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妈妈劝阻观影哪吒2:普通孩子真的会信?

涵涵说育儿 2025-02-25 17:24:43

北大妈妈的观点引发讨论

最近,一位自称是北大毕业的母亲在网上发表了一段视频,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她在视频中建议家长们不要带普通孩子去看电影《哪吒2》,她的理由是,普通孩子可能会深信不疑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概念。

这位北大妈妈还特别提到,孩子们容易把自己当作“命运的主角”,进而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许多人纷纷发表评论,有人赞同她的看法,但更多人表示反对。

《哪吒2》的英雄主义是否对孩子有影响?

《哪吒2》讲述了一个小英雄如何在面对世俗偏见和命运不公时,选择勇敢地反抗和自我掌控的过程。

电影中的哪吒坚持“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理念,他代表的是一种为理想勇敢抗争的精神。

家长们担心孩子们会误以为自己也能像哪吒那样通过某种方式改变命运。

我们也许不能否认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是否真的有必要因此而全面抵制这样一部电影呢?

大部分看过《哪吒2》的家长和孩子都认为,电影带给他们的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更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独立思考和追求梦想的勇气。

孩子们不仅看到了动画中的精彩场景,还理解了哪吒身上的种种品质。

与其一刀切地拒绝,家长们或许能从中找到一种教育的机会,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电影中的情节。

饺子导演的奋斗故事被误解

该视频中,北大妈妈还提到了《哪吒2》的导演饺子。

她指出,饺子曾依靠母亲的养老金度过了三年的“啃老”时光,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这段经历被误解为饺子是在依赖他人生活,但事实并非如此。

饺子在自学动画技术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努力,最终创作出了获奖的短片《打个大西瓜》,并开启了《哪吒》系列的创作。

这种对饺子奋斗历程的描述忽略了他背后的艰辛和努力。

实际上,饺子的经历传递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即使身处困境,只要不断学习和努力,依然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面对争议,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观影?

看到这里,许多家长可能会问,既然争议如此之多,我们究竟应不应该带孩子去看这样的电影?

其实,面对这类问题时,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考虑在带孩子观看电影之前,先和他们讨论一些关于英雄主义和现实生活的差异。

这样的讨论可以帮助孩子们在理解电影内容的同时,学会在现实中理性思考。

例如,一场看似普通的电影可以成为一次教育的契机。

我们可以在电影结束后,与孩子们一起聊聊哪吒的故事,探讨他们对影片的感受。

孩子们有什么样的想法?

他们从哪吒的经历中看到了什么?

这样的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孩子对电影的理解,还能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会思考。

总结

这位北大妈妈发起的争议让人们重新审视了看动漫电影的意义。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接受能力不同,家长在带孩子观影时确实需要谨慎。

真正重要的是,面对孩子观看刺激性电影内容时,家长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我们不应简单地禁止孩子接触某些内容,而是要在他们需要帮助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陪伴。

如果孩子能从电影《哪吒2》中学到勇敢、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那这无疑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

教育不仅仅是禁锢和限制,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开放。

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与动画电影隔绝,而是帮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学会正确思考,感受到真正的成长与进步。

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们能够从电影中获得积极的力量,帮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时,成为一个勇敢且坚韧的人。

0 阅读:4

涵涵说育儿

简介:涵涵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