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贸易密码:每天至少1500辆货车,满载越南75%的水果入国门

丁亮说 2025-04-19 19:48:33

中越山水相连的邻居关系持续了七十多年,每年从越南运入中国的水果数不胜数。

在广西的崇左市那个水果交易中心,每天都能看见从越南来的运输车,这些车上满满的都是热带水果。

水果分拣完之后,马上就被运往咱们国家的各个地方,还有一部分水果会进入到深加工的环节,变成其他的产品,而原本运来水果的运输车,回程时车上的产品又变成了五金配件。

中国本土水果产量早已满足市场需求,为什么还要源源不断地向越南进口热带水果?

难道是因为越南水果个头大或者是好吃?

这种贸易行为下是否还藏着其他秘密?

越南水果受欢迎的原因

越南这个东南亚小国在水果产业里撑起一片天,在中国红心火龙果、金黄芒果、软糯香蕉这些常见水果不少贴着越南标签。

超市货架上摆着的热带水果十有七八沾着越南泥土味,越南水果硬是在中国市场啃下一块硬骨头。

东盟十国中除新加坡和文莱外普遍盛产水果,越南水果产量稳居东盟第二,每年产量可达千万吨,是中国最大的水果供应国。

越南水果进入中国市场的便利性源自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通关政策。

中越两国陆路接壤,接壤地广西崇左凭祥市,作为距离自贸区最近的东盟国家,越南占据区位优势。

广西崇左和越南友谊关就隔着条马路,每天一千五百辆大卡车排着队过关,早上摘的榴莲晚上就能摆进北京超市。

政策层面专门给越南水果开了快速通道,报关手续不用等,货柜车直接往冷库里卸。

凭借距离优势和政府支持,越南水果得以快速送达中国消费者手中并保持新鲜度。

值得关注的还有越南特有的热带果品资源,像火龙果、椰子等热带水果在中国市场十分畅销。

都说火龙果哪都有,可切开越南产的准能淌出蜜水,咬下去清甜多汁。

拿榴莲来说,有人将果肉混着大米熬粥,米香裹着果香直窜鼻子;

更有胆大的直接扔进火锅,涮出的食材裹着甜汤的奇妙滋味。

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推动下,越南与我国水果贸易合作迎来重要进展。

广西崇左自贸试验区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建立跨境检验、检疫与生产加工、市场流通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实现全链条高效协同,显著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越南水果运抵中国后不需要再辗转运输,可以再加工变成新产品。

工人们将芒果山竹红毛丹切块装盒,搭配酸奶椰奶制成即食水果捞,或是切片烘干制成便于储存的果干。

这些产品通过压缩中间商环节降低成本,以更实惠的价格出现在全国货架上,即便过了时令季节也能让消费者尝到越南风味。

中国电商直播产业发展迅速,手机下单看直播已成日常,越南果商瞅准时机也找中国的主播做起了直播生意。

直播间里主播们边试吃边讲解果肉特点,观众看着屏幕就能闻到热带果香。

过去水果的销售渠道单一,运输过程繁琐,水果还未售出就出现腐烂现象

如今借助电商平台和主播推广,新鲜水果快速直达消费者手中,物流环节减少压低了运输成本,价格优势让中国老百姓吃到更新鲜实惠的越南水果。

传统果业嫁接数字技术,催生跨境贸易新模式。

冷链货车凌晨三点从河内出发,隔天下午就能出现在上海社区团购点,这种流通速度搁十年前没人敢想。

回头看看政策和产业背后那双手,早把越南水果推进了千万中国家庭,冷链车在口岸排着长龙,电商直播间里主播们举着果肉直吆喝,超市货架上红红紫紫的包装袋挤满生鲜区。

越南水果出口的数据分析及其他贸易行为

越南水果扎堆攻占中国超市货架,折射出两国互补共赢的棋局,越南稳居中国水果进口来源国首位。

中国自身年产水果达2.9亿吨,体量虽为越南二十余倍且占据全球三成产量,却因主产温带亚热带水果形成特殊互补格局。

柑橘苹果西瓜梨葡萄占据总产四成,单西瓜甜瓜产量便占全球六成,而热带水果产能缺口正由越南及东盟国家填补。

伴随中越经贸关系深化,对华出口比重持续攀升:2020年占比60%,次年升至65%,2022年突破70%,2023年已达75%。

由于海关数据存在滞后性,业内人士预估2024年该比例可能触及八成关口。

除水果贸易外,两国在跨境产业链协作、边境口岸建设等领域亦呈现深度交融态势,货物与人员往来编织成紧密的经贸网络。

中越水果贸易红火不过露出水面的部分,更多产业合作潜藏水下。

2023年中国对越出口额突破1488亿美元,两国经贸纽带在数据中持续加固。

如今全球最大贸易伙伴的称号相互归属,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蔬果出口国,而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头号生意伙伴。

越南对华出口清单上,智能手机与计算机占据主流地位,全球产业链转移浪潮推着电子设备漂向北方邻国。

2023年三星手机经越南转口中国的数据,在当年电子产品贸易记录里画下浓重一笔。

全球制造版图里越南早已插满各国工厂旗帜,三星手机贴着越南标签漂洋过海,在中国柜台找到归宿。

集成电路裹着防静电膜成吨运往河内,撑起越南三成电子元件进口量,精密仪器在流水线上拆解组装,技术密码被双方工程师共同破译。

越南背靠中南半岛坐拥港口优势,廉价劳动力吸引中国工厂落地生根。30%的集成电路出口占比不是冰冷数字,两国制造业链条深度咬合的状态从中看得真切。

当太平洋彼岸的关税壁垒越筑越高,红河与珠江流域的工厂车间依旧回响着机器轰鸣。

贸易数据织就的密网里,水果不过是万千结点中的一个。

外界关注着这两个社会主义邻邦,在逆全球化浪潮里能否携手闯出新路。

中越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全球经济正经历多重考验,美国挥动关税大棒搞贸易保护,全球市场被搅得不得安宁。

不少国家被卷入贸易漩涡,企业扛着成本高压缩在萎缩的市场里挣扎,世界经济这艘大船在迷雾中颠簸得厉害。

中越这对邻居倒是在风浪里把舵把得稳当。两国背靠山水相连的地缘优势,合力推开自由贸易大门,用行动击碎横亘眼前的关税铁栅。

同为世界工厂的中越深知,只有攥住多边贸易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开放透明的国际市场。

咱们的货车载着越南火龙果跨过友谊关,他们的货轮装满中国机电产品停靠海防港,两国工厂的流水线始终没断过协作声。

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的手越握越紧,产业链像榕树气根似的缠在一起长。

这种相互借力的法子愣是在美国掀起的贸易风暴里撑起一片晴天。

当逆全球化浪潮拍得人站不稳时,中越用实践告诉世界:背靠背站着的经济体量能顶住十级台风。

那些还在观望的国家该看明白了,与其单打独斗被风浪卷走,不如找个靠谱的伙伴扎稳马步。

启示

水果能够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揭示出双方互补互助又互信的合作本质。这场跨越国界的贸易绝非简单的鲜货交易,双方都在各自发展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眼下需要在高科技领域共同研发创新技术、在产业链条上深度融合协作、在绿色能源项目上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

期待这种“双向奔赴”的合作模式持续扩大,不断碰撞出新的可能性。

人们更盼望未来有更多国家加入中国推动的新型全球合作框架,携手发展进步,带动全球经济走向繁荣。

参考资料:

1.中越水果交易“双向奔赴” 两国客商开年展销忙——中国新闻网

2.一口气签45项协议,中越合作打开想象空间——中国新闻网

0 阅读:2

丁亮说

简介:每天分享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