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托盘共用系统的历史(一)

热门科技在线 2025-04-22 20:24:56

早期欧洲铁路站台上带有欧洲共享托盘标识的托盘

详细报告:欧洲发达国家托盘共用系统早期发展历程(一)引言

托盘共用系统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欧洲的发达国家,如瑞典、瑞士和荷兰。这些国家在20世纪中叶建立了早期的托盘共用系统,旨在提高运输效率和标准化。本报告详细探讨了这三个国家托盘共用系统的早期发展历程,涵盖其历史背景、关键里程碑和系统特点。

瑞典:1947年托盘共用系统的先驱

瑞典在1947年实现了国内托盘共用系统,是欧洲至早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初期进展缓慢,但通过早期的尺寸标准化和国家铁路的支持,系统逐渐发展。研究表明,国家铁路当局在推广托盘共用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系统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期标准化与铁路支持:在托盘保有量较小、尺寸不统一时期,瑞典及早统一了托盘标准尺寸,并实施了交换制度。这为托盘共用系统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国家铁路的努力进一步促进了其在工业部门中的应用。

对产业的影响:托盘共用系统成为国内运输网络的基础,影响了包装标准化、仓库设计和零售货架深度。例如,零售店货架深度标准化为400mm或600mm,以适应托盘尺寸。

经济效益:由于大量生产统一规格的托盘,制造成本降低,托盘的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这不只涉及运输包装,还扩展到消费品包装的标准化。

历史资料显示,瑞典的托盘共用系统从装卸作业、运输设备、仓库到零售店的内部设备,形成了从货物流起点到终点的完整体系。双倍尺寸和半尺寸托盘的发展,以及组合集装箱和装卸车的应用,构建了至合理的货流网络。

瑞士:1951年以铁路为中心的扩展

瑞士在欧洲大陆紧随瑞典之后,于1951年建立了以国家铁路为中心的托盘共用系统。1954年,瑞士将托盘尺寸标准化为800mm x 1200mm,这一标准后来成为欧洲国际托盘共用系统的基准。证据显示,瑞士是这一国际标准的主要推动国。

铁路核/心作用:国家铁路在系统中扮演核/心角色,采用在托盘出站或到站时与货物同时交换空托盘的方式。铁路承担托盘共用系统的运营任务,包括维修费用和托盘重量的免/费运输。

快速增长:系统从1952年的5个成员增长到1971年的约6000个,托盘保有量从1961年的6万个增加到1968年的320万个。工厂和仓库的建设也以标准托盘作业为前提进行设计。

包装标准化研究:瑞士国家铁路在推动托盘共用系统方面的重要贡献包括运输包装标准化的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以前被认为无法托盘化的货物实际上是可以实现的,并规定码盘包装单位的真好重量为20-30kg,以方便搬运。

这一系统的成功扩展反映了铁路在物流标准化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托盘共用系统的早期发展阶段。

荷兰:双轨系统的独特模式

荷兰的托盘共用系统独特之处在于同时拥有两种体制:以国家铁路为中心的国际系统和以VGL公司为中心的国内系统。两者均使用800mm x 1200mm的欧洲标准木托盘,但VGL系统是独/立的,只在托盘进出时使用铁路系统。

系统运作:国家铁路系统采用标准托盘,VGL公司负责铁路运输货物的集中和分配。在向货主配送载货托盘时,根据是否需要继续使用托盘采用不同卸载方式。例如,若无需继续使用,则从托盘上卸下货物并回收空托盘;若货主没有现成托盘,则索取空托盘寄存证,之后回收。

VGL公司的角色:VGL公司承担托盘的维修费用,托盘使用寿命定为三年。货主需从VGL公司购买所需至/大数量的托盘,每三年支付一次新托盘费用并更新参与联营合同,无需额外管理费。汽车装载空托盘在货主处交换载货托盘,确保循环使用。

系统特点:这种双轨系统体现了荷兰在物流管理中的灵活性,特别是在国内和国际托盘共用系统的协调上。

比较分析

以下表格总结了三个国家托盘共用系统的主要特点:

国家

启动年份

核/心机构

标准化尺寸

关键特点

瑞典

1947

国家铁路

早期标准化

影响包装和零售,铁路支持,初期进展缓慢

瑞士

1951

国家铁路

800mm x 1200mm

快速增长,成员从5增至6000,包装标准化研究

荷兰

-

铁路与VGL公司

800mm x 1200mm

双轨系统,VGL负责维修,三年寿命,无管理费

待续...

0 阅读:3

热门科技在线

简介:展示人类创新以及现代技术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