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刺杀老蒋失败的凶手到达延安,毛主席:你不能留在这里!

际行星河海 2025-03-21 17:46:31

1937年,刺杀蒋介石未遂的刺客专程前往延安,意图加入共产党,但毛泽东明确表示:“你不能留在这儿!”谁干的?毛主席为啥这么讲?他决定不再支持蒋介石,转而反对他。1902年,华克之出生在江苏,就读于南京一中期间,他非常仰慕孙中山,渴望能追随其左右。1920年,华克之顺利进入国民党,加入了左派阵营,把“三民主义”当作自己的信仰。在国共联手的那段日子里,他与共产党人走得很近,关系十分密切。

然而,蒋介石为首的右翼力量持续壮大,国民党内部的分歧愈发严重,国共两党的合作也摇摇欲坠。华克之清楚,蒋介石掌权后,国民党早已变了味。尽管他内心还坚守着最初的信念,但现实的残酷一次次冲击,再坚定的信仰也难以承受。1927年,蒋介石突然翻脸,搞了个"四一二"大清洗。他心狠手辣,对共产党和那些跟他想法不同的左派人士大开杀戒,完全不顾后果。

目睹多位共产党同志惨遭杀害,华克之自己也差点丢了性命,他满腔怒火地立下誓言:"蒋介石背叛了国民党,玷污了三民主义,我跟他势不两立!"大屠杀之后,蒋介石试图拉拢人心,派人去游说华克之,希望他能投靠自己的阵营。华克之毫不犹豫地回绝:“别想了!蒋介石就是个杀人狂,我怎么可能跟他混在一起?”华克之的不合作让蒋介石暴露出真面目,老蒋一怒之下把他抓进牢里,各种酷刑伺候。幸好有朋友帮忙说情,华克之才捡回一条命。这次事件让两人彻底翻脸,华克之从此铁了心要跟蒋介石对着干。行动没得手蒋介石在南京搞了个反动政权,华克之看不下去了,直接跑到上海,和一批反蒋的同志抱团,准备大干一场。华克之认为,除掉蒋介石并非出于个人恩怨,而是为了"替百姓铲除祸患"。他告诉这些志同道合的兄弟:"老蒋现在是革命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咱们得想办法彻底解决他。这事儿急不得,得好好琢磨一下。"

1933年,李济深等人在福建公开反对蒋介石,华克之迅速赶赴福建与其会面,双方一见如故,迅速结成了同盟。华克之他们搞了个“晨光通讯社”,这样就能光明正大地去参加蒋介石可能出现的各种活动。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要开六届七中全会,作为国民党的重要人物,蒋介石按理说会到场。华克之表示:“咱们的机会到了。”华克之精心策划,拿到了采访的“特别通行证”,得以接近蒋介石。而“晨光社”的成员们则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准备行动。华克之他们准备得很周全,但蒋介石没露面。这家伙一向多疑,这种场合他觉得不安全,所以没敢来。孙凤海和同伴们原本计划刺杀蒋介石,抱着必死的决心,行动失败后他们决定不能白跑一趟。于是,孙凤海把目标转向了汉奸汪精卫。他高喊"打倒卖国贼",对着汪精卫连开三枪。汪精卫的保镖立刻还击,朝孙凤海开枪。

汪精卫和孙凤海都倒下了,但汪精卫只是受伤,孙凤海却没能挺过去,最终丢了性命。大家都知道汪精卫和蒋介石关系不好,这次汪精卫遇刺,不少人第一时间就怀疑是蒋介石干的。他因此受到各方质疑,压力不小。老蒋怒不可遏,决心揪出真凶。大批人被抓,很多无辜者也受牵连。晨光社遭到残酷清洗。华克之成功脱身,但各地都贴满了抓他的通缉令。刺杀蒋介石的行动以惨败告终,许多战友为此牺牲,这让华克之深受打击。他一度陷入迷茫,最终决定前往延安,寻找自己的政治方向。跟毛主席聊天1937年5月4日,华克之跋山涉水,终于抵达了革命的摇篮延安,并有幸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华克之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过往,他明确表示:“我希望留在延安,继续投身革命事业。”毛泽东表示:"我明白你的感受,但这里不适合你留下,更不可能送你去抗大或陕北大学。"

见华克之神情沮丧,毛主席耐心说道:“如今全国青年纷纷涌向延安,多数是冲着信仰来的,可其中难免混入国民党间谍。一旦你的身份泄露,国民党找我们要人,事情就棘手了。我们当然不会交人,这违背了共产党的原则,但国民党很可能借机生事,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华克之清楚这事儿不简单,直接表态:“行,就按您说的办。”毛主席指示:"你最好回华南,去李济深那边,负责延安和华南之间的联络工作,这样能让你发挥更大的作用。"毛主席接着说:"你们和蒋介石的过节我清楚,我们共产党跟他也有梁子。不过现在大伙儿都在抗日,统一战线已经搭起来了,要是暗杀他,反倒不是个好主意。"毛主席抽了口烟,接着说:“老蒋还没彻底倒向日本人,咱们还能拉他一块抗日。要是把他弄死了,国民党里的亲日派就会得势,抗日的局面会更难。你给李济深带个话,现在大敌当前,私仇先放一放。”华克之对毛主席的胸怀和眼光佩服得五体投地。论个人恩怨,毛主席和蒋介石之间恐怕更深,但主席却能抛开这些,把蒋介石当成合作伙伴。华克之回应说:“我一定把话带到。”华克之因刺杀蒋介石未遂,情绪一直很低落。直到和毛主席聊了聊,才让他心里好受了一些。

华克之心甘情愿地回到华南,投身于党的秘密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多年。1939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华克之的行动从未受任何党派左右,他始终坚守内心的信念。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