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租房人群占常驻人群的百分之40以上,年轻人买不起房子已成常态化

大娱海棠君 2023-11-01 14:21:57

租房时代:居住方式革新

2023年10月27日

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住房租赁专题论坛上,发布的一组数据点亮了中国大城市租房现象的重要性。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租房家庭达到约352万户,占常住人口家庭总数的38.74%。而杭州则有166万租房家庭,占常住人口家庭的40.42%。

租赁:当代城市居住的主要选择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在大城市,租房已经成为主要的住房消费方式。有将近四成的城市人口通过租房来解决他们的住房需求。这表明“万家灯火,有我一盏”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购房,而政策目标应着重关注年轻人和新市民,确保更多人能够支付租金,拥有舒适的住房条件,实现租房也能够生活幸福。租房,尤其是在大城市中年轻人的主要住房选择,应当被视为一种现实的居住方式,而非仅仅是一种“将就”。

​解决错配:改善租房市场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指出,大城市租房市场存在着结构错配的问题,尤其是在供给方面。城市中心的老城区,租房供应不足,租金高昂,这迫使许多人不得不迁居到城市的边缘地带,导致“职居分离”的问题的出现,增加了通勤的时间和城市运营成本。同时,出租房源的结构也存在错配,例如,在杭州,约60%的租户需要一室户,但实际的一室户租赁房源不到总供应的20%。

引领租赁市场的未来

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他们的市民拥有自有住房的比例要低得多。在这些国家,许多人终身租房,这是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充足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以及法律所确立的稳定租赁关系。这正是中国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在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明确了建设以公租房、保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目标。

构建租赁生活:未来的住房模式

在上海,2023年以来,上海新增建设和筹措了6.8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冷玉英表示,他们将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让新市民和年轻人能够支付得起、住得近、住得好、租金合理且租赁关系稳定。

消除“职居分离”:提高租赁市场的质量

解决租赁房源“职居分离”的问题,需要在选址保障性租赁住房时,与城市更新和新城建设相结合,与轨道交通建设相结合,避免潮汐式通勤。同时,还需要推动“租购同权”,稳定租赁关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使租房成为一种体面、稳定的生活方式,引导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实现“房住不炒”的目标。

0 阅读:4

大娱海棠君

简介:自媒体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