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教授说:见到什么事都不会感到震惊,因为都是人性使然。
那一所小学究竟冷漠成什么样子,才会让孩子们学习的基本保障,都要让一名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乃至于令人震动?
1
9月21日,一名小学教师发视频称:由于教室内窗户反光,坐在两边的同学看不清讲台上的多媒体屏幕。
一个月过去了,可笑至极的是,事情没有解决,学校却想办法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不同层次的领导分别找我谈话,但自始至终没有说学校存在一点问题,最后要求我向领导道歉,并下架视频。”
非要到事情闹大了,才有专门的调查组介入。
终于,10月24日有了好消息:该教师发布最新视频称,窗帘已安装,终于能好好教书了。
当天下午,该地教育和体育局发布《情况说明》,大意是11月15日前全部安装完毕,摸排全区,暂停该校校长职务。
对社会事件比较关注的朋友,应该已经从各个案例中,总结出一个通用的模板:
解决无门后无奈视频曝光
要求曝光人失声或被针对
事件发酵专门工作组介入
核查问责补救并处理致歉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没有赢家。
2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究竟是谁承担着神圣且光荣的使命,又是谁转过身后放逐孩子的前程?
出事后,永远举一反三,永远行动迟缓!
想必这名老师在发布视频前,已经向学校反映问题了,最后无奈才选择赌上前程,闹个鱼死网破。可学校呢?没有愿意或能够出面解决的拿事人,不将矛头对准问题,而是转向问题的发起人。
一个月过去了,没人管;专门工作组介入后,仍旧需要20天才能全部安装到位。
想必训导主任和教师时常会这样教导孩子们: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听,落下一点后面都不好赶上。可是,学校在窗帘上丢下的窟窿,为什么不知道补上?
一个学期又有几个55天,因为反光而没能赶上功课的学生,又该找谁说理去?一名教师的声音都微弱如斯,何况他们?
3
给一所小学的所有教室安装窗帘,难道很费事吗?
在商业活动中,与学校体量相当的工程,只要事情有人敲定并签完合同,供应商当天量尺、三日内制作、两天内安装完毕。一个星期能干完的事,非要“时”倍功半。
说到底,不是安装窗帘本身有多难,而是把事不当事:思想滑坡、责不在我;等一等、靠一靠,就是不主动出击。倒是在评优、职称上,毫不懈怠。
这事本来不大,但一旦拖延就会让它变得不光彩起来。倘若耗时太久,如何用迟到的窗帘为学校遮羞?
或许学校在时间节点上有提前量,装完窗帘不用等到11月15日,但还是在期限上给足了空间,让孩子们高度配合、雷厉风行的那股劲,去哪里了?
学校,唯独在收费、索要资料上表现得出奇的积极。家长们为了不迁怒于教师而保护孩子,永远眼含热泪,永远低声下气——就算是家长看到这个问题,也得委婉地跟学校说。
当然,这种现象只是孤例,绝大大大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是好的,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件事上,容不得百密一疏。
以后啊!就请别再举一反三了,迟缓的步调根本配不上这词,谁会相信该老师在第一次发布视频并引发关注后,主管单位会不知道?
能及时做到指哪打哪,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现在吃相都这么难看了么?真是能省则省。学校窗帘不是标配了?小时候上学,小初高都有窗帘啊,最多只是小学那时候轮流把窗帘带回家洗一下。[笑着哭]
学校离谱的事情太多了,装窗帘这么大的事都不管。估计之前忘记了,领导不想承担责任,所以推卸责任,根本不把学生当回事,不把教学放在心上,不过这种领导现在越来越多了,都想往上爬,才不管学生好不好,真是
就问你正义到没到吧
利益最大化。只有利益的事才做。
不见棺材不掉泪
太上皇是官威不可能事实就是妥协改变的
一切为了孩子
我读书的时候就是这样没有窗帘的[笑着哭]坐的后排的就是混日子
呵呵,招标制度,该防预的都防不了,该加紧通过的都防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