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8)最高法民申3097号案为例
一、案例背景与核心争议案号: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申3097号
2011年6月,金桥公司向陈轶群、白军借款,万鹏公司以名下房产(万鹏大厦第八层)提供抵押担保,但未办理抵押登记。2015年4月,万鹏公司出具《还款承诺书》,承诺若金桥公司未按期还款,将万鹏大厦整体过户给债权人。债务到期未清偿后,债权人诉请金桥公司还款,并要求万鹏公司承担担保责任。
争议焦点:
万鹏公司“债务不还则过户房产”的承诺是否有效?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房产担保责任如何承担?二、法院裁判要旨:流押条款无效,但担保责任不消灭流押条款无效万鹏公司承诺“债务不还则过户房产”属于《民法典》第401条禁止的流押条款,直接约定债务不履行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违反公平原则,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该条款无效。担保法律关系成立无效流押条款不影响担保意思表示的效力。万鹏公司提供担保的意思明确,虽未办理抵押登记,但根据《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46条,应在抵押房产价值范围内承担补充清偿责任。保证期间未过保证人李浩辉、白娟的连带保证责任未超过法定保证期间(主债务届满后6个月内),债权人已在期间内通过诉讼主张权利。裁判结果:
金桥公司承担还款责任;李浩辉、白娟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万鹏公司在抵押房产价值范围内承担补充责任。三、法律分析:流押条款的效力与实务风险(一)流押条款的禁止逻辑法律依据《民法典》第401条:禁止债务履行期届满前约定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立法目的:防止债权人利用优势地位损害抵押人及其他债权人利益,保障抵押财产公平清偿。司法实践标准时间节点:债务履行期届满前的约定无效,履行期届满后可协议折价(需公平协商)。后果处理:流押条款无效不影响抵押合同其他条款效力,债权人仍可主张优先受偿权(若已登记)或补充责任(未登记)。(二)未登记抵押的担保责任责任性质补充责任:根据《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46条,未办理抵押登记导致抵押权未设立,债权人可请求抵押人在约定担保范围内承担责任,但不超过抵押权设立时应承担的范围。实务难点价值范围界定:需通过评估确定抵押财产价值,避免超额执行。执行顺位劣后:未登记抵押权的债权人劣后于已登记的抵押权人及查封债权人受偿。四、实战指南:担保合同设计的合规要点避免流押条款替代方案:约定债务到期后协议折价(需公平协商)或明确拍卖、变卖程序。风险提示:任何形式的“直接过户”约定均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完善抵押登记登记必要性:不动产抵押以登记为生效要件,未登记则抵押权不成立。操作流程:签订抵押合同后立即办理登记,留存《不动产登记证明》。明确保证期间约定保证期间:建议明确约定保证期间(如2年),避免适用法定6个月短期。权利主张留痕:通过书面催收、诉讼等方式在保证期间内主张权利。证据留存担保意思表示证据:留存担保承诺书、董事会决议等文件。履行过程证据:如催款通知、抵押物现状照片等。五、类案对比与延伸思考对比维度
本案
类似案例((2020)最高法民终345号)
流押条款形式
直接约定过户
约定债务期满后自动抵债
法律评价
无效
无效
担保责任处理
补充责任(未登记)
优先受偿权(已登记)
实务启示
未登记抵押风险高
登记是抵押权成立的核心要件
六、结语(2018)最高法民申3097号案揭示了流押条款的效力边界与未登记抵押的法律风险。对于债权人而言,需严格审查担保条款合法性,及时办理抵押登记以强化权利保障;对于担保人,则应警惕“兜底承诺”可能引发的超额责任。在商事交易中,唯有遵循《民法典》对担保制度的规范,方能平衡各方权益,实现风险可控的融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