那个精打细算的她,现在拿起手机就点,不再比较哪家更划算。
孩子不在家时,她会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门,回来时还会买很多东西。
起初,我还能忍受这些变化,毕竟是我先犯了错。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无论我多么不悦,她都像没看见一样,完全不理睬我。
以前,只要我抱怨她花钱多,她就会解释她买了什么,为什么买。现在,我一开口,她就反驳:“我不花干什么,留着给你给别人花吗?” 她不再与我分享生活中的任何细节,几天都不给我发一条消息。一开始,我还觉得挺自在,觉得她给了我空间。 以前每次吵架,她都会哭得很厉害,但现在她却异常平静。时间一长,我开始感到不安,怀疑她是不是也做了对不起我的事。
直到有一天,我在业主群里看到有人发的视频,说最近有个女人经常一个人在天台上哭泣,哭得很伤心,怕她想不开。我仔细一看,那个女人竟然是我的妻子。她蜷缩在天台的角落里,放声大哭,一遍遍用手捶打着自己的胸口。我第一次听到那样的哭声,那么凄凉,那么绝望。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以前她每次对着我哭,我都不耐烦地说:“哭什么,我还没死呢?每天哭丧着一张脸,真晦气!”我以为只要和好了,一切就能回到从前,她应该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但那件事就像扎在她身上的一根刺,看不见摸不着,却时不时地冒出来,扎得她生疼。
其实,一直忍让的不是我,而是她。
回到家后,我把自己的银行卡放在她面前,当着她的面输入手机密码。但她只是冷冷地看着我,不为所动。淡淡地说:“信任一旦失去,就找不回来了。”
这段话描述了一个人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试图挽回家庭关系,但发现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他的妻子虽然原谅了他,但内心的伤害并没有那么容易愈合,她的行为和态度都发生了变化。这段话也揭示了信任一旦受损,重建需要时间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