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1
我修车这么多年,对日系车感触挺深。就拿卡罗拉来说,优惠力度一直不大,朋友等了好几年都没等到大优惠。为啥日系车降价少呢?品质是关键。日系车质量好,省油,保值率高,不愁卖,自然没必要大幅降价。
再说定价,日系车本身就比大众低些,利润不高,降价就更少了。还有啊,日系车产能控制得好,库存少,也不用靠降价清库存。
日系车虽好,也有不足。底盘不够扎实,行车品质一般,驾驶乐趣也差点。而且,为了控制成本,低端车型配置挺寒酸的,性价比其实不高。
但话说回来,日系车省油省心,质量过硬,还是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买。我们修车师傅也常推荐,毕竟耐用嘛,故障率也低。
车主2
站在修车师傅角度看,日系车确实有它的独特之处。老款车改款后,大多是平稳退市,很少大幅降价促销清库存,像轩逸那种新老款同场竞技的情况算少数。



这样做能让车价保持稳定,给消费者传递出保值、不会有心理落差的信号,让大家放心购买。而且像 “买本田就是买发动机送车” 这说法流行,也说明日系车在发动机研发上有硬实力,靠技术保障赢得了口碑,消费者愿意花高价买,车企自然就没必要靠降价促销来吸引顾客了呀。
车主3
站在修车师傅的角度看,车市的竞争真是挺激烈的。都说萝卜快了不洗泥,车卖得好自然也不愿意降价,但这话也不全对。日系车里头,确实有几个牌子热销车型价格坚挺,像丰田、本田,有的车型甚至还得加价才能提。但大部分日系车,优惠力度还是不小的,比如日产,奇骏、逍客这些,优惠一两万很正常。三菱也是,欧蓝德、劲炫这些,优惠个万把块也不是啥难事。
相比之下,大众车的优惠力度那就更大了。指导价上优惠两万都是小事儿,大众心里其实也想卖高价,但市场不买账啊,不降价就没销量。大众这招高开低走,一开始定高价,过几个月再降,让消费者觉得捡了便宜,销量自然就上去了。像捷达、桑塔纳这些,原价八万多,最后五万多就能提,这不比日系车实惠多了?
新速腾上市后那定价,简直了,紧凑型轿车愣是定出了中级车的价。但这价格里头,水分大着呢,预留的降价空间多了去了。大众心里头那价位,得降两三万甚至更多才行。
两田的车,价格那是真坚挺,加价都有人抢。但这事儿吧,我觉得咱国人也得理智点,买车这事儿,全凭个人喜好,攻击买日系车的车主,那可不理智。销量高自然有它的道理,就像当年的日系家电,全球市场上那是风生水起,但在中国,最后还是被国产品牌给打败了。
汽车这行也是,要是有更好的替代品,谁愿意花高价买车?国产车现在也越来越争气了,性价比高,贴合百姓生活。咱老百姓买车,图的就是个实惠、耐用,国产车现在也能做到这些了。
车主4:
日系车市场策略独具特色:每当新款车型问世,老款车型往往会优雅谢幕,而非通过大幅降价延长生命周期。如今,虽有个别日系车型如轩逸尝试新老同台竞技,但大多数情况下,老款车型仍会选择为新款让路,避免大幅降价促销清库存。
日系车价格稳定,为消费者传递出保值与心理平衡的承诺。相较于某些品牌新车价格快速跳水,日系车通过稳定价格策略,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消费者购买日系车,无需担心短期内价格大幅波动,从而避免了购车后的心理落差。
“买本田就是买发动机送车”的说法广为流传,这反映了日系车在发动机研发方面的卓越表现。多年的市场检验证明,日系车凭借强大的技术保障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这种口碑效应,使得日系车无需依赖降价促销即可保持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自主品牌能够超越合资品牌,打造出无需依赖低价策略就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优质汽车。让更多中国人驾驶上自家生产的汽车,共同见证中国汽车工业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