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社4月16日消息,美日正进行关税谈判,同日美国一支B-1B“枪骑兵”轰炸机编队抵达日本三泽空军基地。
美国和日本的贸易谈判不简单。4月16日这一天的美日关税谈判,是美国出台对等关税政策后的首轮谈判,特朗普还临时加入。这谈判里,关税、军事支持费用还有“贸易公平”等问题都在协商范围内。虽说特朗普宣称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可外界并不这么看,法新社就表示日本没从美国得到任何关税豁免,路透社也说除了再会面,没啥实质性成果。日本也面临不少美国关税,像10%的基准关税、25%的汽车关税和钢铝关税,这对日本来说压力不小。
日本(资料图)
就在关税谈判当日,美国B-1B轰炸机编队飞抵日本。这可不是孤立的行动。3月末美日防长会谈就提到要加强在西南诸岛的存在,这次轰炸机部署很可能是落实这个承诺。B-1B轰炸机虽不是最新的,但实力不容小觑。它全长44.81米,航程达12000千米,最大载弹量34吨,能携带多种武器。这轰炸机编队的到来,美国方面说为了支援太平洋空军与盟友等的演习,执行战略威慑任务,加强“印太地区”稳定。
美国这么做背后有不少想法。一方面,地缘政治上,美国一直想搞“印太战略”维持霸权,对周边国家施加军事压力。中国这些年发展迅速,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领域,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坚定捍卫主权领土完整,这让美国很不安。把B-1B部署在日本,打击半径缩短了,干预这个地区的能力就提高了。另一方面,美国想通过军事手段强化与日本的关系。美日一直是紧密的军事同盟,联合演习啥的能提高军事协同作战能力,美国这么做也是向日本展示对亚洲盟友安全承诺的决心,巩固在亚洲的盟友体系。而且这也是在做给其他潜在对手看,展示自己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想主导地区安全秩序。
B-1B轰炸机(资料图)
不过美国这一套也不是那么顺利。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发展得相当不错,东风-21D和东风-26被叫做“航母杀手”,歼-20隐身战机、红旗-19防空系统等一系列先进装备入列,中国的防空和反制能力强了,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行动越来越受限。
美国在美日关税谈判时派轰炸机去日本,这事儿可不是单纯的军事部署。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这么做加剧了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像朝鲜就谴责美国把B-1B战略轰炸机派到朝鲜半岛,警告美国的军事行动对朝鲜国家主权和地区形势造成严重危机。
美国这么干,想通过武力威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国际关系里,美国总是觉得武力是最管用的手段。就像这次在美日贸易谈判的时候,派轰炸机去日本。它可能觉得这样能给日本施压,让日本在谈判中更听话。从美国之前的一些行为来看,在国际事务中遇到问题时,武力常常是它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比如在中东地区,美国多次使用军事手段来干预他国内政,试图按照自己的想法重塑地区格局。
但武力威慑真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从美日关系来看,并非如此。日本虽然在军事上依赖美国,但也不是完全没自己的想法。日本媒体之前就警告过,日本不能一味盲从美国,要避免成为中美对抗的前线。而且美国这种武力威慑手段多了,也会让盟友有所担忧。像日本每年要支付大量驻军费用,现在轰炸机来了,还可能有维护等费用,这对日本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B-1B轰炸机(资料图)
在国际事务中,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美国用武力威慑的手段去处理与日本在贸易和军事方面的关系,也许在短期内能让日本做出一些让步。比如说在贸易谈判中,日本可能会因为美国的军事存在而在某些条款上妥协。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不利于建立平等、互信的国际关系。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和平稳定是大家共同期待的。
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对于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一直倡导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国际争端。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中国都是抱着和平解决的态度。美国的武力威慑行为与这种和平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如果美国继续在美日关系上使用这种手段,可能会影响整个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稳定发展。
美日之间的这种互动模式,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对国际关系的看法。美国总是用武力说话,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一些国家对国际关系的公平性产生怀疑。而其他国家之间在处理类似关系时,可能会因为美国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示范。所以美国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外交和军事策略,多采用协商、对话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国际关系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在东亚地区,这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