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这句话一点儿没错。为啥这样说,因为人倒霉的时候往往具有连续性,你以为倒霉已经到头了,往往会有更倒霉的事情立马来,真的麻了。
近几年找工作有多难,想必在座各位肯定有深刻感受吧!现在别说跳槽加薪了,平薪这种都难找。试想一下,如果你好不容易找了个狠狠加薪的工作,马上要入职了,对方却放你鸽子,是不是心态非常崩?
最近看的一篇帖,帖主的男朋友就是被招聘方放了鸽子,甚至他还更惨一点。事情是这样的,男生本来在前公司干得挺好的,结果他因为工作理念的原因,和领导大吵一架,直接喜提裁员大礼包。
接着柳暗花明的事情发生了,男生在被裁员一周后找到了一份比原来工资高了一倍多的新工作,简直不要太通体舒畅。结果他还没高兴多久,正准备入职新公司呢,就被新公司的HR放了鸽子,被告知:“你不用来上班了。”
好好好,职场水逆期到了是吧!
帖主说她男朋友在被新公司的HR放鸽子之后,开始反思(后悔)在前公司的言行问题,觉得自己明明可以忍住,收敛一点,跟领导不至于吵起来。明明可以换种方式沟通,偏偏自己选了最暴力的方式,当时自己发完火爽了,事后得到的结果往往自己不能承受。
虽然反思是对的,有这个思考角度也没什么问题,但我还是想说,打工人最忌讳自己PUA自己。
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沟通,而不是忍耐。人会沟通,便不会委屈自己,而忍耐,则是将矛盾从自己这里卡住,不让它发生,而不代表委屈消失。
在职场中,不会有效沟通是一件非常窒息的事情,因为大家办公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沟通不顺畅会大幅降低办公效率,从而导致产出品质下降,后续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懂得都懂。
同样的,在职场上不只要对工作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沟通不顺畅时,听的人与说的人都不会舒服。相信有很多人都曾在工作的时候遇到过说不清楚工作需求、自己要做什么、在职场上控制不住情绪的人吧,真是想起来都闹心。
好巧不巧,最近朋友就被她不会沟通的领导折磨的不轻,她领导几乎每次开会都是无效会议,讲不清楚会议重点,但是非常爱讲。工作起来,重点永远不在能提升办公效率、工作成果质量的事情上,而是集中在一些表面工作上。
最要命的,朋友领导特别喜欢说话的时候加特别多的负面情绪,这就导致跟着他一起工作,很难不生气,员工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来稳定情绪了,剩下一小部分才能用来从他诸多废话里挑挑拣拣出能用的。
这里或许就会有人问,那什么才算是职场有效沟通呢?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捋清楚三点,即能把握绝大多数工作的核心要点。
首先,针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比如有些人偏好听过程,这样方便他掌握更多的细节,有些人则喜欢听解决问题的方法,关注产出成果,所以则更应该以方法论、结果为导向进行叙述。
其次,在说事情的时候,就事论事很关键,不要夹杂私人的情绪偏好,要有足够清晰的逻辑脉络,可以发散思维,但不能想到什么说什么。除此之外,说话的时候要着重说重点,以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什么,预期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等,以此达到说话更清晰的目的。
最后,在阐述的时候,真诚客观是王道,以及尽量使用通俗的表述,避免拗口生涩的表达。
在掌握上述技巧之后,在职场中还需要一点点人情世故的加持,才能更好的推进工作。正所谓职场情商修炼,在中国文化中,“人情”因素在职场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尽管工作能力是基础,但得到领导的认可往往能让人在职场上走得更稳更远。
总而言之,面对职场需要有一些敬畏之心,说话做事都需要谨慎一些,想清楚再行动,才能很大程度避免后悔的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