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14年3月16日,嵯峨浩在东京出生,是侯爵嵯峨实胜和尚子的第一个女儿,她的家族在日本地位很高,仅次于五摄家和九清华这两大贵族家族。
可以说,嵯峨浩出身名门望族,而且,她的家族和日本皇室还有亲戚关系,联系很紧密,这样的出身背景,让嵯峨浩从小就生活在尊贵和荣耀之中。

嵯峨浩从小就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家里条件好,书也读得多,在女子学习院高等科念完了书,她长得那叫一个好看,皮肤白白的,五官也特别精致,脸上老是挂着温柔的笑容,看着就让人心里暖暖的。
而且,她不光长得美,还特别有文化,气质也好得不得了,真是个从里到外都让人佩服的美女,年轻时候的嵯峨浩,那真的是走到哪儿都吸引人。

1937年的春天,东京的樱花绽放得格外灿烂,却掩盖不住一场政治婚姻的寒意,此时的日本已经侵占了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扶持末代皇帝溥仪登基。
但其实这只是日本吞并东北的幌子,他们真正的目标是通过婚姻,将伪满洲国彻底纳入日本的版图。

为此,他们积极撮合溥仪与日本女子成婚,以便未来的子嗣能够“名正言顺”地继承伪满洲国的皇位,但溥仪早已看穿了日本人的阴谋,坚决抵制。
这时候,日本人看中了溥仪的弟弟溥杰,想让他当新的君主,溥杰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亲弟弟,那时候他在伪满洲国宫里当武官。
日本人想利用他的身份,来更好地控制伪满洲国,这对溥杰来说,可是个突如其来的大事情。

他对于日本女子很感兴趣,这让日本人有了机会,在关东军的安排下,溥杰与嵯峨浩的相亲在日本东京举行。
嵯峨浩的父母非常反对她和溥杰的婚事,他们舍不得把宝贝女儿嫁到中国去,但是,因为日本军方施加的压力,他们不能直接拒绝。

这使得他们内心感到非常不安和害怕,嵯峨浩自己也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焦虑,当日本关东军得知溥杰通过照片喜欢上了嵯峨浩后,就开始积极介入,想方设法要促成这桩婚姻。

关东军一番劝说后,嵯峨浩的父母虽然心里不乐意,但最终还是勉强在口头上同意了这桩婚事。
原本女方家人对这桩婚事很不满意,但没想到的是,在相亲之后,他们都对溥杰这位英俊潇洒、气质非凡、风度翩翩、行为得体的中国青年非常满意。

在相亲之前,嵯峨浩的父母想尽各种办法,了解到了溥杰是个勤奋、性格好、又谦虚的中国小伙子,但对他的长相一无所知。
相亲之后,溥杰的表现不仅赢得了嵯峨浩父母的青睐,就连原本最反对这桩婚事的祖母,也对溥杰大加赞赏,觉得他是个值得信赖和托付的好人。

1937年4月3日,在东京的军人会馆(现九段会馆),溥杰与嵯峨浩的婚礼隆重举行,日本皇族竹田宫恒德王和王妃出席了婚礼,伪满洲国熙洽也前来参加。
上面照片是他们婚礼当天所拍摄的,嵯峨浩盛装打扮,又精致又漂亮,身着华贵的礼服,站在丈夫身边,温婉端庄。

结婚之后,溥杰和嵯峨浩的小日子过得特别甜蜜,嵯峨浩满心满眼都是溥杰,他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他的烦恼她也感同身受。

不久后,嵯峨浩坚定地做出了决定,她愿意成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哪怕这意味着要告别在日本那个温馨舒适的家,于是,她毫不犹豫地跟着溥杰来到了伪满洲国,这里成为了她的新家。

在新家里,嵯峨浩特别贤惠,对婆家的每个人都特别尊重,真心实意地对待他们。
她就像那些传统的东方媳妇一样,用自己的行动慢慢赢得了婆家人的心,她勤劳能干,善解人意,让婆家人都对她赞不绝口,从心底里接纳和喜爱上了她。

她的这份真诚,很快就赢得了婆家人的心,就连原本对她有点防备的溥仪,也被她打动了,就这样,她在爱新觉罗家族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
1939年2月26日,嵯峨浩在新京市立医院生下了第一个女儿,取名“慧生”,取其“智慧高深”的意思。

另一层意思却是“智慧”也是“会生”,原意是帝位继承法,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如是男孩就会是日本血统的帝位继承人。
照片中就是夫妻俩和刚出生的女儿,嵯峨浩笑的十分的开心,脸上的幸福根本挡不住,溥杰也是满脸的喜悦和开心,眼神中都是对女儿的慈爱。

1940年3月13日,嵯峨浩生了二女儿嫮生,这两个小天使是溥杰和嵯峨浩爱情的最好证明,也是两个名门望族的后代,所以大家都特别喜欢她们,就连溥仪,也把她们当作宝贝一样疼爱。

1943年秋天,溥杰被派到日本陆军大学学习,他携家带口而往,然而这时日本国内的状况也日益恶化,由于战时物资的匮乏,就连像他这样的人吃饱饭渐渐都成了奢侈。
到了1945年,情况更加恶劣,连陆军大学的教官们都走上了战场,溥杰已经无书可读。再加上他放心不下远在中国的溥仪,于是决定回国去。

1945年2月,溥杰和嵯峨浩带着小女儿嫮生坐飞机回到了新京,可大女儿慧生因为要上小学,就留在了日本的家里,谁都没想到,那次一别,嵯峨浩就再也没见到女儿慧生。
到了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溥仪、溥杰和嵯峨浩他们都在收音机里听到了这消息,一时间,大家都泪流满面,心里难过极了。

8月18日,溥仪宣布退位,“满洲国”解体,溥仪、溥杰等从通化起飞的飞机逃离去日本,飞机到达奉天机场时,被苏联红军逮捕,成了阶下囚。
在伯力收容所那艰难的五年里,溥杰和嵯峨浩的爱情没有被困境打败,反而更加深厚了,到了1947年,嵯峨浩带着小女儿嫮生,跟着部队历经波折回到了日本。

1950年7月28日,溥仪、溥杰等人被转移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开始了长达11年的关押生活,在这漫长的时光里,嵯峨浩始终没有忘记丈夫,一直在思念和等待着他。

1955年,他们的女儿慧生已经17岁了,她写信给周总理,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并请求能与父亲通信,周总理批准了她的请求,从此,这些在押的战犯们开始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

1960年12月6日,特赦溥仪、溥杰回到北京,在周总理的关怀下,1961年5月12日,嵯峨浩重返中国,到达广州与离别16年的丈夫团聚,并在中国定居。
同年,嵯峨浩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961年6月10日,周总理会见溥仪、溥杰、嵯峨浩等,这次重逢,对于溥杰和嵯峨浩来说,是新生活的开始。

然而,命运再次给这个历经困难的家族带来打击,1957年,慧生与同窗大久保被发现双双死于天成山,为殉情自杀。
慧生的离世,给溥杰和嵯峨浩造成了极大的伤痛,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相互扶持,共度了宁静而快乐的晚年。

兜兜转转,溥杰和嵯峨浩终于又在一起了,他们的故事也快要讲完了,他们重逢后一起过的日子,比重逢前多了好多好多。
重逢前,他们只共度了8年时光,但重逢后,他们却一起生活了整整26年,这时间是之前的3倍还多。

到了晚年,溥杰的头发已经花白,嵯峨浩呢,身材稍微圆润了些,这时候再回想她年轻时的模样,真是光彩照人,美得让人心动。
重逢后的日子里,溥杰和嵯峨浩就像黏在一起了一样,形影不离,他们在自家的小院里种花种树,原本空空的小院变得绿树成荫,还有瓜果飘香。

嵯峨浩也重新拿起画笔,和溥杰一起写字画画,配合得超级默契,就像一个人一样。
没事的时候,他们就挽着胳膊在护国寺大街上散步,和街上的小贩们打招呼,街上的邻居们都认识这对中日夫妻,也很喜欢和他们聊天。

每天早上,溥杰都会在慧生的照片前摆上饭和水,合掌祈祷,轻声和女儿说着话,这样的习惯他已经坚持了几十年,好像慧生一直都在他身边一样。

嵯峨浩也穿上了中式服装,还学会了做美味的中国菜,大家都说,她已经成了一个“有着日本血统的中国人”。
1980年春,嵯峨浩病情加重,她留下心愿,希望一半骨灰留在中国,另一半与慧生合葬,1987年6月20日,嵯峨浩因肾病,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73岁。

妻子的离世让溥杰伤心欲绝,在告别仪式上,他一遍遍地呼唤着妻子的名字“浩”,却再也听不到回应。
1994年2月28日,溥杰也去世了,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被分成了两半,一半被安葬在嵯峨家族的神社,与妻子和女儿永远在一起,另一半则被安葬在北京。

这场原本出于政治考虑的联姻,最终超越了政治的束缚,演变成为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参考信源:新浪历史——溥仪弟弟的日本媳妇:日本关东军为拉拢伪满皇室进献美人2016-01-06

每日新报——溥仪弟媳嵯峨浩系二战后首个回中国的日本人(图)2014-07-27

汉奸居然可以善终,[点赞]
其实这个日本女人人品不错的。
日本女人很贤惠的。不论日本女人的丈夫是谁,只要结婚了,她们就会以丈夫为中心,尽心尽力的侍奉丈夫的生活起居,哪怕她们嫁给黑人。
没有溥杰的地位,他就是打着八辈子的灯笼也找不到嵯峨浩这样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