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5岁担任四川省省长,57岁担任河南省委书记,大力支持包产到户

悟空谈历史 2024-03-31 07:29:49

1978年冬天,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的18位村民,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自此之后,小岗村开始“包产到户”,从而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是在这之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包产到户开始流行。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曾担任四川省省长等职务,他的名字叫杨析综。改革开放时期,杨析综不仅大力推广包产到户,而且还在四川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群众的生活幸福感,从而为四川的改革开放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杨析综出生于1928年,四川大邑人。大邑县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革命时期,四川军阀在这里连年混战,导致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当地很多有志青年渴望参加革命,改变受压迫的命运,杨析综就是这些有志青年的典型代表。

青少年时期的杨析综广泛阅读进步书籍,他天资聪颖,读书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很好。中学毕业后,杨析综考入四川大学,成为当时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是在四川大学读书期间,杨析综参加了我党领导的爱国运动,致力于探索拯救国家与民族的方式与方法。

1950年,杨析综参加工作,担任了彭县城关区征粮队副组长、彭县敖平税务所副所长等职务,不久后,杨析综又被调到县委,担任了秘书一职。此后杨析综长期在四川省的基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为后续走上重要岗位奠定了基础。

1960年之后,杨析综陆续担任了广汉县委副书记、县长以及县委书记,期间他严格按照中央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恢复地方的国民经济,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并为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杨析综也受到冲击与迫害,并被暂停了工作,但杨析综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始终乐观向上,一段时间后,他也等来了重新复出。1972年,复出之后的杨析综担任了郫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等职务,他也致力于当地秩序的整顿工作,但因为“四人帮”的干预与破坏,收效甚微。

粉碎“四人帮”后,杨析综受到重用,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开始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选拔与培养干部,杨析综是四川大学的高材生,又有基层工作经验,所以晋升很快。

1982年,杨析综担任了四川省委副书记,1983年,55岁的杨析综当选为四川省省长。1985年,57岁的杨析综又调任河南省委书记,全面主持河南省委的日常工作。不管是担任四川省省长还是担任河南省委书记期间,杨析综都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包产到户,尤其是在四川工作期间,杨析综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而为地方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为当地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在这之后,杨析综又担任了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以及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他也继续完善地方人大的各项工作,积极参政议事。晚年的杨析综主要生活在成都,于2007年因病去世,享年79岁。

0 阅读: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