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中乱港”分子19年被判无罪今又判有罪!当年法官已举家逃离!

窦来嗦娱 2025-03-14 19:56:40

文:豆莱说

编辑:豆莱说

一直以来,那些“乱港分子”“台独分子”都是被严厉打击的人,他们试图用熊熊烈火、飞舞的燃烧瓶来制造一些暴乱。

就比如2019年香港街头的那起暴乱事件,四名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就在挑战底线,但是经过审理之后这四个人竟然被无罪释放。

这也导致街头暴力事件激增,市民对司法公正的信心跌至冰点,“黑衣暴徒”逍遥法外,正义似乎无处伸张。

但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2023年,香港用科技和国际合作,将曾经逍遥法外的暴徒绳之以法,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香港的法治不容亵渎。

可令人想不到的事,当年宣判这四名暴徒无罪的法官沈小民已经举家逃离,沈小民为什么要逃跑,难道是当年他做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吗?

被颠覆的判决

2019年10月1日,香港湾仔,浓烟、火光,黑衣人,燃烧瓶,是真的很乱,警方在突击行动中当场拘捕32名涉嫌制造汽油弹的暴徒。

其中陈虹秀作为现场指挥者,手持对讲机协调人员布防,监控视频显示,她身着黑衣,佩戴全覆式防毒面罩,指挥同伙用砖块封锁楼梯通道。

但在2020年5月的初审中,法官沈小民在翻证据,警方证据不少:被告手机里煽动暴力的信息、标注警方布防图、买护目镜和激光笔的转账记录……

可沈小民对这些视而不见,判了陈虹秀等人无罪,高等法院大楼杵在那儿,看着讽刺,那天的正义像被火烧了一样,法治也蒙上了一层灰。

判决一出,香港炸了锅,街头暴力多了,暴徒蒙面也多了,更糟的是,网上出现了“无罪攻略”,教人怎么钻法律空子,市民对司法的信任度跌到了谷底。

三年多后,还是高等法院,气氛变了,2023年3月11日,十二法庭挤满了人,一个白发老人很显眼,他是2019年铜锣湾冲突中右眼失明的退休警长陈伯雄。

他盯着被告席上的四个人:陈虹秀、赖佩歧、钟嘉能、龚梓舜,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无人机拍的画面:陈虹秀指挥暴徒扔燃烧瓶……火光和被告平静的脸形成强烈对比。

2022年11月8日,陈虹秀案重新开庭,这次,检方掌握了更有力的证据。

激光雷达技术重现真相:就像电影里的高科技一样,激光雷达精确还原了陈虹秀的行动路线,从她用激光笔照向警察,到带人登上天台,整个过程都清清楚楚。

GoPro揭露罪行:国家安全部门从陈虹秀的GoPro运动相机里找回了一段关键视频。

视频里,她竟然在教唆同伙配置燃烧瓶,还指导如何增加甘油的比例,让燃烧瓶的火更容易黏在防暴盾牌上,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段视频曝光后,在旁听席上引起了极大的悲痛。一位被燃烧瓶烧伤的辅警王志豪的父母,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低声哭泣起来。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4-06-24——港媒:“理大暴动”最后一案,8人被控暴动罪成

已然几家逃离的法官沈小民

随着调查深入,沈小民的问题也暴露了,他从2014年当法官起,经手的暴乱案,无罪判决比例高得离谱。

旺角暴乱、冲击立法会、理大冲突……这些判例甚至被国外势力编成“抗辩指南”,在激进分子中流传。

2021年4月12日,沈小民以“健康原因”突然申请提前退休,此时距其法定退休年龄尚有7年。

离职审计显示,其在离职前三个月密集转移资产:出售香港贝沙湾价值4200万港元豪宅,将退休金账户中1800万港元兑换成英镑。

同年6月,沈小民携妻女搭乘CX255航班赴英,其在伦敦切尔西区购置的联排别墅,早在2020年11月便通过离岸公司完成交易。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1-10-08——港媒:区域法院法官沈小民请辞将举家移民英国,“曾4个月内放生14暴徒”

香港在处理国安案件方面,没有回避问题,反而开始尝试改进,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判例复核小组”,重新审查过去审理的几百个国安案件,看看有没有问题。

在陈虹秀案的重审中,使用了先进的“数字取证”技术,成功从她被格式化过的手机里找回了重要的聊天记录。

在钟嘉能案中,运用了“AI行为分析系统”,通过分析他的肢体语言,发现他和暴力团伙的核心人物有关联。

总而言之,香港正试图通过复查旧案和引入新技术,来确保国安案件的审理更加公正和准确。

香港警方也加强了国际合作,追逃力度加大,2023年1月,藏匿在英国的刘某因帮龚梓舜伪造证明被引渡回港,海外不再是避罪天堂了。

经过14个月重审,法庭最终认定:四人通过物资输送、现场指挥、网络煽动等方式形成犯罪链条。

其行为直接导致当日警员5人重伤、商铺损失超千万港元,判决书特别指出:“黑衣蒙面绝非单纯自我保护,而是有组织犯罪的标准化伪装。”

信息来源:环球日报2021.8.4——这个香港法官要跑?!

迟到三年的正义

2023年3月11日,高等法院,改判的槌声响起,阳光洒在紫荆花浮雕上,像是香港法治的重生。

从沈小民时代的“黑衣无罪”到现在的技术赋能和国际合作,香港花了五年时间完成了法治的压力测试,也向世界展示了重塑法治形象的决心。

但这不代表香港司法完全摆脱了政治阴影,未来的路还长,法治建设还有很多事要做。

法律的公正,不只体现在最终的判决,也体现在审判的每一个环节,证据的收集、证人的质询、辩论的进行,都需要严格按照程序正义的要求。

公众的监督,也是法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媒体的报道、舆论的监督,能促使司法机关更加审慎地行使权力,当然,这种监督必须是理性、客观的,不能被情绪和偏见所左右。

香港的法治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它需要司法机关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法治的阳光真正照亮香港的每一个角落。

香港的司法体系,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从“黑衣无罪”的荒诞,到如今的拨乱反正,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

这其中,有技术进步的助力,有国际合作的支持,更有香港社会对法治的坚守。

0 阅读:0

窦来嗦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