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至今,各国封关旅游停运,旅客大减全球航空业备受打击。
世界各地机场和航空公司在过去两年,受疫情打击元气大伤,但在迎来复苏机遇时却面临新挑战。两年来无法出国的旅客开始报复式出游,成千上万的人试图弥补在大流行期间失去的假期,一时大量的旅客涌进了机场。
随着近期疫情放缓,欧美各国放宽入境限制,出现大规模的报复性旅游。但面对旅客回归,航空业为何叫苦连天?
在疫情期间,全球航空业丢失了230万个职位,地勤和安全人员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然而他们的回流十分缓慢,这个原因有很多,包括招聘制度及工作环境恶劣所致。
德国、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的机场,已尝试为推荐亲朋戚友加入员工提供额外福利,包括加薪和奖金。
营运商在欧洲登记了数以千计职位空缺,然而行业分析指出即使在夏季高峰期前,招聘的速度也不足以消除航班取消和旅客长时间等待的风险。
因航空业涉及航空安全,欧美国家的求职者都会接受安全审查,平均需要3个月时间。这代表即使今天成功聘请员工,入职也得要3个月以后。
例如法国所有航空工作人员需要经过安全审查,最敏感的工作审查时间最长可达5个月,大大拖慢招聘时间。而即使员工成功入职上班,也会有人因抵受不了当前的工作环境选择快速离职。
图为6月20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因员工罢工示威,大量航班取消。
工作量大增,员工薪金过低在疫情下避过裁员的员工,不少都遭冻薪甚至减薪以换取留在工作岗位。
但在近月因旅客回归,人手不足导致工作量大增,薪酬却维持疫情期间水平,引起员工广泛不满。
有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工作的海关人员表示,人手不足关系员工常常加班,而旅客因等候时间态度亦变得恶劣,他看到有年轻人因无法忍受以收银员的工资做如此巨大压力的工作,上班一天第二天就辞职。
工作环境压力过大亦引发了员工不满,意大利、法国、葡萄牙、比利时和西班牙最少7个工会已警告,如果航空公司无视他们的要求,机组人员将会发起罢工,届时无可避免导致业务进一步停摆。
法国机场地勤一个工会已准备在7月2日发动示威,单是戴高乐机场及奥利机场现正需要填补4000个职位。
而罢工也进一步拖累机场人手不足,大量航班取消。
机场及航空公司一方面要面对对旧员工加薪要求,另一方面正以高薪吸引招聘新员工。
新加坡樟宜机场正在寻找6,600名员工,其中Certis集团正提供2.5万新加坡元(约12万人民币)的签约奖金,即基本月薪的10倍,招聘保安及人流管制员工。
在荷兰,航空业空缺职位创下历史新高。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机场特别向1.5万保安、行李处理、运输和清洁工作人员特别发放每小时5.25欧元的夏季奖金,相当于最低工资的50%,以挽留员工。
但是,如此的积极招聘也会带来隐忧,通胀压力下大量的旅游需求恐怕只是短期的,一般人会更倾向留在国内减少旅游消费。若通胀无办法短期内舒解,当满足首批旅客后需求会大减,届时航空业可能会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
机票价格将攀升介于上述情况,旅客要面对的,除了是随时取消的航班外,还有高昂的机票。
在人手不足航班不足下,大量机位需求会推高机票价格。俄乌战争导致的燃料价格上升,也是机票价格提高的重要原因。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主席伊斯梅尔(Izham Ismail)表示,航空业人员的短缺情况可能需要长达12个月的时间才能缓解。这意味旅客能享受疫情前廉价旅行恐怕需要一年或之后。
总比中国的航空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