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吴堡县辛家沟镇的李家河村,宽敞笔直的通村道路映入眼帘,错落有致的梯田里一棵棵梨树迎风而立,甜蜜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村民们的脸上……可就在5年前,李家河村还由于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被市县定为软弱涣散村,被视作全县农村工作“最难啃得骨头”。
2018年3月,是李家河村“转运”的开端。这一年,正值吴堡县全面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常年在外做生意的李强儿是土生土长的李家河村人,他为人正直厚道,在村内又有着极高声誉,顺理成章成为了村民们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李强儿也没有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毅然放弃了在外经营的生意回村参加竞选,并且顺利当选村主任。自此,他与李家河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
为了重塑李家河村党支部为民办事、与民谋福的先进形象,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李强儿与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从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入手,全面捋顺村级财务,让全体村民行使村务监管权利。同时,李强儿多方协调资金,为村里申请村内庭院、入户路、自来水等民生项目,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问题。到现在,随着村内家家户户庭院全部硬化、自来水全部入户以及以讲习所、爱心超市、村规民约等为主的一系列弘扬文明新风活动的开展,李家河村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逐渐形成,也顺利迎来从一个典型的弱涣散村到全市的先进村的转变。
农村发展,根基在产业发展,核心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2020年,成绩突出的李强儿成功当选为李家河村党支部书记。他针对村里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支柱性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等现状,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集体产业。为此,李强儿先后垫资240余万元,流转村民撂荒土地1700余亩,大力发展吴堡青梨、山地苹果和日光温棚等产业,打造现代农业循环示范园区。目前,李家河村共建成山地苹果和吴堡青梨1597亩,5村联建日光温棚21座,每年可实现土地流转收入24万元。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李强儿还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让农户在产业发展中受益,仅示范园每年可带动村民长期务工200余人、年增收近140万元,大幅提升了村集体“造血”功能。此外,广大农户每年还通过土地流转、劳务收入、入股分红等获得收益,户均实现纯收入1万元,有力夯实了稳定增收的基础。
2022年,李强儿又在李家河村积极推动打造全市首家“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涵盖智慧党建、数字农业、平安乡村、便民服务、应急指挥、一村一品、村民自治、特色乡情等八大服务。这一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及各大省市媒体争先报道,为全县“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探索出可复制的“李家河模式”。
奋斗没有终点,付出终有收获。近年来,李强儿先后获得“榆林市脱贫攻坚奋进奖”“榆林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李家河村也先后被评为榆林市文明村、吴堡县乡村振兴示范村等。(来源:吴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