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经常喝水的糖尿病患者,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3大变化

源玮评健康 2025-03-29 19:44:40

资料来源:[1]赵世辉.糖尿病的用药指导和科普知识[J].健康必读,2025,(08):69.

[1]杨静,褚鹿鹿,周艳,等.代谢健康型肥胖增加糖尿病风险[J/OL].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1-9[2025-03-28].https://doi.org/10.16439/j.issn.1673-7245.2024-0351.

李贵山今年62岁,是河北唐山一家小五金厂退休的老工人,20多年来每天准点上下班,攒了点钱,退休后就跟老伴儿住在一套老旧的两居室里。

2024年6月,他的生活还算平静,除了偶尔觉得口干得厉害,啥毛病也没瞧出来。他自己琢磨,年纪大了,渴得快,多喝点水没啥坏处。

李贵山年轻时干活麻利,厂里机器坏了他都能修,可这几年体力不行了,爬个五楼得歇两回。

退休后,他每天早起遛弯,顺便去菜市场买点新鲜菜,回来做饭,老伴儿腿脚不好,他就多担待些家务。

日子过得平淡,他也没啥不良嗜好,不抽烟,酒也很少沾,就是喜欢喝点茶水,一天得烧好几壶。

2024年夏天特别热,他口渴得更频繁了,有时半夜醒来都得灌一碗凉水才睡得着。他没往深处想,以为是天热闹的,顶多觉得自己比以前尿得多点。

到了8月,事情起了点变化。那天早上,李贵山照常去公园遛弯,走着走着腿突然有点发软,手也抖得拿不住水壶。

他靠着树喘了会儿气,喝了两口水才缓过来。回家后,老伴儿看他脸色不对,问他咋回事,他摆摆手说:“没啥,可能没睡好。”

可接下来几天,这种情况越来越常见,走路没劲儿不说,连拿筷子都觉得费力。他开始有点慌了,但还是没吱声,觉得自己扛扛就过去了。

9月初的一个晚上,事情彻底绷不住了。那天他吃完晚饭,照旧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觉得胸口闷得慌,喘不上气,眼前一阵发黑。

他喊了老伴儿,老伴儿赶紧拨了120。救护车来得快,医护人员量了血压,发现偏高,心跳也快得离谱。

到了医院急诊室,医生问了情况,又看他嘴唇干得起皮,怀疑是血糖出了问题。李贵山纳闷儿:“我咋会有这毛病?我平时也没啥不舒服啊。”医生没多说,直接安排了检查。

检查结果第二天出来了,数据摆在李贵山面前,清清楚楚:

空腹血糖(FPG):9.2 mmol/L,正常值应在3.9-6.1 mmol/L之间,明显超标。

餐后2小时血糖(2hPG):16.8 mmol/L,正常值不超过7.8 mmol/L,高得吓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9.5%,反映过去两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正常值在6%以下。

尿微量白蛋白:35 mg/L,正常值小于20 mg/L,提示肾脏可能有点问题。总胆固醇(TC):6.8 mmol/L,正常值在5.2以下,偏高不少。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2 mmol/L,正常值小于3.4 mmol/L,也超了。甘油三酯(TG):2.7 mmol/L,正常值在1.7以下,同样不正常。

医生拿着报告单,跟李贵山聊了半小时。他先问:“你最近是不是老觉得渴,老想喝水?”李贵山点点头,说:“对啊,一天得喝好几壶,晚上还得起来喝。”

医生又问:“尿得多不多?累不累?”李贵山想了想,说:“尿是挺多的,最近也老觉得没劲儿。”

医生叹了口气,直截了当说:“你这是2型糖尿病,血糖高了,水喝得多是身体在报警。你这情况不算轻,肾和血管都开始有点变化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贵山住院观察。医生开了药,让他每天测血糖,还叮嘱他得改改生活习惯。

10月中旬,他出院那天,主治医生拉着他交代:“老李啊,你这病一定要重视。喝水多是好事,可光喝水治不了糖尿病。

血糖高了,身体会悄悄起变化,血管、肾脏、心脏都得跟着遭殃。你得管住自己,别不当回事,不然以后麻烦大了。”

水喝得多,为啥血糖还是高?

糖尿病患者常觉得口渴,总想喝水,这可不是啥稀奇事。医学上,这叫“多饮”,是2型糖尿病三大典型症状之一,跟“多尿”和“多食”并列。

咋回事呢?血糖高了,血液里的糖分超标,身体就得想办法排出去。

肾脏忙不过来,就把多余的糖拉到尿液里,这过程得带走不少水分,所以尿得多,身体缺水,人就渴得慌。喝再多水,血糖不降,口渴就停不下来。

数据上讲,正常人每天喝水量大概1.5-2升,可糖尿病患者没控制好血糖时,一天能喝上3-5升,甚至更多。

这不是因为水喝少了,而是血糖高在作怪。专家说,口渴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提醒你血糖代谢出了问题,光靠喝水顶不住,得从根儿上管住血糖才行。

还有个事儿得注意,喝水多不代表身体就健康。血糖高的时候,血液粘稠度会变大,流动慢了,血管壁容易受损。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血糖超标,血液渗透压会升高,平均比正常人高出10-15%。这时候,喝水只能解一时之渴,没法修血管,也没法让胰岛素正常工作。

胰岛素是管血糖的“钥匙”,2型糖尿病患者多半是胰岛素抵抗,钥匙不好使了,糖进不去细胞,就堆在血里。

身体悄悄变,肾脏先扛不住

血糖高了,身体不会立马垮,可有些变化藏得深,比如肾脏。肾脏是过滤血的“大筛子”,每天得处理180升初级尿液,把废物排出去。糖尿病患者血糖一高,肾小球就得超负荷干活。

时间长了,筛子眼儿变大,蛋白质漏到尿里,这叫“微量白蛋白尿”。

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确诊时,20%-30%的人已经有这种早期肾损伤了。如果血糖控制不好,5-10年后,可能发展成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的风险高出正常人10倍。

为啥肾脏先扛不住?因为高血糖会伤血管,肾脏里全是细小的毛细血管,最容易中招。

医学上有个词叫“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人每分钟能过滤120毫升血,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还正常,可一旦血糖超10 mmol/L持续半年以上,GFR就得下降。

国内一项研究跟踪了5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血糖每升高1 mmol/L,肾损伤风险就增加15%。

喝水多能稀释尿液,可稀释不了血糖,也救不了这些小血管。专家提醒,查尿常规和血肌酐,得列入糖尿病患者的常规体检,别等肾坏透了才后悔。

血管硬了,心脑跟着遭殃

糖尿病还有个“隐形杀手”——血管病变。血糖高了,血液里的糖会跟蛋白质“勾搭”,生成一种叫“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东西。这玩意儿黏在血管壁上,让血管变硬、变窄。

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4倍,心梗和脑梗的风险也翻倍。

国内心血管学会统计,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比癌症还高。

血管硬了,血流不畅,心脏得使劲儿泵血,血压就上去了。李贵山检查时总胆固醇6.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4.2 mmol/L,这都是血管堵塞的信号。

喝水多能让血不那么黏,可降不了胆固醇,也挡不住血管壁增厚。

专家分析,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在7 mmol/L以下,心血管风险能降30%-40%。可要是老觉得“喝水就够了”,那就是在拿命赌。医生常劝,管住嘴、迈开腿,比啥都强。

三招防变化,别光靠喝水

说到防范,喝水只是个小帮手,真正管用的还得看这三招。

第一,控饮食。糖尿病患者每天碳水化合物得占总热量的50%-55%,别一顿饭全吃馒头米饭,得搭配粗粮、蔬菜,少碰甜食和油炸。

第二,动起来。研究表明,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骑车,能让胰岛素敏感性提高20%-30%,血糖自然降。

第三,按时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一个都不能少,每3个月查一次,数据超标就得找医生调方案。

国内一项针对10万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血糖控制得好的人,10年内并发症发生率不到15%,而控制差的,高达50%。喝水多是好事,可别指望它包治百病。

医生常说,糖尿病是慢性病,管得好能活到80岁,管不好40岁就得出大事。

关键在哪儿?得明白,身体的变化不是一天来的,防也得一天天攒,别等渴得不行才想起喝水,那时候,晚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文中人名均为化名,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