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工作,真没必要和同事走太近。
前几天科室一位年轻人问我,怎么才能和同事搞好关系?我直接说:保持适当距离,互相尊重就够了,千万别上赶着套近乎。
很多人总觉得不融入小团体就吃亏,其实那些茶水间的八卦消息,知道了又能咋样?
体制内最关键的晋升机会,从来都不是同事能决定的。

你想想,单位里谁能拍板人事任命?还不是局长、副局长这些头头们。就算部门主任,顶多也就是推荐推荐。
其他人说破天也就是个观众,民主测评那套就是个形式——我见过太多民主测评打叉的,最后不都照样提拔?
所以啊,与其费劲讨好同事,不如多琢磨怎么让领导看见你。
人和人走得太近准没好事,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
咱们单位去年就有例子。两个天天一起吃午饭的,后来因为竞聘同一个岗位,现在见面连招呼都不打了。
人性就是这样,见不得身边人比自己好。你提拔了他眼红,他涨工资你心里也别扭,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
跟同事唠嗑得讲究分寸,天气、球赛这些不痛不痒的话题最安全。千万别聊家长里短,上个月财务科一位同事的闺女考研失败,现在全单位都知道了。你当他是兄弟掏心掏肺,转眼他就能当笑话讲给别人听。

记住,办公室里没有秘密,只有人传人的故事会。
那些下班组局喝酒的,真以为能喝出个前程?我见过太多新人在酒桌上称兄道弟,结果年底评优照样没份。有这功夫不如回家陪陪家人,或者准备个业务考试。再说现在八项规定管得严,搞小圈子反而容易惹麻烦。
保持距离最大的好处就是好办事。上周办公室的同事想让我帮忙值夜班,要搁以前抹不开面子就答应了。
现在我就直说:"今晚有急事实在腾不开手。"他也没辙,最后找别人替了。要是平时走得太近,这话还真不好说出口。
在单位要学会"选择性耳聋"。听到同事抱怨领导,笑笑就过去了,千万别接话茬。去年隔壁科室的小同志,就是跟着说了两句领导坏话,结果被传成带头闹事的,现在还在冷板凳上坐着呢。管住嘴比什么都强。

最好的同事关系就像保温杯里的水——不冷不热正合适。
见面点头微笑,工作配合到位,这就足够了。
千万别学有些小姑娘,整天姐姐长妹妹短的,最后还不是为个先进名额撕破脸?记住,上班是来挣钱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说到底,在体制内混得好不好,关键看你会不会"做减法"。
少掺和是非,少操心八卦,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该干的活干漂亮,该说的话说到位,其他的爱谁谁。
就像我们单位一位快退休的老同志说的:"在这地方,你把自己当根葱,别人就拿你炝锅;你把自己当块砖,别人就拿你垫脚。"
所以说,找准自己的位置,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