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航母一堆“孤寡”舰,个个短命,不“孤寡”的都活得久

生远谈历史 2025-04-07 11:31:01

众所周知,想要生产航母,那可是真的不容易。

在二战期间,日本人可是建造了很多的航母,这些航母几乎一艘长一个样子,艘艘不重样,然而这些只生产一艘的航母,竟然个个短命。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日本人造航母,真的是脑回路清奇

航母的设计和建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这么大的船,光是设计就很复杂了,而且即便设计出来,几乎所有的配件那都是专用的,再加上为了满足航母的使用,连飞机也要进行特殊的设计。

可以这么说,一个型号的航母,要是不生产个三五艘,那可真的是贵的没边。

毕竟任何东西都是量产之后,才能变得更加便宜,而且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很明显的也是越成熟的技术越可靠。

但是在二战的时候,日本偏不这么搞,当时为了支撑日本的对外作战,日本的航母数量也是相当多的,但这些航母的样子真的是千奇百怪。

似乎在日本人的眼中,只有新东西才更可靠一般,因此,这些只生产了一艘的航母,就有了一个名字,名叫“孤寡舰”。

日本人爱生产孤寡舰可不是二战的时候才开始的,从日本生产第一艘航母的时候,就已经是这么玩了。

日本最早的航母是凤翔号,这艘航母是轻型航母,主打的就是一个规模较小,但生产速度较快。

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也不算是错误,毕竟,数量多了也是能够引发质变的,日本如果真按这个思路搞一批凤翔号同型号的航母,那也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没想到,日本在轻型航母的路上压根就没往后走,很快,就又生产了赤城和加贺两个大型航母,紧接着又搞了一艘龙骧轻型航母,和苍龙中型航母。

可以说,日本哐哐哐一通造航母,可生产出来的航母,真的是超级具有随机性,想大想小,全看心情。

到了1941年,日本竟然一共造了12艘完全不一样的航母入队服役。

别的不说,12艘航母,艘艘不一样,也是真的佩服日本人的脑洞,很难想象日本人是怎么鼓捣出这么多型号各异的航母出来的。

从公开的历史资料来看,日本对于每一艘航母都是全新的设计有着自己的见解,但这些见解,看起来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按理说,就算是有对之前生产的航母进行升级,也应该是保留基本的特性,进行优化,但日本人干脆是推翻前作,直接来新的。

这样的技术发展思路,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毕竟,丢弃技术积累和优化,就意味着每一艘新造的航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而这也给日本这些孤寡航母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孤寡航母的战绩如何?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日本人随机设计航母究竟是出于什么想法,但如果是只看结果,日本人应该有足够的理由,对当初的随机性设计思路表达后悔的情绪。

为什么这么说呢?

事实上,日本在二战期间一共造了20多艘航母,其中60%左右都是孤寡航母,这些孤寡品虽然长的不一样,但却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技术不成熟,缺陷很明显。

这一点在战绩上就表现的特别明显。

比如在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日本动用了六艘航母,但是这六艘航母中有四艘从下水到被击沉,仅仅存活了六个月的时间。

很巧合的是,被击毁的四艘航母全部是孤寡航母,也就是说,这四艘都是孤品,全世界仅此一例。

反而是当时同样参与珍珠港偷袭事件的另外两艘,翔鹤和瑞鹤号,足足服役了两年半和近三年之后,才遭遇重创被迫退役。

为啥,另外两艘能够坚持这么久呢?

其实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翔鹤和瑞鹤这两艘本身就是姊妹舰,拥有基本一致的设计,并且因为本身就是同型号的产品,其设计是经过了优化的,所以坚固程度也是孤寡航母无法比拟的。

比如翔鹤号,在珊瑚海和圣克鲁斯两次战役中,都遭遇了非常严重的袭击,舰体多处受损,但饶是如此,翔鹤号还是坚持到返航,虽然带伤,却没有沉没。

这就证明,翔鹤号的设计是非常出色的,有专家认为,翔鹤号虽然比不上美国的企业号,但是两者的性能已经相差不大。

由此可见,像翔鹤这样的成批生产的航母,在各方面的参数上,绝对都优于日本生产的那些孤寡航母。

而更夸张的则是日本的大凤号,这艘超大型的航母刚一下水的时候,那真的是如同一座小山一样,浮在水面上,气势上真的是霸气。

但战绩就真的是霸气侧漏了,因为这艘巨大的航母,下水仅仅三个月就沉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大凤号被击沉,可不是经历了多么激烈的战斗,而是仅仅被一发,没错,你没看错,就是一发鱼雷,就把一座山一样的航母给击沉了。

如果说大凤号短暂的生命让人意外,那么信浓号就更悲催了。

这艘孤寡航母的生命只有17个小时,他从入队服役,到被击沉,仅仅只用了17个小时,而让这艘航母报废的,也仅仅只是四枚鱼雷。

由此可见,这些新奇的孤寡航母,看似每一艘都在使用新的设计语言,新的设计方式,但是只是看着不一样而已。

其设计和技术根本就没有经过严格的思考和设计,甚至可以说,这些航母可能仅仅只是能浮起来,仅此而已罢了。

而更扎心的是,日本这些新奇的孤寡航母,花费的成本和建造周期事实上更长。

毕竟,这些航母,没有同型号参考,没办法用同样的船坞和零件去建造,每一艘连长相都不一样,意味着所有的材料都需要特殊加工。

这就意味着原本可以在量产的背景下迅速完工的航母,总是要拖拖拉拉的用更久的时间才能完工。

二战的时候,日本航母数量很多,战绩却非常拉跨,为啥同样是航母,美国航母的战绩就要好很多呢?

美国在二战期间就主要生产量产型航母,比如从1934年开始,此后五年的时间里,美国一共有三艘航母服役,但这三艘航母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基本一样。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那就是一些不合理的细节做了修改,所以,别看只有三艘下水,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到了二战的时候,为了应对战争,美国大量生产埃塞克斯级航母,这个型号的航母也不是新品,而是从约克城级改进而来的。

比如大黄蜂号,哪怕被即使没炸弹和鱼雷攻击,都能全身而退,就可以见得这个设计有多成功。

二战的时候,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航母造了17艘,因为高度量产,不但成本低,建造速度快,关键的是可靠性好,战绩优异。

别看,美国没有在新设计上费工夫,但实质上,这才是最高效的做法。

而日本很显然,不断推陈出新,缺少了积累,反而浪费严重,效率低下。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