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穆特战斗在乌克兰战场上即将结束。俄罗斯已经将守军基本上围住,只留一条通道,试图实行“围三阙一”的战术。西方媒体普遍认为,巴赫穆特将不可避免地落入俄罗斯军队的手中。

20万俄军付出血的代价经过一年多的持续冲突,俄乌冲突的战场上众多士兵不幸阵亡或遭受了伤害。一些幸存者侥幸捡回了生命,而另一些不幸倒下,永逝于另一世界。乌克兰前线是需要付出大规模行动才能占领目标区域的,俄军在进攻时往往没有一路畅行无阻的呈现,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不仅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而且具备西方武器的支援,使得乌军也绝非牺牲品。

说实话,在俄乌战场上,俄军并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进展,也没有让敌人溃不成军。取而代之的是俄军现在采用的弹性防御战术。然而,每次俄罗斯军队想要进攻乌克兰前线野战阵地,都必须穿越广阔的平原地区。乌克兰军队则占据着制高点,高高在上的炮兵几乎每次都能让俄军遭受惨重损失。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直接进攻,毫无效果。就算对峙了一年多的时间,尽管俄方并没有公布过伤亡情况,根据美国情报透露,他们的战损约为15万至20万之间。

俄军找到绝佳进攻方式乌克兰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因为他们已经进行了十多轮动员,导致国内民众非常不满。尽管乌克兰军队防线由连绵的堑壕、火力点、碉堡、火炮阵地组成,还带有机动防御预备队,并且观通站支撑点都改造成了符合战斗需要的地形,可俄罗斯军队也找到了对抗乌军的最好方法。俄军认识到正面猛攻是不可取的,而采取三面夹击的策略,使当地小进攻难以对抗,俄军一边吸引了乌克兰军队的主力,一边展开两侧的攻势,迅速击溃乌军防线,可谓出奇制胜。在巴赫穆特和阿瓦迪夫卡常线之前,俄罗斯军队采取的这种策略,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目前,这一战术正在俄军内部被广泛采用,而原创者正是瓦格纳雇佣兵。乌军由于炮兵弹药和坦克数量不足,无法有效覆盖两侧的穿插俄军。此外,乌军也缺乏强大的坦克纵队进行迅猛的反击。

乌克兰战后重建困难值得一提的是,俄乌冲突的主战场位于乌克兰领土,这导致了其战后重建任务异常艰巨。看到最近乌克兰政府公布的新一轮评估报告,据媒体转述,乌克兰的重建和恢复所需费用已高达4110亿美元。不过欧盟纷纷表态,愿意为乌克兰提供5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对此,这点实际意义微不足道,难以真正帮助乌克兰完成战后重建任务。

在乌克兰政府发布的重建成本报告中指出,需求随着战争的持续而不断上升,故预计最低成本为4000亿美元。这表明战后乌克兰将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无论谁都不敢接手。西方国家口头上的支持只是为了引诱乌克兰和俄罗斯持续战斗,对其重建是否成功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