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和艺术内涵的方型紫砂壶,要求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挺拔、力度到位,其工艺水平非经验老到者不能为。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下历代紫砂方器名家的作品01
明清时期
明 时大彬时大彬,时朋之子,号少山。时大彬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制壶技艺全面,在泥料配制、成形技法、器形设计以及属款书法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 时大彬制 开光方壶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 时大彬制 汉方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品
明 李仲芳
明朝万历间人。制壶名手李养心(号茂林)之子。善制宜兴砂壶,及时大彬之门为高足第一,所制渐趋文巧。其父督以敦古,芳尝手一壶示其父曰:“老兄,者个何如?”俗因呼其所作为“老兄壶”。

▲ 李仲芳制 觚棱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明 蒋觐侯
明天启年,循大彬之法,亦制六方紫砂壶,更为特别的是其用料乃为朱泥。

▲ 蒋觐侯制 折肩六方壶

▲ 蒋觐侯制 朱泥六角壶
清 陈鸣远
陈鸣远,号鹤峰、鹤村,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的紫砂壶艺大师。
陈鸣远虽被誉为花器的一代宗师,但其人实际是紫砂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不过其花货之名最盛,其方器的造诣颇高,同样领先同时代作者。

▲ 陈鸣远制 传香壶

▲ 陈鸣远制 廉斋铭乌泥束腰壶
清 华凤翔
华凤翔,清康熙至雍正年间人,善仿古。所制壶精雅而不失古朴风味,兼长紫砂炉均。所制仿汉方壶精美绝佳,为后世汉方之标杆。

▲ 华凤翔制 紫泥汉方壶

▲ 华凤翔制 如意形圆嘴汉方壶
明末清初 许龙文
明末清初江苏荆溪人,时大彬之再传弟子,构思奇巧,技艺高超。
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别传》记载:(许龙文)所制多花卉象生壶,殚精竭智,巧不可阶。仲美、君用之嗣乡也。壶底恒有两方印,曰“荆溪”,曰“龙文”。

▲ 许龙文制 梨皮泥方瓯

▲ 许龙文制 藏六居士
02
民国时期
胡耀庭
胡耀庭,民国时期的方器高手,是同时代方器制作最为巅峰之人,师从其舅父李正元。
艺成后专制方器,轮廓周正,线条流畅,长期受雇于吴德盛公司。

▲ 胡耀庭制 段泥暖座式四方壶 (一组)

▲ 胡耀庭制 四方壶
俞国良
俞国良,清末民国的紫砂高手,被誉为晚清紫砂八大家之一。
传器制作严谨,器形格调雅致,其所制方器尤为精湛,以传炉最为代表,为后世圭臬。

▲ 俞国良制 朱泥四方传炉壶

▲ 愙斋款、俞国良制东溪刻紫泥觚棱壶
03
近代
王寅春
王寅春,紫砂七老之一,紫砂制作功力高深,制作茶壶以既多又快又好而著称。
技艺风格独树一帜,光素器、花塑器都带有强烈的个性;方器规矩挺括,敦厚朴实,筋纹器雍容大方,秀美可掬,很难有人企及。

▲ 王寅春制、亚明画、任淦庭及徐秀棠刻 紫泥亚明四方壶

▲ 王寅春制 六方井壶

▲ 绿泥鼓腹四方壶
顾景舟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紫砂七老之一,近当代紫砂的泰斗,亦是紫砂界少有的全才。如今多称其为光素器宗师,实则其最早出道以洋桶为名,后以方器高手为时人称道,其方器绝对是上上品。

▲ 顾景舟制 玉露诗文五头茶具

▲ 均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