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攻关六年,成功将二氧化碳合成为淀粉。实验室也能造出食物,这也就意味着,以后人类或将再无饥荒,靠老天爷赏饭吃的苦日子终于到头。

2021年9月24日,这项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一经发表,震惊四座,国际学术界更是直接将它评价为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
不过高兴之余,仔细想想还是有些匪夷所思,通常人们调侃“喝西北风”,没想到现在,这西北风还真能当饭吃,就是这种科技与狠活真的能吃吗?人工淀粉究竟是怎样合成的?

淀粉我们都不陌生,它是食物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占全球热量摄入的80%以上。同时,淀粉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例如在建筑材料里做保水剂、增稠剂和黏结剂等。
它的合成,在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进一步合成淀粉。这一看似简单的光合作用,其实涉及了60多步代谢反应和生理调控,实际上的理论能量转化效率仅有2%左右。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一般较长,例如小麦一般为6-8个月,玉米则为3-4个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土地、人力以及肥料、水和光照的滋养,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如果不幸遇到干旱或洪涝等恶劣天气,甚至还会前功尽弃。
这就导致,2023年共有约2.816亿人面临着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同比增加2400万人。

合成淀粉则没有这些不稳定性,它创新性的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通过化学与生物催化相耦合的方式。
化学催化剂将高浓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还原成碳一(C1)化合物,然后通过设计构建碳一聚合新酶,依据化学聚糖反应原理将碳一化合物聚合成碳三(C3)化合物,最后通过生物途径优化,将碳三化合物又聚合成碳六(C6)化合物,再进一步合成直链和支链淀粉(Cn化合物)。

整个过程通过光能—电能—化学能的转变方式,将7000个生化反应简化为只有11步的主反应,整体能量转化效率大幅提升到原来的3.5倍。

至于合成淀粉能不能吃的问题,核磁共振等检测与分析鉴定证实,人工合成的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完全相同。
口感嘛,因实验室合成淀粉只有大约1克,科学家们苦笑:实在是舍不得吃。那么,科学家们呕心沥血研究的合成淀粉,究竟有何用途?

目前,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开始了吨级中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交流会上,研究员马延和曾透露:预计今年有望做出第一批产品,用于材料和半导体领域。

畅想未来,如果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实现量产。粮食的生产从田间地头变为工业车间,依照现有数据,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5亩土地的玉米淀粉年平均产量。届时,将会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摆脱土地对于生产力的制约,成功解决粮食危机的世界难题。
减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不仅能提高粮食安全,同时还保护了环境。此外,二氧化碳更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它的利用还能减缓温室效应,促进碳中和的实现。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从0到1,科学家们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又给出了最新成果,将二氧化碳还原合成葡萄糖和油脂。依旧是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先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成高浓度乙酸,然后用酿酒酵母对乙酸进行发酵,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合成葡萄糖和油脂。
有了这些成功案例,相信在未来,各种只出现在科幻电影的合成食物将不再是妄想。

【参考文献】
[1]周婕.解密"空气变粮食"——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探索[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2
[2]唐琳.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J].科学新闻, 2022.
[3]武威.人工合成淀粉背后 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还有漫漫征途[J]. 2021.
金立旺摄.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 世界首创!二氧化碳到淀粉人工全合成[J].天津支部生
原料怎么收集的呢?
西北风牌淀粉
一斤天然淀粉都卖价格都卖不过一瓶矿泉水,这合成的不亏到裤儿都没了?
以后穷人吃合成米面,富人吃天然米面[吃瓜]
诺奖级别的科研项目
这么快就开始吨级试验啦,非常棒
祝贺
哇,现在进展很快啊。
你都知道这是2021年发表的成果了,还在2024年尾说,你用的0.1g的网么?
以后西北风也要喝不起了。[大哭]
这个投入产出比怎么样
加上核聚变堆可以开启星际旅行[得瑟]
美国科学家在研究用淀粉转化成石油,中国在研究用石油转化成淀粉,国情不同吧?美国的粮食产量太多了,把粮食转化成石油也是可以的,中国的粮食不够吃,就研究把石油转化成淀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