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没有谈成,特朗普亲口表态,可以取消对华关税,但有一个条件

乡村绘梦师 2025-04-29 18:58:38

中美贸易关系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从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开始,两国之间的贸易战就没消停过。2025年4月,G20财长会议在华盛顿召开,本来大家都期待中美能借这个机会坐下来好好谈谈,结果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和美国财长史蒂文·姆努钦压根儿没见上面。

就在会议刚结束的第二天,特朗普站出来放话,说可以考虑取消对华关税,但有个条件。这话一出,全球都炸开了锅。到底啥条件?中美为啥又没谈成?

中美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早就不是两国之间的事儿了。全球供应链、制造业、股市,甚至普通老百姓的钱包,都被这场争端牵着走。特朗普这次表态,看似给出了一个缓和的信号,但那“一个条件”到底是啥,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2025年4月15日,特朗普在白宫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提到他对中美贸易的最新看法。他说:“我可以取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但中国得答应一件事儿——得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上给我们一个公平的交易。”这话虽然听起来挺直白,但细想其实信息量很大。

特朗普口中的“公平交易”,具体指的是啥?根据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过去几年的报告,还有特朗普政府一贯的立场,这个条件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中国得大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专利和技术。第二,中国得进一步开放市场,特别是金融服务和高科技领域,降低对美国企业的限制。这两点,从2018年贸易战开打就一直是美国的诉求,到现在也没啥太大变化。

特朗普还顺带提了一嘴,说如果中国不答应这个条件,关税不仅不会取消,还可能加码。他甚至放出风声,说新一轮的关税清单已经在准备中,可能会涉及更多消费品。这话听着像是威胁,但也符合他一贯的谈判风格——先把筹码摆出来,逼对方让步。

其实,特朗普这话也不是凭空说的。2025年初,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还是有很多漏洞,比如盗版软件、假冒商品,还有一些美国公司抱怨技术被强制转让。这份报告给特朗普提供了依据,让他有底气再次拿关税当武器。不过,他这次愿意“取消关税”的表态,跟之前只强调加税的强硬态度比起来,确实有点不一样。可能是因为美国国内经济压力大了,企业叫苦连天,也可能是他想在国际舞台上刷一波存在感。

特朗普这话一放出来,中方的反应倒是挺快的。4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就表态了:“中美贸易问题得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单方面的压力和条件是行不通的。”这话虽然是官方腔,但意思很明白——中国不吃这一套。

紧接着,财政部也发了声明,说中国愿意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跟美国谈,但前提是“相互尊重”。这话听着挺客气,但其实是在暗示,美国要是还想用关税威胁压人,那就没得谈。中国商务部还特意提到,过去几年,中美已经签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一直在履行承诺,比如增加对美农产品采购,开放部分市场。美国这边呢?光顾着指责中国,自己承诺的事儿做得咋样,大家心里都有数。

从中国的角度看,特朗普这个条件不是啥新鲜玩意儿。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的问题,中美谈了好几轮,2019年和2020年的谈判里都提到过。中国这边一直强调,自己已经在改进了,比如修订《专利法》、打击盗版,还签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开放了不少领域。但美国老觉得不够,尤其是涉及到高科技领域,像5G、人工智能这些,中国压根儿不想让步太多,毕竟这关系到未来的竞争力。

有意思的是,中国这次没直接拒绝特朗普,而是留了点余地。外交部还说了句:“希望美方拿出诚意,创造有利于谈判的条件。”这话听着像是愿意谈,但摆明了得美国先松口。这态度挺符合中国一贯的策略——不主动挑事儿,但也不轻易服软。

中美贸易战打了这么久,早就不是两国自己的事儿了。全球经济都被拖进了这场拉锯战,尤其是在2025年这种时候,全球经济本来就因为疫情后遗症、能源危机啥的摇摇欲坠,中美再这么僵着,对谁都没好处。

先说美国这边。关税虽然让中国商品贵了不少,但美国企业日子也不好过。根据美国商会2024年的数据,美国进口商因为关税多掏了超过2000亿美元,这些成本最后还是转嫁给了消费者。2025年初,美国通胀率一度冲到5.8%,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得老高,老百姓怨声载道。加上供应链问题,美国制造业和零售业一直在喊救命。特朗普这次说要取消关税,可能也是听到了这些声音,想给自己加点分。

再看中国。关税对中国的出口确实有影响,尤其是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这些大头。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了12%,不少中小企业撑不下去。但中国也不是没招,过去几年,他们拼命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拉美、非洲、东南亚的订单涨了不少。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了18%,算是把损失补回来一部分。不过,要是美国真加码关税,中国经济肯定还得再扛一阵子压力。

全球其他国家也跟着遭殃。像越南、墨西哥这些靠中美供应链吃饭的国家,日子过得提心吊胆。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激增30%,但一旦中美和解,他们的“替代国”地位可能就保不住。欧洲那边也不好受,德国机械出口因为中美需求下降,直接掉了10%。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初警告,说中美贸易战再这么打下去,2025年全球GDP可能缩水1.5%,这数字听着就吓人。

这场中美贸易拉锯战,专家们怎么看?不少人觉得,特朗普这次表态是个信号,但能不能成还得看双方怎么博弈。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戴维·韦塞尔就说:“特朗普愿意取消关税,说明他意识到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副作用比预想的大。但他那个条件,中国短期内很难全盘接受,双方的核心分歧还在。”这话挺中肯,贸易战打了这么久,双方都伤得不轻,但谁也不想先低头。

中国社科院的国际经济专家张明也发表了看法:“中国不会因为关税威胁就妥协,尤其是在科技领域,这是底线。但如果美国能把条件放宽一点,比如具体到某些行业,而不是全面施压,谈成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他还提到,中国现在手里牌也不少,比如稀土资源、对美农产品的采购,这些都能拿来跟美国换条件。

还有个有意思的观点,来自英国《经济学人》的分析。他们觉得,特朗普这次表态,跟2025年美国中期选举不无关系。他刚上台没多久,得给选民交点成绩单。取消关税听着是个大招,但要是真谈成了,他就能吹嘘自己“搞定了中国”。当然,前提是中方得配合,不然这事儿还是黄。

至于未来咋走,专家们意见不太统一。乐观的认为,中美可能会在2025年底前达成一个“小协议”,比如在某些领域互相让步,先把关税降下来。悲观的则觉得,这场贸易战短时间内停不了,双方都在赌对方先扛不住。

中美贸易谈判这事儿,到现在还是没谈成。特朗普扔出“取消关税但有个条件”这颗炸弹,算是给僵局添了点新料。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双方各有各的算盘,谁也不想先让步。特朗普想用关税逼中国就范,中国则稳扎稳打,不急着接招。这场博弈,短期内怕是不会有啥大突破。

不过话说回来,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受伤的不光是中美,全世界都被拖下水。特朗普这次表态,不管是真心想谈还是玩谈判策略,至少让大家看到了一丝缓和的可能。未来咋走,还得看双方能不能放下点架子,实实在在坐下来谈。毕竟,全球经济这艘大船,再这么晃下去,谁都落不了好。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