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袭,肾病患者必看!中医教你加固生命防线,守护肾脏健康

玉平健见 2025-02-06 14:20:40

流感,这一平日里看似寻常的病症,实则潜藏着巨大危害。近期发生的诸多因流感并发症导致的悲剧,如同一记警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流感的威胁。

尤其对于肾功能受损人群而言,流感绝非普通的感冒,更像是一场需要严阵以待的生命保卫战。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早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警示,揭示着免疫防御与疾病侵袭的本质关系。

流感本质:中医视角下的"时行感冒"

中医将流感归为"时行感冒"范畴,认为其由"疠气"侵袭所致。《诸病源候论》指出:"非其时而有其气,一气独行,病无长少,率相近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现代医学证实,流感病毒通过不断变异形成季节性流行特征,与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对疫病流行的预判不谋而合。

对于肾病患者而言,流感病毒入侵会形成"外邪引动内邪"的恶性循环。病毒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0%-50%,尿蛋白排泄量激增2-3倍。临床数据显示,肾病患者流感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比例高达25%,是普通人群的4倍。

双重打击:流感为何重创肾脏

免疫抑制状态是肾病患者的"阿喀琉斯之踵"。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长期使用,使患者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40%-60%,抗体应答能力下降50%以上。这种免疫缺陷状态,让流感病毒得以在体内呈指数级复制。

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风暴"犹如火上浇油。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可飙升10-20倍,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研究显示,流感感染可使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风险增加3.5倍。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更需警惕。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制剂与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联用,可能使肾毒性风险显著增加。

防治理念:构筑中医特色的生命防线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流感预防中尤为重要。推荐日常服用玉屏风散加减,可提升呼吸道sIgA抗体水平。可用紫苏生姜饮散寒解表,适用于感冒初起,鼻塞畏寒。菊花甘草饮清热利咽,适用于咽喉疼痛,鼻涕黄粘,咽干口苦。

详情可参考请查收!2024年最新版重庆市中医院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来啦!

疫苗防护需把握最佳时机。建议在流感季前4-6周接种三价灭活疫苗,可使住院风险降低40%。对于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可达75%,保护效力持续6-8个月。

在流感病毒与慢性肾病博弈的战场上,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肾病患者需建立"防微杜渐"的健康管理意识,将体温监测、手卫生、环境消毒纳入日常必修课。当出现37.5℃以上发热伴肌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而非盲目自疗。生命健康的守卫战中,中西医协同作战方能构筑最坚固的防线。

来源:重庆市中医院

责编:阳光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