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国内汽车集团子品牌以及公司架构和汽车品牌关系图谱以及车系分布的资料收集。
图片有一定时效性,资料可能不是最新状态,各公司均存在不时股权变动和品牌出售以及内部调整,还有部分品牌直接关闭运营。


卢放:岚图全品类车型搭载乾崑智驾ADS3.0,今年年内将全部上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3月28日至3月30日在北京举行。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放出席演讲。

目前,东风马赫动力已覆盖燃油(1.5L、1.5T、2.0T)、混动(油混+插混)、电动(纯电、半固态纯电)三大领域,包含六大产品平台,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马赫动力已全面覆盖东风汽车旗下乘用车板块,多款搭载马赫动力的车型已投放市场。除了在东风体系内广泛应用,马赫动力还成功进入东风外汽车品牌的供应链。部分知名汽车品牌已经开始采用马赫动力作为其车型的动力总成,这进一步提高了东风马赫动力品牌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马赫混动MHD2档油电混动,发展成DHI4档油混,最终演变为PHREV4档插混和增程。同时东风马赫氢能源混动也在研发之中。



东风公司自2020年下线首台固态电池汽车以来,已在五省十市完成230万公里实车验证,创下全球纪录。东风构建了固态电池数字孪生智能管控平台,通过大模型技术优化配方设计、工艺制造和安全管理。

“固态电池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产业生态的竞争。”史建鹏表示,东风愿与行业同仁携手攻克技术难关,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领先。固态电池发展呈现四大趋势:1、产业链重塑,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应用,固态电池将重构现有产业生态。2、研发模式创新,需要产学研深度合作,加速技术突破。3、技术路线清晰化,固液混合与全固态路线将长期并存。4、材料体系多元化:氧化物、硫化物等电解质材料竞相发展。

同时也面临高性能电极开发、复合电解质膜制备、高稳定性界面构建、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四大技术挑战。“如果把液态电池比作在水里游泳,全固态电池就像在陆地上游泳,还要保持同样的速度。”





在智能化方面,东风将继续实施“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合作与自研互补,以岚图为例,高端车型(售价40万元以上)搭载了华为的技术,而30多万元的车型则装备了东风自研的技术。“总体来看,东风汽车的高端品牌,甚至包括奕派品牌的高端车型,都将与华为等合作伙伴展开深入合作,我们也可能寻求其他合作伙伴。但东风汽车自研的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主流和经济型车型上。”对东风而言,自主研发的战略意义在于技术的自主掌控,但汽车行业的最大因素是“规模”,在智能化领域的生态合作是必然的,谁的规模大,谁的成本就一定低。



东风集团股份在2024年的研发成本为48.52亿元,同比增长6.15%;同期实际基本开支(权益法口径)为177.65亿元,同比上涨38.94%。研报指出,主要用于:总部及研发中心的新能源平台、技术研发等投入约22亿元;岚图、猛士、奕派、纳米等自主乘用车的新能源事业投入约64亿元;商用车产品研发、生产线等约30亿元。这三种降本方式适用于所有玩家,当然也包括东风。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动力系统方面,东风汽车打造了新一代马赫动力体系,涵盖电混、E电驱、全固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等多种能源形式,量产了行业首款47.06%热效率混动发动机;启动建设了能量密度为350Wh/kg的固态电池中试线,还布局了20-350kW燃料电池系列产品。在智能化方面,东风打造了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天元架构,并推出了国产自主可控的车规级MCU芯片——DF30,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类电子控制系统,如动力电机、动力电池、混动箱、底盘、安全气囊、车身域控过去,我们更多地投入于机械件的研发,而现在,我们逐渐将研发重点转向功能件和智能化领域,这是研发投入结构的一次重要调整。”

目前,东风正在研发基于大模型的端到端智能驾驶系统,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将具有更强的场景适应性,将于2025年内实现量产搭载。

据东风汽车相关人员透露,东风汽车将在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发布OS系统、智能驾驶等智能化新技2025年也是东风的产品大年,将推出7款新能源车乘用车和3款商用车,并进行全面智能化升级,还确定了“整体销量重回300万辆台阶、挑战320万辆”的目标。另一豪华电动越野品牌猛士科技继承了东风猛士军车的基因,担负着树立东风汽车旗舰品牌形象的责任,“尽管……但我们在越野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是不可忽视的东风猛士所有的关键部件均为自主研发,尤其是电动化技术,“这是技术层面的重大突破,与同级别越野车相比,在轴承耐用性、爬坡能力等方面都较为出色,猛士的第一款车已经基本实现了上述战略目的,但我们必须攻克市场表现的关卡。

猛士的第二款车型将在4月份亮相,“自从长城的坦克入市后,为硬派越野车市场撕开了新的市场空间,我们的思路也需要更加开阔,零的需求也有可能通过创新创造出新的市场,我们也可能会丰富猛士越野的含义,关注轻越野市场。

东风汽车旗下猛士有大动作!据悉,2025 年下半年将发布一款与华为合作车型,目前定价与命名尚未公布。此外,越野轻骑系列产品也将逐步投放市场纳米品牌今年将推出第二款战略车型,明年还将有新的战略车型问世;奕派也在今年年初宣布与华为进行战略合作。
据悉,岚图梦想家去年连续多月蝉联35万元以上新能源MPV销冠,单月销量稳定破万,市场占有率高达33%。新产品岚图知音凭借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5C超充技术、901km超长续航、AI大模型逍遥座舱等技术,冲击20万级纯电SUV市场,进一步拉动销量预期。


至2030年岚图品牌海外版图将拓展至世界六大洲,覆盖全球60国,累计建成500家销售服务网点,海外销量目标50万辆,持续落地“6655”核心目标,推进Let's VOYAH“共岚图”出海战略。岚图品牌毛利率居行业第二,岚图等东风新能源单车研发成本超2万,岚图销量增速超行业两倍。

东风汽车牵头!行业最大规模端到端自动驾驶开源数据集发布
3月25日,智能网联汽车智驾数据空间构建研讨会暨中汽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数据分会2024年度会议在上海举办。会上,东风汽车发布行业规模最大、涵盖125万组高质量数据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开源数据集。

该数据集由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布,旨在为学术界与产业界提供高质量、多模态数据资源,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标准化与生态建设,树立行业新标杆。

近日,央视CCTV-10《寻道大国汽车安全》专题节目聚焦东风汽车,深入揭秘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在节目中,东风汽车马赫E超高安全电池以远超国标的安全性能,成功挑战“陆海空”三栖极限测试,彰显了东风汽车的安全品质,切实为用户的驾乘安全筑牢了防线,助力汽车行业迈向更高的安全标准。

东风汽车马赫E超高安全电池取得优异的测试表现,得益于电芯结构的创新设计。东风汽车采用L300宽标准化方形大尺寸、高热导率塑胶、高过流双极耳设计,散热性能提升50%。同时,优化电芯间排气通道,排气量提升85%,进一步降低热失控风险。

在第二项盐水浸泡测试中,测试团队将马赫E超高安全电池置于水下约1米处浸泡50小时。根据国标要求,电池在盐水中浸没2小时后,能够正常工作即为达标。经过50小时的盐水浸泡后,马赫E超高安全电池箱体内无水渍,电池包无泄漏,外壳无破裂、起火、爆炸等现象,电压保持稳定。



在最后一项高空跌落测试中,东风汽车同样大幅超越国标。首先,将电池从10米高空跌落,远超国标1米的要求;其次,在地面设置直径36厘米、高10厘米的半球形凸起障碍物,从8米高空释放电池。经测试,马赫E超高安全电池受冲击后无泄漏,未出现起火和爆炸现象,充分展现了可靠的安全性能。

东风汽车一体化压铸产业化项目冲刺竣工验收,投产后将年产轻量化部件20万件,项目建成后东风汽车将拥有全球吨位最大的16000吨及10000吨一体化压铸双产线预计年产轻量化部件20万件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高端智造迈入“万吨级”技术新阶段可带动上下游企业超50家创造高端技术岗位数千个三年可拉动区域GDP增长数十亿元

预计9月15日产线开始联调这一节点的确立标志着全球最大吨位一体化压铸工厂正式进入投产倒计时

东风科技牵头三方合作,推动 AI 赋能汽车制造业智能装备与汽车智能座舱。3月21日,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合肥谷器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三方就加强合作,发挥在汽车制造、人工智能以及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达成共识。

岚图在超充站建设中展现出的技术实力,源于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深厚积淀。截止2025年3月,已累计布局专利4428件,累计授权1222件。更绝的是,其中含金量爆表的发明专利布局3789件,占比达85.57%,专利增速位于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前列,妥妥的“技术卷王”实锤。

全球首个兆瓦级超快充桩的横空出世,这绝非一场简单的创新秀,而是背后整个研发团队技术实力的厚积薄发。创新江湖风云起,且看岚图如何“智”取未来!岚图VP1000超快充桩的惊艳亮相,是岚图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的重大创新突破。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岚图强大的知识产权布局和技术研发实力的支撑。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岚图不仅在超快充技术上取得了领先地位,同时这一创新成果还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在技术分布上,岚图的专利布局堪称“六边形战士”,以新能源、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车身安全等领域为重点布局:
_新能源:880件专利筑牢技术护城河智能驾驶:887件硬核科技解锁未来出行智能网联:862件专利打造“车界大脑”
特别是与超充站相关的技术专利,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5C超级快充技术等技术为超充站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这些专利技术不仅提升了超充站的性能和可靠性,还使岚图在新能源车企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技术引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