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至五代乱世,沙陀名将李克用麾下有十三位养子,人称“十三太保”。他们或冲锋陷阵,或运筹帷幄,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从李嗣源隐忍称帝改革弊政,到李存孝遭谗蒙冤五马分尸,十三段交织荣耀与悲怆的传奇,勾勒出五代十国最惊心动魄的历史图景。

沙陀族人,早期就被李克用收为养子。他作战英勇,在诸多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汴州上源驿救护李克用,还曾大败梁军、解幽州之围。李存勖称帝后他遭猜忌,后在魏州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即后唐明宗 。在位时改革弊政,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可惜晚年被儿子谋反之事惊吓病逝。

他早年便追随李克用南征北战。他虽然身材短小却胆略过人,在诸多作战中屡建奇功,尤其在泽州、潞州收复战里表现突出。胡柳陂之战,他力挽狂澜,助晋军反败为胜。在攻打镇州张文礼时,他率奇兵出击,却不幸被流矢射中头部,忍痛拔矢反射杀敌,返回营地后去世,是一位忠勇之将。

作为李克用的亲儿子,自幼能文善武,深得父亲喜爱。他继承晋王之位后,先稳固内部,再与后梁争雄,还灭掉桀燕、大败契丹。他建立后唐,实现了北方短暂的统一。他刚开始的时候能够做到勤勉治国,晚年却宠信伶宦,纵容皇后干政,横征暴敛,民心尽失,在兴教门之变中被流矢射中而死,令人唏嘘。

擅长骑射还通晓蕃语,追随李克用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他却心胸狭隘,与李存孝争功,设计离间导致李存孝冤死。他又因醉酒误事打了败仗,被李克用责罚,自此锐气全无,在晋阳因病去世,一生功过参半,争议颇多。

他作战骁勇,身先士卒,常持短兵与敌肉搏。多次参与关键战役,如跟随李克用抗击梁军,在诸多战斗中都有亮眼表现。在征讨镇州张文礼时,他率领少量士兵出营格斗,成功击退敌军,他自己却英勇战死,以生命诠释了忠诚与勇猛的意义。

被李克用收为养子后,跟随李存勖四处征战。他曾在居庸关大破幽州军,长期镇守振武,联合吐谷浑抵御契丹,为保卫边境立下功劳。在与契丹的战斗中,他冲锋在前,毫不畏惧,在蔚州力战契丹而亡,为守护疆土献出了宝贵生命。

他是李克用的保镖,先后追随李克用父子,精于骑射。在多场战役中表现英勇,河中之战时,即便被槊击中嘴巴也死战不退。他被任命为振武节度使,恪尽职守。在前往太原议事的途中,不幸病逝,结束了他的戎马一生的传奇。

年少起便追随李克用,参与讨伐黄巢的作战,凭军功屡获擢升。他不但骁勇善战,还擅长治理军政。李克用去世,他全力辅佐李存勖,在李存勖即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功升为大同节度使。他还曾经坐镇蔚州,抵挡契丹的侵犯,不幸病死于云州的任上。

一生驰骋疆场,与契丹和后梁多次交锋,历经大小百余战,几乎战无不胜。他为李存勖出谋划策,助其成就霸业,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诸道蕃汉马步军总管 。他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临终前取出身上的箭镞,告诫子女要知晓战争的艰难。不久后,病逝家中。

他本姓王,被李克用收为养子。他善于摔跤,深得李克用赏识。在战场上,他多次立下战功,曾多次代理刺史,保境安民,备受民众拥戴和李存勖的倚重。契丹进犯,他昼夜严防,由于过度操劳积劳,在幽州任内溘然长逝。

作为李克用的麾下猛将,史敬思人称“白袍将军”,作战悍勇异常。他追随李克用讨伐黄巢,尽显非凡的战力。在汴州上源驿馆之战中,李克用遭遇朱温暗算,史敬思为保护李克用撤退,独自留下断后,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力战而死,是一位忠义之士。

他是李克用的得力干将,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军,因功获任检校工部尚书、刺史等官职。他是李克用的早期追随者,参与策划诸多军事行动。后来因与李克用谈及李存孝反叛之事,触怒李克用,被赐毒酒而死,其结局令人惋惜。

李存孝武艺高强,勇猛无敌,有“王不过霸,将不过李”的美誉。他随李克用南征北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多次在关键战役中立下奇功。他惨遭李存信诬陷,无奈投降唐昭宗。他被李克用围攻,兵败出降,被处以五马分尸之刑,一代猛将含冤而死,令人扼腕。
