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某公司员工张某因“绩效考核不达标”被辞退,但公司未提供考核标准。张某起诉后,法院判决公司支付赔偿金8万元。
现实中,劳动合同解除争议多因证据不足败诉,如何有效应对?
典型争议场景:
公司以“严重违纪”辞退却无制度依据
口头辞退后否认解除劳动关系
调岗降薪逼迫员工“主动离职”
⚖️法律分析:3类解除情形与举证规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41条,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三类。不同情形的举证责任对比如下:
关键法条指引:
▫️ 违法解除赔偿金 = 工作年限 × 月工资 × 2倍
▫️ 经济补偿金 = 工作年限 × 月工资(合法解除时)
解决方案:4步锁定胜诉证据链步骤一:固定劳动关系证明(基础证据)必备材料清单:
情形① 公司口头辞退
✅ 立即要求出具书面通知
✅ 录制沟通对话(需明确双方身份)
✅ 继续打卡上班留存考勤记录
情形② 被迫签署离职协议
⛔ 签署前添加备注:“本协议签署不代表认可解除理由”
⛔ 7日内可撤销(依据《民法典》第147-151条)
情形③ 调岗降薪逼离职
✅ 书面拒绝变更内容
✅ 保留原岗位工作证据(如工作邮件、打卡记录)
步骤三:关键证据收集(决胜关键)经济补偿/赔偿金计算器:
月工资 = 离职前12个月应发工资平均值
赔偿金 = 工作年限 × 月工资 × 2(上限:当地社平工资3倍 × 12年)
❓延伸问题解答Q1:试用期被辞退能索赔吗?
▫️ 结论:若公司无法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需支付赔偿金。需保存招聘条件文件、考核标准等证据。
Q2:离职协议约定“无争议”还能起诉吗?
▫️ 操作建议:
协议存在欺诈胁迫可撤销
补偿金额低于法定标准可主张补差
30日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维权时效与流程⚖️ 类案对比:证据完整度影响结果
劳动合同解除争议胜诉关键:
✅ 辞退书面通知
✅ 完整工资流水
✅ 合法制度依据
提前收集这3类证据,离职时才能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