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娱儿
编辑|小娱儿
奇迹和勇气,终将在某个瞬间交汇!2016年8月,当陈若琳站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米台跳水决赛的领奖台上,面对万千观众时,她看到了一个让她始料未及的身影——20多年前,曾将她遗弃在外婆家的亲生父母。这对曾经缺席了她整个孩童时期的父母,竟然在这个属于她人生最辉煌时刻的现场出现了!

你能想象当时陈若琳内心有多复杂的情绪吗?作为奥运历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得主,她已经用自己的壮举树立起永垂不朽的典范。但就在这个属于她个人最骄傲的时刻,一个令她内心久治未愈的伤口突然被撕开了。对于她来说,这到底是一个需要痛恨,还是应该去原谅的机会?

1992年的冬天,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被送到了外婆家,从那时起就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小小年纪就与亲生父母分离,注定了她将经历一段孤独而又坎坷的童年。

不过好在,尽管没了父母,但陈若琳并非就此与亲情失之交臂。她的舅舅一家人无私地将她视如己出,用满满的爱包裹着她,弥补了她内心缺失父母的空虚。"姥姥和舅父舅母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呵护,我才能顺利长大。"回想起那段充满温馨的童年时光,陈若琳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为一个孩子,陈若琳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运动细胞。只要有机会,哪怕是在家里,她也喜欢模仿体操或者跳水动作玩耍。舅母说,她好似生来就注定要从事这些运动项目。

命运果然也为她开启了通往体育之路的大门。7岁那年,在一次公园的亲子游玩活动上,她活泼可爱的身手引起了一位资深跳水教练的注意。这位教练在她身上看到了惊人的潜质,便主动邀请她来到南京体育学院跳水项目的少年班学习。

正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对跳水运动的纯真热爱,她才得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最终打造出一副强健而富有爆发力的运动员体格。

陈若琳对跳水运动的勤奋付出,很快就得到了回报。在11岁那年,她代表江苏队首次参加全国少年跳水比赛,就一举夺得女子单人跳板、双人跳板和跳台三个项目的金牌。这一骄人战绩,使她一炮而红,成为当时中国跳水界最炙手可热的新星。

"全国冠军只是一个开始,我的目标是世界冠军,更高、更远!"少年陈若琳对自己的志向也从未低估。果然,3年后的2006年,这个跳水天才就以14岁的年纪,打破了孙丙渤等国家队教头的记录,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跳水世界冠军!

"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孙教练替陈若琳总结了这句名言。从7岁开始入门,正是这10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才最终让这个女孩第一次站上了世界之巅。

从那以后,陈若琳就踏上了可谓一路高歌猛进的辉煌之路。2012年伦敦奥运会,她再次折桂,卫冕双冠王宝座。然而就在即将杀向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时候,陈若琳遭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挑战——一场令她濒临退役的伤病。

"那是一次常见的旧伤失踪,外加剧烈的神经痛。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我甚至连基本的运动训练都无法进行了。"回想起那段日子,陈若琳几乎难以在面无表情。教练、家人、朋友全都开始劝她退役,不要再勉强自己。甚至一度有人怀疑,陈若琳离开体育舞台的日子可能已经不远了。

但是,就在这个低谷时期,只有陈若琳自己依然坚持。"我从小就是一个赢家,我不甘心就这么被伤病击垮。"凭着顽强的意志力,她努力接受治疗,并积极恢复训练,终于在2016年重返赛场。

2016年里约奥运会,曾一度被伤病打垮的陈若琳奇迹般重返巅峰!她不仅卫冕了女子单人10米台跳水冠军,更是携手徐瑛再次为中国队夺得双人跳台金牌。就这样,她成为了奥运史上第一位"五冠王"!

阔别4年重返赛场的她,不仅技术依然出神入化,更是在赛场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稳健意志和沉着大将风度。这正是她在伤病中学会的宝贵品质。

"成熟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经历的积累。"这句话抓住了陈若琳成长的核心秘诀:一路走来,她靠的不仅是顽强的拼搏精神,更是在一次次的磨难中慢慢沉淀出的宽广胸襟和远大视野。就在这一刻,身为"五冠王"的陈若琳,已经完全成长为一名当之无愧的运动健儿,一位真正的教育偶像。

而就在她赢得这出人意料的辉煌时,人生最大的一个心理障碍,却突如其来出现在她的面前...亲眼看见故事开头提及的那一幕,"20多年未曾谋面的亲生父母"突然出现!对于这个刚刚取得人生最大成就的陈若琳来说,这一刻该作何反应?是继续怀恨在心,还是就此释然原谅?

陈若琳告诉我们,她最终选择了原谅。作为一个曾经缺失亲情的可怜孩子,她太了解被遗弃的痛苦意味着什么了。如果固步自封于过去的阴影,她就永远失去了解开心结、重拾亲情的机会。"那个场景如果我选择无视,将会后悔一辈子。"陈若琳解释了自己的决定,语气中满怀豁达和智慧。

通过重新与父母接触、了解彼此,陈若琳终于理解了他们当年那个痛苦的抉择,也慢慢接纳了亲生父母在心中的位置。当然,舅舅一家对她的养育之恩永远也不会被忘记,而是会被铭记在心,成为她勇往直前的最大动力。

就这样,历经伤病与挣扎,陈若琳终于彻底跨越了人生的重重阻碍,站在了新的人生起点上。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这位五冠王正式宣布退役,并开始了自己的新征程——担任国际泳联主席跳水裁判,培养新一代中国跳水人才。这份重任,既是对她过去辉煌的最好认可,也是未来她将播种新希望的起点。

在她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新星开始初长成人。就在2024年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陈若琳的弟子们就交出了一份令人鼓舞的成绩单。其中,女子10米台的新科冠军全红婵就是她最得意的"干女儿"。

"红婵的冠军是实至名归,不仅因为她卓越的跳水技艺,更因为她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这种品格和心理素质,才是她最宝贵的财富!"已经退役的陈若琳,如今有如高僧般睿智地评判着。

是的,正如她自己曾经历的一样,出色的运动健儿往往需要跨越重重艰难险阻、百炼成钢方能铸就。陈若琳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这份宝贵品质传承给新一代。她的人生故事,就此在新的篇章中永恒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