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此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以苒Yran
编辑 |以苒Yran

七年前,他凭借“公式相声”挑战郭德纲,一度引起了轰动。
他的智慧与大胆令人惊叹,似乎未来注定光辉璀璨。
然而,时光荏苒,昔日的风光不再,今天的他,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锋芒。

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博士的命运发生如此巨变?

1976年,李宏烨出生在相声之乡天津。
父亲是大学教授,受其熏陶,李宏烨从小就爱上了阅读。

11岁那年,他一边看课本,一边创作出了人生第一个相声剧本《雷锋的故事》。
这个剧本让他尝到了成功的甜头,获得了学校比赛的二等奖。
然而,好景不长。
第二次参赛时,李宏烨的剧本却铩羽而归,获奖的作品在他看来反而逊色不少。
受挫的李宏烨一度将相声搁置,专心学业。

直到高中毕业那年,一次偶然的茶馆之行,重新点燃了他对相声的热爱。
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李宏烨加入了相声社团,一头扎进了艺术的海洋。
他疑惑,能不能让每一个包袱都恰到好处地惹人发笑呢? 于是,这位理科男开始了他的"公式相声"探索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5月,李宏烨和他的团队,在交大校园里完成了"公式相声"的首秀。

为了给自己打气,他们打出了"让全场观众笑800次"的旗号。
演出结束后,李宏烨信心满满地宣布,观众的笑声超过了900次!
这一战绩,让李宏烨对"公式相声"更加笃信。
在他看来,传统相声已经日渐式微,观众需要新的惊喜和刺激。
而"公式相声",恰恰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门独创的艺术发扬光大。
他和志同道合的女朋友郑钰一起,继续钻研、打磨自己的理论。
郑钰虽然学的是表演专业,但她对李宏烨的理念深信不疑。

在她眼里,李宏烨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只是时机未到,等待被发掘。
两个人朝夕相处,激情碰撞,共同开启了"公式相声"的新篇章。
2018年,这对"笑果夫妻"带着成果,参加了央视创业节目《创业英雄汇》。
这一次,李宏烨志在必得。

他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公式相声",可以为自己的事业注入强心剂。
节目上,李宏烨侃侃而谈,收获了8位投资人的青睐,最终拿下200万元的投资。
他的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春风得意的李宏烨,决定在更大的舞台一展身手。
他坚信,自己代表着相声的未来,谁也阻挡不了他的脚步。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2018年8月,李宏烨夫妇报名参加了《相声有新人》的海选。

这个节目,云集了相声界的大腕,堪称新人的试金石。
李宏烨早就对之垂涎三尺,誓要一举成名。
节目现场,一身白大褂的李宏烨自信满满,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公式相声"。

面对几位德高望重的评委,他丝毫不见怯场。
在他看来,传统相声已经过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引领潮流。
"有了数学模型,谁都可以学会说相声",他如是说,甚至当众向郭德纲"讨教":"您的相声常识,能跟上我的思维吗?" 这一番话,虽然略显狂妄,却也体现了李宏烨的勇气和自信。

台下,不少观众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面对这个初生牛犊,郭德纲忍住怒气,委婉提醒他相声讲究传承,不能一味标新立异。
作为相声界的泰斗,郭德纲深谙相声的精髓所在。

他苦口婆心地劝导李宏烨,要尊重前辈,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然而,盲目自信的李宏烨根本听不进去,仍我行我素。
在他眼里,郭德纲代表着相声的过去,而自己,才是相声的未来。

两代相声人,在舞台上针锋相对,火花四溅。
最终,李宏烨的表演,未能打动评委,被郭德纲毫不留情地淘汰。
不服输的李宏烨气冲冲地来了一句:"今天您不让我们过,明天那个位置上坐的,可能就是我们!"转身离去的背影,充满了傲慢。

那一刻,他或许还不明白,相声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

运气似乎并没有放弃这位执拗的"棋手"。
出人意料的是,李宏烨竟获得了相声界另一"大佬"姜昆的青睐。

凭借《相声有新人》一炮而红后,他顺利通过了央视相声大赛初赛。
在姜昆的引荐下,李宏烨获得了曲协会员的身份,一跃成为体制内人士。
一时间,李宏烨成了互联网的宠儿。

他频繁通过短视频抨击郭德纲,开办培训班,招收学员。
为了证明自己的号召力,他还尝试举办商演。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演出当天,稀稀拉拉的观众,让李宏烨难掩尴尬。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在一段采访里居然"澄清",自己从未拜过姜昆为师,还对姜昆不带他商演表示不满。
这番话传出去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纷纷吐槽他情商堪忧。

7年前,李宏烨意气风发,信誓旦旦要用"公式相声"开创一番天地。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一个人的热情和理想,终究抵不过世俗的冷眼和嘲讽。
渐渐地,李宏烨的"公式相声",成了笑柄,人们提起他,无不摇头叹息。

而他自己,也似乎对这门独创的艺术失去了信心。
从公开资料来看,他已经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
偶尔更新的动态,也不见从前的神采飞扬,反而憔悴了不少。

岁月不饶人,曾经的意气风发,已经被时光磨平棱角。
那个誓要用"公式相声"与郭德纲比高下的少年,如今只能在大学里做做讲座,苦苦支撑。
这样的现状,不得不让人唏嘘。

但李宏烨并没有就此放弃。
即便处境艰难,他仍在坚持自己的梦想。
他明白,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哪怕现在还不被人理解,总有一天,自己的付出会开花结果。
或许,在常人眼里,他不过是个怀揣梦想的傻子,是个不自量力的狂人。
但他却甘之如饴,因为他知道,梦想的路注定荆棘丛生,唯有咬牙前行,才能越过山丘,看到黎明的曙光。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异类和叛逆者,因为正是他们,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李宏烨,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先行者,即便饱受争议,也要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奋斗。
结语无疑,创新需要勇气,但更需要谦逊和努力。

李宏烨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获得成功和尊重,都必须以敬畏之心对待前辈和传统。
一味标新立异,最终只会迷失自我。
只有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方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