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的“朴知紫砂文化”一键订阅关注
紫砂,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一抹独特色彩,自古以来便与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古朴典雅的色泽、温润如玉的触感,以及那历经岁月沉淀的韵味,都深深吸引着无数文人雅士。他们挥毫泼墨,将紫砂融入诗词歌赋之中,让这份情缘流传千古。

陈学文 全手工 松桩
一、文人墨客的紫砂情怀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少文人墨客都与紫砂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例如,明代的文徵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更是一位资深的紫砂爱好者。他曾在诗中写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诗句中透露出对紫砂壶的赞美与喜爱,也反映了他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
清代文人郑板桥对紫砂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道情十首》中写到:“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诗句中,他以紫砂壶泡制松萝茶,邀请佳客共品,将生活的雅趣与紫砂的韵味融为一体。
二、留传千古的文章诗句
除了文人墨客们的直接赞美,许多经典文章和诗句中也留下了关于紫砂的珍贵记载。如《阳羡茗壶系》一书中,详细记载了紫砂壶的起源、发展以及制作工艺,为我们了解紫砂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历代诗词歌赋中也不乏对紫砂的赞美之词,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紫砂文化的内涵,也让紫砂的美名远播四海。
三、紫砂艺人与文人墨客的合作佳话
在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紫砂艺人与文人墨客之间的合作佳话不胜枚举。他们相互学习、交流心得,共同推动了紫砂文化的繁荣。例如,清代著名的紫砂艺人陈鸣远就与文人杨彭年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二人共同创作了许多精美的紫砂壶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见证了二人深厚的友情。
此外,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为紫砂艺人题词作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紫砂艺人的技艺和成就,也展现了文人墨客们的才华和情怀。他们的合作不仅推动了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孔国利 全手工 石瓢莲蒲
今天小编为壶友们整理了一些诗词,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中的紫砂之美:
1、文徵明: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句诗出自明代文徵明之手,他用“紫泥新品”来形容紫砂壶,将其与冷泉、早味相提并论,展现了紫砂壶的清新与雅致。
2、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郑板桥在《道情十首》中,以紫砂壶泡制松萝茶,邀请佳客共品,将生活的雅趣与紫砂的韵味融为一体,体现了紫砂壶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3、苏轼:
“石瓢提梁携更便,山堂野寺行相随。”苏轼的这句诗描绘了紫砂壶的便携性,以及它伴随文人墨客在山野间行走的情景,展现了紫砂壶与文人生活的紧密联系。
4、徐渭: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明代徐渭的这首诗中,他提到了宜兴的紫砂壶和虎丘的春茗,将茶与壶的完美结合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紫砂壶和茶文化的深厚感情。
5、李景康:
“紫砂莹润如和玉,香雾纷藤茗初熟。七碗能生两腋风,一杯尽解炎方溽。”民国时期的李景康在赞美邵大亨所制的鱼化龙壶时,用“紫砂莹润如和玉”来形容紫砂壶的温润如玉的质感,同时表达了品茗时的愉悦感受。
6、王士祯:“紫砂新瓯注活水,砂床初沸度松风。”王士祯的诗句中,描绘了用紫砂壶泡制茶水时的情景,水在壶中沸腾,茶香四溢,如同松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7、袁枚:“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正度文人语,更爱紫砂凝古光。”袁枚在诗中赞美了紫砂壶煮茶时产生的香气,以及紫砂壶本身古朴典雅的光泽,将茶文化与紫砂艺术完美融合。
8、汪士慎:“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玉壶沁得脂膏满,不是元家独姓香。”汪士慎以阳羡(宜兴)的春茶和兰陵的美酒为伴,用紫砂壶泡茶,赞美了紫砂壶能够充分沁出茶香的特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紫砂壶的喜爱之情。
9、查慎行:“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香。却是寻常山里物,不同风味待君尝。”查慎行在诗中描绘了用紫砂壶煎茶的过程,强调了山泉水和橄榄香的搭配,以及紫砂壶能够提升茶味的特点,邀请友人一同品尝这不同寻常的山野风味。

张利伟 全手工 古莲子
10、丁鹤年:“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斧。夜寒灯影下,自汲泉鸣圃。”丁鹤年的诗句中,将紫砂壶与雪水、诗歌和灯影相结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展现了紫砂壶在文人生活中的独特地位。
11、秦观:“紫砂香鼎小茶烟,正好开尊月满天。”秦观的诗句中,紫砂香鼎与茶香、月色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展现了紫砂与文人生活的和谐共处。
12、陈继儒:“闷来无伴倾云液,铜雀春深锁二乔。幸有紫砂知己在,闲情逸趣乐逍遥。”陈继儒在诗中表达了孤独时紫砂成为知己的感慨,展现了紫砂对于文人墨客的重要性以及它带来的精神慰藉。
13、沈德潜:
“清茗洗积昏,妙香祛客尘。若道玉川子,风流不减人。”沈德潜通过品茗紫砂壶泡制的清茶,感受到了身心的清爽和愉悦,将玉川子(卢仝)的风流与紫砂的韵味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紫砂文化的深深喜爱。
14、杨慎:“买得宜兴茶器归,清风生处梦魂飞。除将潏水无多用,且学卢仝七碗诗。”杨慎的诗句中,宜兴的紫砂茶器与清风、梦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紫砂的热爱以及品茗时产生的愉悦感受。同时,他还提到了卢仝的七碗茶诗,将茶文化与紫砂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15、顾炎武:“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顾炎武的诗句中,虽然并未直接提及紫砂,但竹炉煮茶、寒夜品茗的场景与紫砂的雅致相得益彰。梅花与月色的点缀更增添了几分诗意和雅趣。
16、朱彝尊:“砂壶新制泛春芽,雨过烟痕未可夸。坐对幽窗闲品茗,清香一缕入诗家。”朱彝尊在诗中描绘了新制的紫砂壶和春茶,静坐窗前品茗,清香入诗,展现了紫砂与文人墨客生活的紧密联系。
17、赵翼:“紫砂瓯小煮香泉,石鼎松风沸晚烟。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赵翼以紫砂壶煮香泉,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品茗画面,称赞此味只应天上有,表达了对紫砂茶艺的极高评价。
18、纳兰性德:“轻烟萦碧水,细语话紫砂。香茗盈玉盏,诗酒趁年华。”纳兰性德的诗句中,轻烟、碧水、紫砂、香茗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表达了对紫砂文化的深深喜爱。
19、曹雪芹:“紫瓯凝香绕指柔,轻烟袅袅醉心头。何须更问仙源路,已入壶中第一流。”曹雪芹在诗中赞美了紫砂壶的香气和手感,同时表达了品茗时的陶醉感受,将紫砂壶与仙境相提并论,展现了对紫砂文化的极高赞誉。
20、唐寅:“紫砂壶中香自飘,清泉细煮韵悠长。闲来无事添诗意,一曲清歌伴晚凉。”唐寅在诗中描绘了紫砂壶煮茶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品茗时的诗意和惬意感受,将紫砂文化与诗意生活紧密相连。

孔国利 全手工 菱花莲蒲
21、吴伟业:“紫砂新瓯雪涛涌,松风细煮碧云生。茶香诗韵两相宜,一襟清趣在壶中。”吴伟业的诗句中,新制的紫砂壶与雪涛般的茶水相映成趣,松风细煮之下,碧云生香。茶香与诗韵交织,一襟清趣尽在壶中。
22、钱谦益:“砂壶细火煎春露,墨客清吟赏雅芳。月下风前同把盏,人间何处不沧桑。”钱谦益在诗中描绘了用紫砂壶煎春露、品茗的情景,墨客们清吟赏雅,月下风前同把盏,感叹人间沧桑。
23、龚自珍:“紫砂一瓯香满室,清风两腋意悠然。闲来无事翻书卷,诗酒趁年华。”龚自珍的诗句中,紫砂壶的香气弥漫整个房间,清风拂面,意态悠然。闲来无事时翻阅书卷,诗酒趁年华,展现了文人墨客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
24、郑燮:“竹炉汤沸火初红,紫砂新壶正香浓。一曲清歌伴明月,满襟清趣在壶中。”郑燮的诗句中,竹炉中的火烧得正红,紫砂壶中茶香四溢。一曲清歌与明月相伴,满襟清趣尽在壶中,展现了紫砂与文人墨客生活的和谐共处。
25、顾景星:“砂壶静置几案前,茶香漫溢入诗篇。挥毫泼墨抒胸臆,一襟清趣在壶天。”顾景星的诗句中,紫砂壶静置于几案前,茶香漫溢,为诗篇增添了几分韵味。挥毫泼墨之间,胸臆得以抒发,一襟清趣尽在壶天之中。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文人墨客对紫砂壶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紫砂壶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熠熠生辉。
微信号:39194342
欣赏美壶,请长按指纹识别下图二维码!

视频号:朴知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